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勃利县高奏农业产业化富民曲

发布时间:2007-10-22  来源:龙江农业信息网
摘要:2006年,勃利县委、县政府按照“围绕农业办工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培植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步伐。目前,全县18家涉农龙头企业已形成规模,在龙头企业的牵引下,农民敲开了致富门,农业唱响了增收曲。
        2006年,勃利县委、县政府按照“围绕农业办工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培植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步伐。目前,全县18家涉农龙头企业已形成规模,在龙头企业的牵引下,农民敲开了致富门,农业唱响了增收曲。  

        政府扶持壮龙头 

  勃利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招客商、引资金、建项目,扶强扶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大森林屠宰加工项目在原有禽类屠宰、冷冻加工的基础上,又投资1700万元新建三处养殖基地,年可养殖肉鸡100万只,成为全县新兴的产业化骨干企业。山东蓝裕集团在对勃利外贸冷冻厂进行兼并改造后,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生猪生产线和肉鸡屠宰生产线的改造,可形成年加工禽类800万只、生猪50万头的生产能力。勃利县烟叶经销公司从湖南中烟公司引资1亿元组建勃利龙湘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新上烟叶复烤技改项目投产后,可使全县烟叶生产能力由年产50万担提高到80万担。 

  勃利县委、县政府通过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和市、县财政投入,扶强扶壮龙头,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重点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新建项目用地补贴等资金扶持,对粮食加工企业给予免征税等优惠政策。目前,全县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4家企业跻身省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军团”已经形成。 

  协会引领闯市场 

  如今,全县共有30个农民专业协会和6个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助农增收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8100多名会员遍及全县11个乡镇和60多个村,联结农户1.6万多户,果类、蔬菜等农民经纪人已发展到230多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把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千家万户的农民结合起来,形成了产加销良性互动和企业、合作组织、农民三方共赢的局面。 

  在勃利县五方猪厂的带动下,五方养猪协会的87户会员饲养的“五方猪”,凭借五方牌绿色猪肉的优势,在勃利、七台河等地占领了猪肉消费的“高端”市场,协会每年生产绿色猪肉1800多吨,协会会员户均纯收入超过6.6万元。 

  小五站镇的小粒黄豆专业合作社,不仅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还通过向农户赊销化肥、种子,解决了农户种植资金紧张的难题。目前,全县小粒黄豆种植户达127户,面积扩大到5000亩,每年为农民增收30万元。 

  龙头牵引带基地  

        龙头舞起来,龙尾跟着摆。作为全县烤烟种植的龙头企业,勃利县烟叶经销公司带动烤烟种植户2000余户,年平均种植烤烟面积达3万亩左右,烤烟成为富民的“金叶子”。三江浸油公司通过与农民签订高油大豆的收购合同,带动了全县高油大豆种植达30万亩。公司按每公斤高于市场3分钱的价格进行收购,仅此一项就可使农民增收近300万元。  

        在大森林集团、蓝裕公司、金鼎大鹅加工厂等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勃利农民搞养殖不再担心销路,畜牧业一派红火景象。全县在原有36处养殖小区的基础上,2006年又新建2处大型肉鸡养殖小区,新建、改扩建养殖示范场25个,总投资达1900多万元。四年来,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专业户总数翻了一番。依托畜牧业龙头,勃利县委、县政府把主辅换位工程做成了致富农民的大文章。 

        目前,勃利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基地面积近60万亩,带动农户2.3万户,与农户签订订单9.56万份,每年可为农民增收3亿多元。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提升了全县农业整体水平。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