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伍惠恩的致富经

发布时间:2007-10-25  来源:海南兴农网
摘要:在新进农场十七队有一位小有名气的“专家”,他的名字叫伍惠恩。听说他是靠经营水泥砖起家,笔者开始以为“专家”是因“专”是“砖”的谐音而来的。通过十七队职工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伍惠恩的“专家”称号另有来历。
  在新进农场十七队有一位小有名气的“专家”,他的名字叫伍惠恩。听说他是靠经营水泥砖起家,笔者开始以为“专家”是因“专”是“砖”的谐音而来的。通过十七队职工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伍惠恩的“专家”称号另有来历。 

  靠经营水泥砖撑起了漂泊的家 

  体格略显清瘦的伍惠恩谈起他的致富经历,显得很平淡。我想大凡经历过一些风浪的人,在回顾过去的奋斗经历时,多半是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态。伍惠恩就是这样一个人。当谈起他从一个漂泊的打工仔到最后安扎新进十七队靠自己和妻子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路时,他的语气和神态是那样的平淡。其实,他和妻子在致富路上也是经历了几多曲折的。 

  他和妻子曾经都是新进农场十七队的割胶工人,由于当时橡胶价格低,割胶工人的收入较低,一心想发家致富的伍惠恩和妻子把小孩托付给家里的老人,放弃了农场工作,选择了到外地打工谋生。之后,因家里的老人年老体弱,不便照顾小孩,于8年前又回到了故土。刚开始时,他用打工所赚的一万多元钱买了一部小四轮车跑起了运输,可是因当时的十七队已经有两部小四轮,跑运输的生意并不好,所得收入难以维持家计。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后,他发现做水泥砖的生意不错,可是他的本钱有限,除去买打水泥砖机器的钱,已是所剩无几。他并没有因没有本钱而放弃经营水泥砖的生意,而是从小本经营做起。刚开始他每次只进300元钱的水泥,沙子则是自己到河里去淘来的。因他的水泥砖质量好,自家又有小四轮车,销售水泥砖他总是送货上门,随叫随送,出售完了又有本钱去进水泥。就这样,他的资金渐渐地滚大了。如今,他经营水泥砖的年纯收入近3万元。 

  因养猪而成为“专家” 

  几乎在经营水泥砖起步的同时,伍惠恩夫妇也养起了母猪。伍惠恩是一个勤劳而又好学的人,从他家养母猪的那天开始,他就买来了有关养猪的书籍,有空就学习,逐步掌握了一套防治猪病的本领。他家的猪从防疫到治病都是他亲自动手,每次都是手到病除。因他好学,不仅有了一套过硬的防治猪病的本领,还掌握了一套喂养的好方法。从一开始养2头母猪,逐步积累资金,养猪数量逐年增多,目前已发展到年养母猪8头,仔猪200多头,肉猪60多头,还利用猪粪建起了沼气池,年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在近7年的时间里,伍惠恩凭着过硬的养猪和防治猪病的技术,使自家的养猪规模越来越大。他还乐于助人,经常替十七队及周边村、队的养猪户诊治猪病,几乎是有求必应手到病除,因此,十七队职工和附近农村村民都亲切的称他为养猪和治猪病的土专家。“专家”之名由此而来。 

  种养并举更上层楼 

  随着近年来养猪规模不断壮大,肥源充足,勤劳的夫妇又想到利用充足的肥源发展种植业,在原来种木薯的基础上,利用房屋周边地空地种植了70多株荔枝,40多株龙眼,还有2亩多地的鱼塘,鱼塘边种起了竹子。目前伍惠恩家已发展成集养猪、积肥、沼气、种植、养鱼一条龙的循环经济。近几年,年纯收入超7万元。 

  去年,伍惠恩又看好发展橡胶苗圃的市场行情,承包管理了十七队的橡胶苗圃园,年纯收入1?4万元。伍惠恩说起他的经营之道,颇为自豪。他说比起农场的在职职工,他虽然付出了许多的辛苦,但是在时间的支配上相对自由,在经营上有主动权。谈起今后的发展目标,他说,水泥砖生意不想再往大的发展,因打水泥砖的机器已经落后,以后主要精力将用在发展橡胶苗圃、荔枝和龙眼的种植上。笔者问他,养猪呢?他笑着说,今年的养猪行情比往年更好,再说要发展种植业还要靠养猪积肥呢。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