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蔬菜园里巧致富

发布时间:2011-09-26  来源:恩施日报
摘要:蔬菜园里巧致富

 

  9月20日,天空飘着细雨。在巴东县信陵镇老屋场村,记者来到村民李传洲的菜地里,见他正穿着雨衣在地里冒雨采收大白菜。“这些白菜上午收了,下午就可以运到县城的菜市场去。”他乐呵呵地说。

  老屋场村是巴东城区居民“菜篮子”主要供应源之一,今年41岁的李传洲有着十多年的种菜经验,在老屋场村是出了名的蔬菜种植大户。

  李传洲当过兵,打过工,1997年回乡,和其他村里人一样,把自家4亩多地全部种上包谷、洋芋,一年下来也就刚够养家糊口。吃喝是不愁了,但口袋里缺钱。见过世面的李传洲不甘心这样打发日子,看到老屋场村地处城郊,蔬菜销售极为便利,便动起了种植蔬菜的心思。

  1998年,他把家中所有的地都种上蔬菜。当时,村里有很多人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粮食不种,去种只能当菜不能填饱肚子的大白菜,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在大家疑惑的眼光中,李传洲的第一批大白菜上市了,利润是往年种粮食的好几倍,这茬菜收完了,还可以再种。由于蔬菜的成熟期短,一年至少能种两茬,收入自然就多了。当年,李传洲就买了辆运送蔬菜的小三轮车。

  尝到甜头的李传洲,通过土地流转,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5亩,并开始在种植技术上下工夫,在自家的地里做实验,还请县、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为使有限的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李传洲建起大棚,进行大棚蔬菜育苗,提高蔬菜种苗品质。

  考虑到如今消费者喜欢生态环保绿色蔬菜,李传洲对菜地实行无公害管理。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李传洲种植的蔬菜品质、产量不断提高,每年最少收入七八万元。

  2008年,李传洲把家里的小三轮车换成了更大的“四个轮子”。许多村民看他种菜发了财,也纷纷改种蔬菜,蔬菜种植户越来越多,蔬菜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李传洲不仅要管自家的菜地,还热心地解答菜农提出的问题。如今,老屋场村149户村民中,种植蔬菜的有81户,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有8户。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