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吉林延边金英子返家乡办农场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发布时间:2015-12-17  来源:新农网
摘要:和龙市南坪镇芦果村地处边境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且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农村留守老人收入较低……这一切,在2011年金英子返回家乡办农场后有了改变。

 

  和龙市南坪镇芦果村地处边境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且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农村留守老人收入较低……这一切,在2011年金英子返回家乡办农场后有了改变。

  金英子是芦果村村民,过去与爱人在国外务工,回国探亲时她感觉外出几年间家乡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村中部分老人生活困难,于是萌发了回国帮助大家共同致富的愿望。“村里年轻人都走了,剩下的老人占大多数,虽然老人基本都有几垧地,但没力气种。不时有也人承包老人的土地,但有的只在秋收后分给老人几百斤粮食,老人很吃亏。”金英子说。

  2011年,金英子在了解到国家关于加快规范土地流转的政策后,又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决定在家乡创办一家专业农场。当年,总投资93万元,耕地面积87.8公顷,以种植烟叶、玉米、水稻、大豆为主的富国利民玉米种植专业农场成立了。

  专业农场成立伊始,金英子积极奔走于村民之间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承诺按土地的年产量每年每晌地为老人发放2000到4000元钱不等的土地承包款,每年冬季还积极给老人送去大米和烧柴,帮助老人过冬。农忙时,很多当地村民和邻村的村民会到农场帮忙,按工作种类每人每天发放100元以上的工资。

  芦果村村民尹秀风今年56岁,和79岁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在金英子的专业农场已经连续工作了4年,主要负责开拖拉机。“过去自己种地时,每年的收入不到5000元”,尹秀风告诉记者,“富国利民玉米种植专业农场成立后,我每年开拖拉机的收入提高到二、三万元,每年还能有7000元的承包地收入,最近还为母亲购买了新电视,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为了培育高效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富果利民玉米种植专业农场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各种型号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十几种农机具30余台,总价值115.4万元。因为有各种大型机械,所以每年年初的播种全部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工,种植实行全程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我计划明年再购买一台大型玉米收割机,新建一座600平方米的仓库,为专业农场添砖加瓦。”金英子说。

  富果利民玉米种植专业农场成立至今土地经营规模总面积已达128公顷,包括117.57公顷旱田和10.43公顷水田,其中流转面积120公顷。2014年,金英子的专业农场粮食产量达102万公斤,年收入163.2万元,当年为村民发放土地承包款51.2万元、为雇佣人员发放工资11.6万元,当地村民的平均收入由过去的5300余元增长到9000余元。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