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马志梅:南川乡致富女能人 养殖加工有名气

发布时间:2009-05-11  来源:吴忠日报
摘要:  日子好起来了的马志梅看到周围的相亲们仍然守着两亩地挣扎在温饱线上,便决心引导她们走“畜牧兴家”之路。于是,她把村里最贫困的3名群众请到家里来帮助养牛,还请了两名群众帮助加工米面,每年仅工资一项就有2万元。
        初见到马志梅,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可在红寺堡南川乡谁说起她,无人不竖大拇指。不到10年的工夫, 马志梅由搬迁初的衣食无着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女能人”。

  2000年,马志梅从彭阳县搬迁到红寺堡红阳村,尽管种上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她懂得,在人多地少、粮价不稳的情况下,想靠大田富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马志梅认真算了笔账,和家人商量后决心发展养殖业。说干就干,她四处奔走,筹措了5万多元,建成了总面积1250平方米的养牛圈棚,并从老家一次性购进32头黄牛,开始了在红寺堡的养牛生涯。

  万事开头难,面对初次养殖遇到的问题,马志梅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她托人买来大量养殖业方面书籍,开始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反复琢磨,把养牛经念得越来越好。看到马志梅靠养殖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村里有些人坐不住了,也开始着手建圈、买羊、买牛,选择发展养殖业。

  2003年,马志梅看到南川乡红阳村距离红寺堡镇20公里,群众加工米面十分不便,马志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和丈夫商量后,积极筹措资金4万多元,建成占地72平方米米面加工厂。购进面粉加工机两台,饲料粉碎机两台,牛筋面加工机一台。

  日子好起来了的马志梅看到周围的相亲们仍然守着两亩地挣扎在温饱线上,便决心引导她们走“畜牧兴家”之路。于是,她把村里最贫困的3名群众请到家里来帮助养牛,还请了两名群众帮助加工米面,每年仅工资一项就有2万元。她时常对周围的姐妹说:“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女同志不能只在家烧饭带小孩,应该大胆地走出去,找找挣钱的路子。”当有姐妹遇到困难时,马志梅总是尽力去帮助她们。如今,南川乡红阳村在马志梅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养殖村。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