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青海门源颠覆传统种植观念 农民土里“淘金”

发布时间:2014-06-13  来源:新农网
摘要:在门源回族自治县,由于种植传统的农作物费时费工且收益不高,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合作社开始集约土地后种植高收益农作物,农户们传统的种植观念正在悄悄转变。 张世理是西滩乡老龙湾村的农户,自从听说邻乡北山乡的蕨麻喜获丰收,他就把心思放在了种植蕨麻上。张世理多次

 

  在门源回族自治县,由于种植传统的农作物费时费工且收益不高,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合作社开始集约土地后种植高收益农作物,农户们传统的种植观念正在悄悄转变。

  张世理是西滩乡老龙湾村的农户,自从听说邻乡北山乡的蕨麻喜获丰收,他就把心思放在了种植蕨麻上。张世理多次到北山乡考察,分析蕨麻的经济效益,和种植传统农作物作对比,蕨麻的收益要远高于油菜和青稞。张世理下定决心,和朋友流转了村里30户人家的130亩地种植蕨麻,并准备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同时,他还在泉口镇旱台村种了60亩的羌活,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运营,每亩地纯收入达到了两万元。

  西滩乡上西滩村的李桂林最近对自己的地充满了信心。他和合伙人流转了村里的八百多亩地,除了种植青稞和油菜,还建了苗圃培育树苗,雇用村里的妇女管护苗圃。同时,将村里集约土地的农户组织起来对外劳务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了土地集约和种植观念改变后的甜头。

  通过几年的努力,门源县广泛采取股份制经营、租赁经营、农机服务等多种形式,把农牧业集约化经营覆盖到全县12个乡镇109个行政村,2013年,参与集约化经营的农牧民人均收入8550元,较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高出777元。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