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昆明不适种巨峰 葡萄经济推进程

发布时间:2013-08-29  来源:昆明日报
摘要:昆明不适种巨峰 葡萄经济推进程

 

昆明不适种巨峰 葡萄经济推进程

艾家营葡萄种植园。

葡萄销售喜人

葡萄销售喜人。

一串串葡萄新鲜诱人

一串串葡萄新鲜诱人。

把刚采收的葡萄挑去卖

把刚采收的葡萄挑去卖。

  下午2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此时,余国华正和妻子忙着从葡萄园里采摘葡萄,他要将1.5吨“维娜莎”品种的红葡萄装箱。“每公斤7元,这是批发价格,这一天将有1万多元的收入。我们这儿的葡萄以晚熟的为主,价格不会太低。”余国华笑着说。

  余国华家里种植了8亩葡萄,年收入在10多万元,现在家里买了轿车、建了新房。从1993年就开始种植葡萄的他,至今已有20年种植经验,他成了村里的种植技术人。距离余国华的葡萄园800米左右,有一个葡萄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从6月底开始,每天都要往外运送数十吨各种葡萄。

  余国华所在的安宁市禄?街道办事处艾家营村委会有5个村民小组,有1634人,人均耕地1.05亩,全村现在种植1300余亩鲜食葡萄,350亩浅水藕。通过大力发展葡萄种植,截至去年,艾家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550元。而在2005年左右,当地的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

  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从2005年至今,该村委会辖区内没有发生过重大群体事件,更没有发生重大治安事件或刑事案件。村民之间出现摩擦,在村子里就能够圆满解决,社区和谐、乡村幸福的美好景象在这里得到体现。

  抓住机会发展葡萄种植

  艾家营村委会的葡萄种植史,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大约是在1993年,一个外地人到艾家营村委会琚家营村小组租了10亩地开始种植葡萄,但此人并没有获得大的成功。相反,琚家营的农民借此机会打开了一条致富路。现任艾家营村委会总支书记、主任钱有华就是第一批参与葡萄种植的人,他也是艾家营村委会葡萄致富路的领头人。钱有华家中现在种有葡萄4亩多,每年有6万元左右的收入。但他家并不是村中葡萄种植最多的人家。

  刚开始的时候,艾家营主要是种植“巨峰”葡萄,但是由于该品种的葡萄有病虫害等先天缺陷,在当地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从1993年至2003年的10年里,艾家营村委会的葡萄种植面积基本发展到了500亩左右,但是产值却很低,村中经济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刚开始种‘巨峰’葡萄的时候,只是几角钱一公斤,卖不到好价钱。”余国华介绍,在艾家营的葡萄种植历史上,刚开始时,很多人是冒着亏本的风险去尝试。

  2003年开始,以钱有华等人为首的村委会成员,开始探索葡萄种植的新路径,他们在自家的“试验田”中发现,“巨峰”葡萄虽然产量高,但是产值低,而且抗病能力差,不太适合当地种植。于是,他们外出考察,从弥勒、大理等地引进“北极星”、“金秀”等多个葡萄品种,最终发现这些品种也难以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病虫害较多,最终被逐渐淘汰。

  大约在2005年,艾家营村委会的葡萄种植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因为他们找到了“奥古斯特”、“维娜莎”、“康能无核”等几个非常适合当地气候的葡萄新品种,不但产量高、产值高,而且病虫害相对较少。也就是在那时,艾家营村委会的村民开始将经济发展的注意力转到葡萄种植上,整个村委会的葡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接近800亩,之后,规模不断扩张。截至目前,艾家营村委会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300余亩,多达10余个品种,产值在1300万元左右。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