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凌云白毫茶

发布时间:2008-12-29  来源:
摘要:在凌云县加尤镇案相村大山屯的广州净茶食品有限公司凌云生产线,工人们正在忙着筛选刚加工出来的红茶成品,有的打包、有的忙着过秤、出库登记,产品正准备装车运往广州。公司负责人说:净茶食品公司自去年投产上市以来,产品供不应求,全部出口欧盟。广西浪伏有机茶叶有
    在凌云县加尤镇案相村大山屯的广州净茶食品有限公司凌云生产线,工人们正在忙着筛选刚加工出来的红茶成品,有的打包、有的忙着过秤、出库登记,产品正准备装车运往广州。公司负责人说:净茶食品公司自去年投产上市以来,产品供不应求,全部出口欧盟。广西浪伏有机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大雄道出了做茶的打算:凌云茶叶已步入规模化和市场准入制度经营的模式,现在需要的是以有机茶叶为基础,发展茶叶高科技高端产品,以无公害茶园为基础,发展中端产品,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把凌云白毫茶做成中国的茶叶拳头产品。凌云白毫茶,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广西的茶叶行业创出了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白毫茶之乡、中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名优茶、中国绿色食品安全放心品牌、广西茶叶第一大县…… 

    创新机制产出广西茶叶第一大县 

    《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毫茶为历史名茶,创建于清朝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广西通志稿》称:白毫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龙眼树叶而薄,故名。概属野生。1937年,《广西特产物品志》载:白毫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如龙眼树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中国茶树优良品集》、《中国茶志》、《中国名优茶选集》均有凌云白毫茶的记载。这是大自然赋予凌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凌云人抓住了属于凌云人民的财富,并把它从野生的茶树培植成为今天凌云人民走向富裕的主导产业。早在明孝宗弘治(1488年),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泗城镇白马村陇西屯的汉族先祖们就在周遭均为大石山的土坡上开辟了凌云历史上的第一个茶园,然后逐步在全县各地推广种植。20世纪30年代,当地农民土法采制的白毫茶开始远销港澳。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口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从此后,凌云茶叶发展经过了几个高潮。 

    上世纪60年代初,白毫茶开始引起政府的重视,并于1963年采取政府行为,在玉洪瑶族乡那妹屯创办了凌云县国有玉洪茶场,面积1050亩。玉洪、加尤两个乡镇的农民也陆续种植茶叶。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凌云又迎来了第二次种植茶叶的高峰。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凌云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加尤镇央里村和玉洪乡盘贤村交界的伟岭开发荒山10000亩,建起了万亩高产茶叶示范场。县里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机关干部和机关单位开荒种植茶叶,县里统一协调,整合扶贫、林业、土地、民政等资金,投入开发种植茶叶,机关单位相继以茶叶为主,建立机关的经济实体,民政部门也建有各种民政救济实体。政府从财政、扶贫、林业等政策和资金中给予倾斜,使白毫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种植范围从玉洪、加尤逐步扩展到逻楼、沙里、朝里等乡镇,面积从1985年的15000亩增长到1990年的30000多亩。1990年以后,凌云县提出了大力发展茶叶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了对茶叶的扶持力度,在全国上下开展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热潮中,全县110个村(街)在争取立项和申报项目中,有70%的村选择茶叶。 

    进入了2000年,凌云县委、县人民政府又提出了建设中国白毫茶生产基地的发展思路,历届党委、政府换人不换思路,接力棒传过了一茬又一茬的领导,到了2006年,全县茶山面积达10.5万亩,其中6.2万亩已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0.27万亩已通过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0.53万亩已通过中农质量认证中心的有机转换。2006年的干茶产量2620吨、产值7878万元。8个乡(镇)11260户50428人依靠茶叶生产实现了脱贫致富。茶叶种植面积、总产值、茶叶平均价格、茶农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广西茶叶县的前列,2006年获得了自治区授予广西茶叶第一大县称号。 

    科技引领催生多项国际品牌和全能冠军 

    1999年以后,凌云白毫茶经历了一次科技革命。当时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茶叶作为凌云的支柱产业来培植和发展,先后请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农学院、桂林茶科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茶叶学会等专家和教授,多次到凌云考察指导凌云白毫茶生产。经过专家教授的科学论证,发展茶叶的思路进一步成熟,对发展凌云白毫茶的前景进行了重新定位。最具有潜力的是凌云白毫茶以其独特的内质,在国际茶叶品种中很有前景。于是,白毫茶引起了全国茶叶专家的高度注意。一批知名专家云集凌云,开展对白毫茶种植、生产、加工的研究。国家农业部茶叶研究所教授王广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登良、北京大学博士杜相革数次到凌云亲自指导茶叶的加工技术。中国老科协还把凌云作为茶叶的科研基地。在各级专家的帮助下,利用凌云白毫茶先后研制成功开发了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等六大类茶叶系列产品,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唯一一个能同时加工六大类茶叶产品的茶树品种,堪称全能冠军。到2004年,共研制开发了六大类2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绿茶类高端产品有白毫王、白毫银针、凌螺王、特级凌螺春;红茶类有金钩红条,红螺王和专门出口的红碎茶;白茶类的有白毫月芽、白牡丹;黄茶类的有黄芽;青茶类有凌春乌龙;黑茶类的有白毫银砖等,从而打破了过去产品专一、质量低劣的状况。产品出来了,质量上来了,凌云白毫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999年获全国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称号;2000年获韩国茶人联合会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红茶金奖,绿茶一等奖;2001年在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获“三金、二银、一优”的好成绩,同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名牌产品;2002年,在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上,红茶获金奖、绿茶获银奖,在广州博览会上获绿茶金奖,并于同年9月通过国家农业部阶段验收,生产的茶叶产品通过区农业厅、区技术监督局验收,12月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认证“八桂凌云”牌茶系列产品为“中国食品安全放心品牌”。2003年经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同时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浪伏基地的产品通过了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的有机茶认证。2004年凌云白毫茶业有限公司这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又被评为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2005年“八桂凌云”牌产品被区人大机关指定为人民会堂专用茶。白毫茶成为广西在各种比赛中获得金奖最多的茶叶品种。在种植管理上,从1990年开始,完全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种植管护、施肥,经过3年的努力,2001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被评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 

    在加工上,更换了加工设备,包装上注重效果,提高档次,增强了在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浪伏有机茶叶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欧盟认证为有机茶,2006年又被欧盟认证为出口免检产品,今年又获得广西著名商标等称号。 

    从2000年到2006年的6 年间,凌云白毫茶实现了三大跨越,即茶园从粗放型向标准化型转换、品种从单一到多元化的系列产品开发转换、市场开拓从无公害产品向高科技含量的有机产品迈进。凌云白毫茶直接进入了欧盟国际大市场。有了品牌这一尚方宝剑,凌云白毫茶销售一路看好。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唱出中国白毫茶之乡 

    凌云是一个具有近千年古州府建制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文化底蕴丰厚,凌云人民不仅传承了古泗城府的文化脉络,还秉承了大山所赋予白毫茶的灵气,随着茶叶名气的扩大,凌云人巧妙地把茶叶产业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投入500多万元,完善了伟岭万亩茶山景区旅游设施,建起了茶王阁、茶圣阁、茶仙阁等亭台楼阁,开辟了集茶园观光、摄影、采茶、制茶、品茶、旅游购物、吃农家饭、听民族山歌、观茶艺表演,享受天然氧吧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风景区。2004年4月,凌云茶山金字塔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2006年11月,凌云县新的一届党委、政府又提出了建设中国白毫茶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生态环保示范基地、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发展目标,依然把发展茶叶放在突出的位置。 

    为了提高凌云白毫茶的知名度,2003年9月,凌云县委、政府在县城泗水河畔、旅游购物广场前建造了一个底座高4米、壶高8.18米、壶内直径3.18米,壶内安装喷水管,水从倾斜的茶壶嘴注入两个直径为3.18米,高1.9米的大茶杯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天下第一壶。同时,县里每一年都要举行各种大型的茶事活动,推介凌云白毫茶,打造茶乡文化。200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万人品茶大会”、“广西第一茶街”开街篝火晚会、“春茶擂台赛”等大型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每年的4月22日举办白毫茶文化节。今年,还将在茶山金字塔景区举行春茶开采祭茶、茶园游客互动、茶叶品评、招商引资洽谈会等活动以及大型水上实景歌舞。并得到广西茶叶学会的支持,在今年的白毫茶文化节期间,在凌云举行广西第三届茶叶擂台赛,让全广西的茶叶集中在凌云进行质量大比拼。把各级茶叶专家云集到凌云,为凌云白毫茶的发展把脉。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