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大豆新闻 > 市场观察:种植面积再减 国内大豆产业前路未卜(3)

市场观察:种植面积再减 国内大豆产业前路未卜(3)

发布时间:2011-04-18 10:14  来源:中国经营报
摘要:前途未卜 不改变我国广种薄收、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蓬勃发展的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业终将会出现原料恐慌。 现在大豆的销售不是靠九三这样的油脂企业了,都是卖给中介公司、贸易商,榨油的大豆1.8元每斤都卖不到,李

前途未卜

不改变我国广种薄收、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蓬勃发展的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业终将会出现原料恐慌。

“现在大豆的销售不是靠九三这样的油脂企业了,都是卖给中介公司、贸易商,榨油的大豆1.8元每斤都卖不到,”李树财说,“现在对高蛋白都很重视,企业收购高蛋白大豆的价格比较高,农民也意识到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混种混收混储,在选购品种的时候就会选择高蛋白的品种。虽然意识到了,但是要提高收入还很困难。”

国际市场如此青睐中国大豆蛋白产品除了其非转基因的品种外,价格便宜是另一大原因。根据中国大豆协会的调查,国内大豆蛋白出口企业之间互相竞相杀价,存在恶性竞争。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出口价已经下降到2万元/吨,而进口国外的价格仍保持3万~5万元/吨。美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价格约1000美元/吨,相形之下中国出口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只有大约700美元/吨。

在大豆蛋白产业还无法给豆农提供相对合理的收入时,近两年来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的急速萎缩无疑为被寄予厚望的国产大豆蛋白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未来5到10年中国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将面临原料短缺。近十年来世界大豆总产年平均递增4%,但是增加的多是饲料级转基因大豆,而不是食品级非转基因大豆。”上述调研报告显示,“不改变我国广种薄收、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蓬勃发展的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业终将会出现原料恐慌。”

如果国家不注意引导企业克服恶性竞争,不引导加工企业建立标准、品牌,就很容易被国际垄断企业所利用。稍有风吹草动,国产大豆加工业将因恶性竞争毁灭,像大豆油脂加工一样,被国外垄断势力所掌控。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认为,虽然国产大豆蛋白具有非转基因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在与国外同行竞争上是脆弱的。“国外的非转基因大豆很可能比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好,只不过现在国外的非转基因大豆没有完全真正来抢占中国的市场。国外的大农场经营本身就比中国的小农种植有经济上的优势,美国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非常容易地打垮中国的大豆蛋白产业。”

最让王小语担心的是,如果因为大豆蛋白的利润高,加工企业都转向该项目,中国国产大豆食用油市场刚刚夺回的几个百分点份额可能又会被跨国企业占据。而如果为了更高的利润,中国完全放弃了大豆油用市场,那么跨国企业仍然可以用进军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和食用油市场的办法占领中国的大豆蛋白加工产业。

字号:  | 打印本文 | 责任编辑:小宝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