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猪咬尾行为的原因分析(2)

发布时间:2008-11-12  来源:.
摘要:2 环境因素 2.1 环境单调 猪有探究习性,当生活环境单调时,猪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它猪摆动着的尾巴吸引。试验表明添加秸秆的圈内猪只用于探咬同伴的时间明显小于未添加组[15],添加木块、轮胎、粗饲料的猪群,咬尾


2 环境因素

2.1 环境单调

猪有探究习性,当生活环境单调时,猪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它猪摆动着的尾巴吸引。试验表明添加秸秆的圈内猪只用于探咬同伴的时间明显小于未添加组[15],添加木块、轮胎、粗饲料的猪群,咬尾、咬耳率明显低于圈内无这些物体的猪群[16]。生产人员在咬尾的猪圈挂链锁、绳子或在圈内放置废纸箱、塑料等供猪拱咬、玩耍,都能有效减轻咬尾现象。Beattie等(2000)认为,单调环境中的相关应激长期刺激垂体一肾上腺轴,使肾上腺增大,从而分泌过多的皮质醇,促进动物应激反应[17],增加打斗。

2.2 环境不适

环境长期不适宜或突然变化会影响猪群休息,使得猪群烦躁不安,往往会诱发咬尾。在我国北方,咬尾现象在秋冬交替(10月底至12月初)和冬春交替(2月至4月初)有多发趋势,表明气候的较大变化会使得猪群感觉不适、烦躁咬斗。在南方,夏季高温闷热会加剧猪群热应激,引起猪群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导致频繁打斗。畜牧场周围较大的噪音、猪舍内较强的光线会影响猪群的休息,畜舍中NH3、H2S、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会引起猪群烦躁,这些应激因素也会刺激咬尾的发生。猪舍内高温高湿易引起猪体表操痒,从而诱发互咬。夏天猪场突然停电,会引起猪群烦躁及躁动,这时包括打斗在内的异常活动也会增加[18]。研究表明,寒冷、闷热、噪音、强光等应激因素会增加动物血浆ACTH水平,这会增加动物对销的嗜好。如果这时日粮中钠再缺乏,则会加剧猪的异嗜[19]。

2.3 地面类型

一般来讲,猪舍采用漏粪地板时比用普通水泥地面时咬尾率高。这可能是因为,采用漏粪池板时粪沟中的污浊气体容易上升到地面上,从而使畜舍环境恶化。

3 管理因素

3.1 饥饿

喂料量不足、饲喂时间间隔过长,猪会由于饥饿而互咬。另外,如果料槽长度不够,喂料时群居位次低(通常体重较小)的猪竞争不到料槽位置,就会因饥饿和急躁而寻找东西咬来满足食欲,这时其它猪的尾巴常常也就成了牺牲品。

3.2 转群

在每一次转群后,猪群都要熟悉料槽、水槽以及圈内各种设施,并建立群居次序。这时猪群通常表现十分活泼,常常发生打斗。转群、并栏过于频繁或方法不当会加剧猪打斗,而且会引起咬尾。研究人员将76kg左右的大约克×长白猪并栏,发现猪打斗、互咬现象严重,即使使用镇静剂也不能制止[20]。

3.3 密度

如果猪圈空间过于狭小,猪群对生活空间的竞争也会增加,这无疑会引起打斗。猪群群体过大或密度过大,猪只之间接触的机会就会增多,这样增加了咬尾引发的可能性。而且,一旦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咬尾,猪相互模仿、学习会加快,易引起大群的暴发而很难制止[21]。所以,生产中生长猪群的群体大小、饲养密度和料槽长度应控制在适宜水平。

3.4 控制

猪群最初发生咬尾时,如果未及时发现并控制,其它猪便会模仿学习,从而导致这种恶癖在猪群中蔓延。由于猪喜欢舔食血液,一旦猪尾巴被咬伤后,更易吸引别的猪来咬,从而促进咬尾情况的恶化[22]。此外,很多管理上的应激,如注射、称重、抓猪和猪窜圈等因素也会引起猪群骚动互咬。

4 其它因素

4.1 疾病

猪体表有虱子、疥癣等寄生虫时,由于皮肤刺痒,猪在墙壁摩擦会导致耳后、肋部等出现渗出物或出血而吸引别的猪来舔咬,而体内有蛔虫的猪易于攻击它猪。胃肠炎、贫血、佝偻病、气喘病、狂犬病能促进咬尾行为的延续。长期在日粮中添加药物特别是喹乙醇、痢特灵也会促进咬尾[23]。

4.2 生长阶段

猪群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咬尾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体重低于30kg的猪较少发生,体重超过30kg的猪咬尾发生率急剧上升[24]。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体重小于30kg的25头生长猪中只有1头咬尾,其比例远远低于体重大于30kg的猪。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