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给养殖场“老总”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06-10-0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摘要:  一、管理莫要“家长制”。人们常说有同行没同利。同“吃”养殖这“碗饭”,有的企业赚得盆盈钵满,有的则亏得血本无归。为什么?很多时候是管理使然。目前大多中小型养殖企业的老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家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管理生产用得是“家长
  一、管理莫要“家长制”。人们常说有同行没同利。同“吃”养殖这“碗饭”,有的企业赚得盆盈钵满,有的则亏得血本无归。为什么?很多时候是管理使然。目前大多中小型养殖企业的老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家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管理生产用得是“家长制”的土做法,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企业的力量,人气不旺,事业不活,利润自然做不到最大。笔者就遇到过这样一位鸡场老板,管理企业没有一套科学严密的制度,凡事他一个人说了算,从不征求员工意见;象个“老妈子”似的对谁也不放心,鸡毛蒜皮,事必亲躬,办场20年从未睡过囫囵觉。结果自己累得半死,“四十岁的人弄成了六十岁的心脏”,企业内部管理仍是一团糟。别人一只鸡一年赚10元,而他的场子只能赚3元,甚至是零利润。因此,一个养殖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领导不仅要拥有足够的热情和洞察市场的“千里眼”,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实施科学有效管理的真“本事”。“本事”何来?学而知之。可通过参加有关企业管理的函授或短期培训,购买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订阅各种报刊、杂志,与其它企业的首脑进行交流或沟通等多种途径,来不断提高自身管理企业的本领。这样方可象《红楼梦》中的凤姐那样,理事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轻松赚钱。   二、用人莫要拣便宜。现在很多养殖场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用人不讲素质,以钱说事,专找那些近乎文盲的老头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偏僻山村的小青年或是亲戚朋友作为饲养人员,认为这些人好“使唤”,“听我的”,开支少,亲戚关系的还可欠帐。岂不知一个企业的整体效益是与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成正比的。一味地追求用工的低成本,将会因小失大,得眼前用工便宜之小利,失长远持续发展之根基。这方面,笔者所见之例不一而论:某小尾寒羊育肥场找了个“不掏钱、光管饭”、智商不高的外地流浪汉做饲养员,成本倒是挺便宜,可那工人象个“机器人”似的把羊当“机器”饲喂,机械地添草加料,羊有个头疼脑热也不晓得,结果一群羊育肥了两个月,不仅没有膘肥体壮,反而个个瘦骨嶙峋,导致场子“急性死亡”。另一例是某波尔山羊饲养场,雇用了两个有着不正当关系、私奔在外的男女为饲养员。这对男女找到了安全的“避风巢”,老板半道拣了个无本的饲养员,“两全其美”,一拍即合。这对假“鸳鸯”动机本来就“不纯”,哪肯用心“侍候”羊儿,喂起羊来吊儿郎当,结果导致羊群大面积发病,差点把场子给打折了。再一例是某鸡场老板雇用本家嫂子当员工,由于拖欠工资过多,两人发生冲突,脾气急躁的“嫂子”怒火中烧,上去一耳光,把老板扇了个“耳膜穿孔”,结局是亲戚反目,“官司”缠身。现实中由于用人不当、连累场子跨台的养殖企业不胜枚举。因此,养殖场在选择员工时,一定要转变“作坊式”的老观念,用现代的、理性的、前赡的眼光来物色那些高素质的人才,最起码应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有人嫌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有理论无实践,不能立竿见影,作为企业领导应当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要知道与那些传统型的“土兽医”相比,现代毕业生所具有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使他们能够快速地进入角色;他们所拥有的新观念、新思维,使他们接触实践后,能够举一反三发挥出超常的能量,成为企业创收的长效“催化剂”。   三、规模“滚”大莫“造”大。笔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近二十年,对养殖行业长期观察得出的经验是:凡是“滚雪球”式做大的养殖企业,大都能“稳坐钓鱼台”,“放长线钓大鱼”。小的不提,河北省廊坊市的养牛大王李福成,从几头牛起家,滚动成闻名全国的“牛老大”,可算是一个“铁证”。而凡是想“一口吃个胖子”,企望“一步登天”,上去就把规模“造”到极致的,十有八九输个“精光”。这样说并非是否定养殖规模一定不能“造”大,而是说目前我们大多养殖企业还不具备“一步到位、一举成功”的条件。一来因为我们的养殖场姓“农”,企业的“掌门人”大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兄弟,缺乏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和办法;二来因为养殖场经营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即便是在工业企业中吒咤风云的“老总”,经营起这些特殊的“产品”来也非易事。   “要做就做最大”,这是很多初涉养殖业、财大气粗的“大老板”们的心愿。但“大”不等于强,“大”不等于成功。这些年因工业不景气转行搞养殖的,因“造”大规模跌跟头的不在少数。如果你还是个门外汉,你的能力、你的条件、你的经验还不足以养活成千上万的“活物”,那么请你从“少”做起,小规模起步,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经验,摸透了脾气,再往大处做去。这样赚起钱来才会“牢铁把稳”。   四、善于理财把命运。假如你是散养户,养个十只、八只鸡,三头、五头猪,就谈不上什么财务管理和利润核算了。而如果你做大了规模,聘用了雇员,成了正而八经的“企业”,你就得重视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把场子的盈亏“搞搞清楚”了。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养殖场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经济往来老板说了算。即使有财务人员的,这些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会计只管计帐,出纳只管“数钱”,他们不会通过帐条综合分析,及早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往往是到了窟窿大的无法补救,企业难以正常运转时,才去追根溯源,而此时已经无力回天。因此,作为养殖企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经济命脉”,“老板”自己要学习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起码“大路数”要通;更重要的是要聘用高素质、有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重视对低素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防微杜渐,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五、精通技术能吃苦。一旦你选择了养殖这一行,就意味着要与“辛苦”做伴。假如你花了钱、建了场、置办了畜禽,便以为大功告成,想当甩手掌柜,那么你的企业就注定了衰亡的命运。现在社会上很多原来从事运输、煤炭、建筑、饮食等行业的人,积累了资金后,想转产养殖业大展宏图。但他们往往简单地认为畜禽只要有人喂食就行了,把满场的“活物”托付给饲养员,自己则隔三岔五到场里溜一圈,逍遥自在当“老板”。这些老板没有意识到“养”“活物”与“做”产品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养是对一个生命进行复杂的动态管理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畜产品绿色技术壁垒门槛渐高,国内绿色消费呼声日紧的大气候下,要想畜产品在市场上“硬起腰板,叫得响”,你就不得不对产品的“技术含量”格外关注。你也许会说我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只要他们懂就行了。但无论干什么事业,当领导的“打铁先得自身硬”。即便你聘有技术员,作为“老板”对养殖技术你也得学个八九不离十。懂了技术,管理起来你才能得心应手,也不致于被员工“蒙住”。一个优秀的养殖企业“老板”应当是精通技术,坐阵场内,擅长管理,身体力行。而不是那种空有虚名、坐享其成的人。   六、善借东风好行船。搞养殖要学会“打理”方方面面的关系,让“关系”成为你成功的铺路石,要主动与畜牧业务部门“拉关系”,那里汇集着众多的技术人才,他们可以免费为你出主意、传技术、供信息,做你坚强的技术后盾;要多到金融部门走一走,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傍上“银行”这个“大款”,你可以拥有更加宽松的资金环境,经营起来无后顾之忧;要与你所在地的“顶头上司”——乡政府及村委会搞好关系,他们可以为你协调用地,解决水、电、路,办一些实打实的问题;要与你周围的同行们搞好关系,在交流和沟通中互通有无,共同生财。   七、带动农户讲诚信。如果养殖场“滚”大了,做到了“龙头”的份上,拥有了数以千计的辐射群,这时候对“公司”而言利润就等于诚信。要有“团队”意识,要知道正是这些热心的追随者,成就了你的公司,支撑着你的利润。你应当把自己的利润分出“一股”来用于扶持那些迈不开步的困难户,拉着他们前进;你若对带动的农户承诺了回收,那么选择兑现是你的唯一。   八、有利无利常在行。市场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趋向,决定了养殖业此起彼伏、波浪式前进的规律性。因此搞养殖要把握“低潮孕育高潮,高峰预示低谷”的市场规律,学会透过滚滚而过的信息流预测市场风向,关于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寻找商机,让波浪式前进的市场推动你的事业螺旋式上升。切忌“嫌贫爱富”,这山望着那山高,跟风转行,来回折腾。只有做到有利无利常在行,才能欣赏到雨后绚丽的彩虹,笑到最后的才会是你。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