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有助于预防特禽疾病

发布时间:2007-12-04  来源:安徽农网
摘要:(一)通风 禽舍无论规模大小,都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禽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每千克体重的耗氧量约为其他动物的两倍。如舍内通风换气不良,或饲养密度过大,都会造成氧气不足,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迅速增加。按规定,禽舍内的氨浓度不应超过20微升

  (一)通风 禽舍无论规模大小,都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禽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每千克体重的耗氧量约为其他动物的两倍。如舍内通风换气不良,或饲养密度过大,都会造成氧气不足,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迅速增加。按规定,禽舍内的氨浓度不应超过20微升/升,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00微升/升(相当于0.3%),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10微升/升。若污染的舍内空气被禽吸入,不但会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引发多种疾病。据此,必须保持舍内通风换气设备的完好,经常清除粪尿,维持有害气体不超限。 

  (二)温度与湿度 禽舍温度应维持适当,不可突变。通常1日龄至1月龄雏禽舍温在21-35℃为宜,成禽舍温度可利用通风换气进行调节。雏禽的适宜湿度在1-4日龄为80%,5-7日龄为75%,8-15日龄为70%,16-20日龄为65%,成禽为50%-75%。如禽舍湿度过高或过低,常会引起体质衰弱,对疫病的易感性增高。禽舍湿度往往可用通风换气和调整饲养密度进行调节。

   (三)饲料与饮水 特禽的日粮既要有足够的营养,又要清洁卫生。饮水应干净。美国禽用的安全饮水标准如下: 溶解的固体总量.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