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栽培茯苓的八大环节(上)

发布时间:2010-06-08  来源:中国三农网
摘要:1.适时砍树,削皮留“筋”。根据经验,砍树要在秋末冬初砍伐为最好。这时树木休眠,养分集中在树干内,经过冰冻日晒,干燥得快,干得过心,
1.适时砍树,削皮留“筋”。根据经验,砍树要在秋末冬初砍伐为最好。这时树木休眠,养分集中在树干内,经过冰冻日晒,干燥得快,干得过心,符合茯苓腐生特性要求。料干是此菌吃料增产的首要关键,最好在春节前完成备料工作。砍树要“四砍四留”,砍弯留直,砍密留稀,砍远留近,砍大留小。松树主干胸高直径超过20厘米的,浆液充足,种茯苓产量高。但树蔸和不成材的弯曲树也能生产茯苓。

削皮留“筋”是削去厚皮,留3分左右的内皮。树杆较粗的,削6方,留6条“筋”,较细的削4方,留4条“筋”。留“筋”的作用是便于菌丝上料,削皮是按树干平行的方向,每方削出一斧宽的树皮。削皮使树干容易干燥,留“筋”是保留形成层附近的含氮及糖分的营养物质。

2.及时锯筒上码。从冬至到惊蛰,树干已有7成干。此时,可把分散的树料收拢,锯成短筒,码成“井”字形,堆高1.5米左右。堆脚宜垫起,以利透风。堆顶宜用枝叶覆盖,以防雨水淋湿。这样,则料筒容易干透,料筒的长短,要按树干粗细而定,粗的短,细的长,一般为0.8-1.1米长左右。此外,海拔高温度较低的地方,料筒可以短一些。

3.选好场,早挖场,深挖场。选场要选排水好的地方,选南面的向阳坡,背风向阳。丘陵地区,可选稍微阴凉的地方。要选老林场,但是老的茯苓场不能连续做窖,老窖容易“烂窖”,要年年换场。要选缓阳坡,坡度大致10-30度。土质要选麻骨土(即粗砂砾占7分壤土占3分)。挖场要早,冬前挖场,经过一个冬天的坑晒和霜冻风化,以后通风排水好,病虫害少。挖场要求挖得深,要深挖50厘米以上。场内的石头、草根要拣净。但是树根要留在场内,以便长“神茯苓”(即围绕须根结的茯苓)。挖后要开厢、开沟,便于保墒和排水;厢宽约2-2.3米,长度则依地形而定。开厢要和开梯田那样,与山的坡度垂直,减少水土流失。

4.打好接引。即做好茯苓菌种的扩制工作。根据大别山区茯苓生产的经验,采用茯苓的菌核作种,叫做“肉引”。最好是选用当年所生产的新鲜茯苓做种。选种时,要根据三要四不要的原则:要选皮薄、粉足、粒白的,要浆水充足的,要大小适中的茯苓为肉引;不要选太大的,太大的掰开后,中间的部分就没有外面一层菌核皮壳保护,遇雨水淋湿容易烂掉;不要太小的,太小的浆水不足,生活力不强,不宜做种;不要板硬无浆水的;更不要黄化将烂的。总之,要选用高产窖,而且质量好,能够制成“刨片”(一种片状高档茯苓商品)的茯苓作种。

“肉引”用了几代以后,就会逐渐退化,结茯苓少,而且颜色发黑,容易“瘟窖”。所以,用“肉引”栽培茯苓,最多只能用一、二、三代的茯苓,第一代的获苓做“种引”,以后逐渐退化。到了第四、五代以后,就不能用作种苓,那就必须用一次“木引”做“种引”,通过这样的方法,衰老的“肉引”就可得到复壮,恢复其种性。这种种性复壮的技术,叫做“打接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接引”用的树料,要选用无节疤、松泡的松树干,中等粗细的最好。树蔸、树梢或节疤多的所谓“亮角树”不要用作打接引。②要选择最好的厢场,生产“接引”。③要在最适宜的季节,一般是“立夏”到“小满”打接引。这时的温度最适宜,过早天气冷,料筒埋在池里时间太长,就会腐烂;太迟,又来不及长好菌丝,赶不上做种的季节,影响秋场的适时下窖,这样就会影响第二年的产量。④下引(肉引)的量要比一般窖的种引量稍微多一点,每窖0.5-0.6千克,不超过0.7千克(常规用种量的3倍)。这样,上引化木(即分解木料)才会快。⑤每窖下料筒3-5筒,最好只排一层。⑥盖土不宜深,只能在3厘米左右。⑦下窖后,要特别加强管理。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