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泥鳅的胚胎发育(2)

发布时间:2007-08-25  来源:中国养殖技术网
摘要:孵出后 24 小时左右,在水温平均 23 ℃ 时,鳅苗全长达 3 . 8 一 4 . 1 毫米。全身稀疏地散布有较粗的黑色素,眼睛上方边缘出现少数黑色素。口裂出现,但上下颚尚不能活动。口角上发生第一对触须的芽孢。鳃盖形成,鳃丝 6 对,伸出鳃盖外面,
孵出后 24 小时左右,在水温平均 23 ℃ 时,鳅苗全长达 3 . 8 一 4 . 1 毫米。全身稀疏地散布有较粗的黑色素,眼睛上方边缘出现少数黑色素。口裂出现,但上下颚尚不能活动。口角上发生第一对触须的芽孢。鳃盖形成,鳃丝 6 对,伸出鳃盖外面,鳃盖可盖住鳃丝的 1 /3 ,鳃腔仍然裸露在外,形成外鳃。居维氏管缩小。胸鳍逐渐扩大展开,呈扇状。体色稍变黑,能平游,前端膨大,肛门没有完全与鳍褶分离。
孵出后 33 小时,鳅苗全长达 4 . 6 一 4 . 8 毫米。身体上面黑色素增加而扩大,头部背面及两眼间形成几块平板状的黑色素。卵黄囊逐渐缩小,位于卵黄前端的居维氏管也随着缩小,外鳃继续伸长。口下位,能够开始活动,口角出现第二对须,第一对须逐渐延长。肋骨上具有细齿。胸鳍基部垂直,能够来回扇动。
孵出后 58 小时,鳅苗全长达 5 . 3 毫米左右。体侧中线上下有两行整齐的黑色素。第三对口须出现,须上呈现枝状突起,上颚、下颚及头部的腹面,同样出现枝状突起,同时在身体两侧出现许多排列不规则的感觉刚毛 ,鳃盖延伸到胸鳍基部,鳃丝仍伸出在鳃盖外面。鰾已出现。胸鳍显著扩大,鳍褶上形成许多细小的血管。卵黄囊接近消失,鳅苗已开始摄食轮虫等食物。黏着器官消失,鳅苗已能游动。
孵出后 72 小时左右,鳅苗全长 5 . 5 毫米左右,卵黄囊基本消失。鳃盖盖住鳃腔,但还有少数鳃丝末端裸露在外。臀鳍褶与尾鳍褶开始分离,肛门与体外开始相通。黑色素增多。颌须 3 对,渐渐延长,须上有齿状突起,上下颌也有齿状突起。
孵出后 120 小时左右,鳅苗全长达 6 . 8 毫米左右,卵黄囊完全消失,鳃盖骨可完全盖住鳃腔,开闭频繁,消化道经肛门直通体外。
孵出后 171 小时,鳅苗全长达 8 毫米左右。胸鳍极度扩大,长达 1 . 3 毫米,上面布满血管,形成血管网,鳍褶上的血管也逐渐增多,肠动脉和肠静脉之间也有许多细小的血管。外鳃缩到鳃盖里面。脊索末端往上方弯曲,尾鳍条开始出现。有须 4 对,上面仍有许多分支。卵黄囊全部消失,肠管内充满食物。
孵出后 191 小时,鳅苗全长达 11 毫米左右 , 胸鳍显著缩小,上面的血管网也随着缩减,鳍褶上的血管也逐渐减少,鳃已发育完整,形成许多鳃瓣。肠上细血管仍很多。第五对须生成。鰾成圆形。尾鳍条增多。背鳍条和臀鳍条均已发生。
孵出后 21 昼夜,鳅苗全长达15. 7 毫米左右,形态和成鳅相仿。身体上黑色素细胞靠紧,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黑斑点。胸鳍再度缩小,上面的血管网消失,背鳍、臀鳍从鳍褶中分离,腹鳍成三角形,但还没有鳍条。鳍褶接近消失,上面的血管网也已消失。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