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烟草病虫害防治正当时

发布时间:2008-06-03  来源:中国农资市场网
摘要:河南省烟叶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由于烟叶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烟叶生产技术的不断调整,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出现了新的变化,某些病虫害已经严重制约着我省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时值烟叶生产的关键时期,特将我省烟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种类、为害趋势、防治技术等

    河南省烟叶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由于烟叶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烟叶生产技术的不断调整,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出现了新的变化,某些病虫害已经严重制约着我省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时值烟叶生产的关键时期,特将我省烟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种类、为害趋势、防治技术等综述如下,希望能对广大种植户有所帮助。
 
  烟草主要病虫害识别诊断要点 

  普通花叶病(TMV)目前我省烟田的TMV发生比例较低,病源多为常规小棚苗以及苗期卫生管理不到位的烟苗,其中那些受农田林木影响较大的营养不良烟田发病更为集中。植株发病初期可见叶脉及邻近叶肉组织呈褪绿明脉状,遭遇骤降温天气或冷水浇灌之后往往突然出现典型花叶症状,叶片畸形扭曲,叶形不对称,叶缘下卷,重病株皱缩、矮化、不开片。 

  黄瓜花叶病毒病(CMV)该病在我省发生比例较大,多与PVY共同浸染,是当今我省烟区最主要的病毒病之一。黄瓜花叶病毒广泛存在于多种蔬菜、杂草上,随有翅蚜的迁飞取食而传播,因此,其发生程度与4~5月有翅蚜的数量有着极大关系。我省烟草有翅蚜主要集中发生在烟苗炼苗期至栽后2周内这一段时间,染毒烟苗一般在栽后30天左右表现出症状,其间遇低温冷雨天气则发作迅速,因此,过早移栽烟田、裸栽烟田、防蚜不及时烟田更易遭受为害。另外,过早冷水浇灌也会诱发该病。一般来说,商品化的漂浮苗发病要轻于常规苗,但浅栽、不剪叶炼苗往往有利发病。发病初期,烟株顶部新叶的叶脉色淡,近透明状,长势弱,不日后即表现花叶斑驳,病叶常变窄扭曲,叶尖细长,叶基拉长,叶片茸毛脱落,叶片质地皮革化,叶缘多上卷。重病株显著矮缩,根系多褐变且发育不良。系统感染CMV的病株中下部展开叶往往出现沿叶脉发展的褐色坏死斑或深褐色闪电状坏死纹。 

  马铃薯Y病毒病(PVY)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比例高达50%以上,其为害时期、病毒来源、发生条件与CMV相同。初发症状为新叶明脉、色淡,甚至呈歪头状,较大叶片发病表现为沿细小叶脉分布的网状褪绿,顶部嫩叶黄化、皱缩,但很少扭曲畸形,叶脉深色坏死。主脉的坏死斑为褐色至黑色,凹陷发硬,叶片发黄皱缩,整株矮化,主脉自病斑处易折断。干旱季节里,病株中下部展开叶上的支脉坏死多从叶背、叶缘的细脉处开始,叶片逐渐出现黄边、枯边,继而大块叶肉出现褐色坏死枯斑。系统发病的烟株其茎杆及嫩茎处均可见褐色条斑,条斑多见于表皮之下,少数可呈凹陷状。在高温干燥环境中,病株中下部看似健康的展开叶会突发灰白色、褐色坏死斑,病斑近圆形,多数直径小于5毫米,且极易穿孔,此类病叶的烘烤特性差,烤后易破碎。 

  蚀纹病毒病(TEV)该病在海拔较高的旱地烟田(如我省的中西部和陕西的西南部烟区)发生较多、较重,一般在烟叶旺长期的中下部展开叶上症状明显。初发症状为沿叶脉两侧发展的褪绿斑点,透光看隐约可见黄色斑纹,之后逐渐转变为浅褐色、白色线状蚀刻纹,少数斑纹可融合成大环状包围脉间组织。后期中下部叶上可出现多个细碎白斑,甚至造成叶肉组织整块脱落,残留叶脉,病茎偶见干枯条斑。 

  目前的烟草病毒病多表现为混合浸染,识别诊断时应首先根据整株的表现来确定。不论是上部叶还是中下部叶,病毒病最普遍的症状在花叶尤其是顶叶上表现更为明显,中下部叶片的花叶在持续高温干燥环境中往往还出现坏死型的斑点或条纹,甚至褪绿斑块。其次,看顶叶是否出现花叶畸形。TMV和CMV最易出现顶叶扭曲和不均匀花叶疱斑现象,而PVY和TEV为害的顶叶往往表现为均匀花叶,叶形基本正常,但沿叶脉出现网状分布的褪绿,部分病叶的支脉发白发硬。第三,观察中下部叶片上的坏死特征。CMV引起的坏死主要表现为沿叶脉走向的曲线状(闪电状)褐色坏死,坏死线内的组织也可能呈现褐色病变。TEV也能引起相似的坏死线,但坏死多发生于旺长后期,坏死线纹多为白色,叶部多散布有细碎白斑。PVY引起的坏死出现较早(团棵期间),多见于主脉或叶背支脉上,褐色坏死发生后不久叶肉即出现褪绿斑块,叶片皱缩狭窄发黄,严重的叶脉坏死可延伸至茎杆及顶部生长点。PVY病株中下部展开叶也常常出现细碎斑点,但区别于TEV之处在于后者并不直接造成叶脉褐色坏死,且TEV发病晚于PVY。最后一点,观察根系受损或烟株矮化程度。TMV、TEV对根系的损害相对较小,轻度、中度的病株往往矮化不明显,而CMV和PVY对根系的伤害最大,因此烟株矮化也最严重。 

  需要提醒的是,轻度的病毒病烟株在高温天气下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因此,只要加强田间管理便可减低中上部叶片的受害程度。 

  黑胫病此病在我省属局部性病害,多见于连作烟田和烟叶旺长后期,遇连续降雨天气或土壤湿粘时发生迅速,多叶型和半多叶型品种极易感染,地膜烟发病早于裸栽烟。田间初发症状多为茎基部黑褐色凹陷坏死,中下部叶片最初表现为暂时性萎垂(夜晚可以恢复),随病情发展,萎黄病叶增多且为永久性枯萎,褐色病斑可扩展至茎杆中部甚至叶基。多雨季节,病菌也可从采叶伤痕处侵入而导致腰漏状病斑,或借助雨水的迸溅作用直接浸染下部老叶,造成膏药状病斑。黑褐色的髓部干缩成碟片状且伴随稀疏的白色、灰白色菌丝是黑胫病的特征性症状。 

  根黑腐病  该病在所有的植烟区均有发生,并且呈现发病面积加大、为害程度加重的趋势,主要为害幼苗或田间幼株的根系,多使主根皮层呈特异的黑色。病苗因根系变黑腐烂,地上部表现为色淡、长势不匀、生长缓慢甚至早花现象,严重者幼茎和幼叶腐烂死亡。大田病株主要出现在旺长期以前,成株根系很少受害。该病多发生于碱性土壤、移栽没有炼苗的漂浮苗、地膜覆盖烟田、栽后多连阴雨或移栽时定根水过量以及感染病毒病的烟田。病株还苗慢,生长滞后,地上部分营养不良,根系显著减少,主根皮层出现粗糙的黑色凹陷病斑,支根从根尖开始渐渐腐烂。待气温升高或揭膜培土后,近土表处新长出数量不等的不定根以维系病株生长,因而,根黑腐病病株的地上部易表现暂时性的凋萎或缺肥状,极少死烟。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地膜烟在打顶后出现的根腐症状并不是真正的根黑腐病,而是一种生理性的沤根,出现这种症状多与不揭膜培土、施肥浅、氮肥过量、土壤板结有关。 

  赤星病当前赤星病已成为全国各大植烟区烟叶成熟期的最主要叶斑病,尤其在高海拔烟田以及因营养不平衡而成熟迟缓的烟田。赤星病病斑初为褐色至深褐色点状凹陷圆斑(叶脉及茎杆上的病斑为椭圆形、梭形),病斑扩大后多数直径为1厘米左右,具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及淡黄色晕圈,病健界限明显。遇潮湿环境,病斑两面会长出浅灰色菌丝层,不久在菌丝层上形成黑色的霉状物(即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干燥的病斑易破裂但极少穿孔,严重发病时许多病斑可融合成大斑,叶片呈枯焦状。一般情况下,赤星病的发生随叶片的成熟衰老具有自下而上的扩展特点,但遇特殊条件或为伞形烟株,赤星病可整株性地同时发生甚至使上部叶先受害。叶片衰老或抗性下降以及田间高湿是该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山地烟田昼夜温差大导致的叶面长时间结露最有利于病菌的浸染。 

  蛙眼病、角斑病、野火病是三种常与赤星病混合发生的叶斑病,但蛙眼病病斑较小,无同心轮纹,无黄色晕圈,病斑边缘为紫褐色,中部的灰白色处可见数个霉点而非霉层,且病害流行所需温度高于赤星病;野火病病斑的黄色晕圈极为显著,病斑缺乏同心轮纹以及黑色霉层;角斑病的病斑为深褐色的不规则多角形,既无明显的黄色晕圈,也无黑色霉层,但病斑表面隐约可见云纹状。野火病和角斑病多发生于暴风雨之后的烟田,特别是那些出现风雨性充水的叶片最易发病。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