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杂交牛成农民“摇钱树”

时间:2009-04-02 17:02  来源: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历来被视为吃苦耐劳却瘦小毛多的湘西老黄牛,如今改变了形象:通过科技改良,耕牛变肉牛,,成了养殖户的“摇钱树”。
  本报3月31日讯(记者张尚武)历来被视为吃苦耐劳却瘦小毛多的湘西老黄牛,如今改变了形象:通过科技改良,耕牛变肉牛,,成了养殖户的“摇钱树”。

  这项改变湘西老黄牛形象的科研课题——商品肉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今天在长沙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为首的国内权威专家组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效益显著,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省草场虽谈不上“天苍苍、野茫茫”,却也有独特的优势。山区林草相间,资源丰富;湖洲草滩连片,绿草茵茵,载畜能力达1000万个黄牛单位。长期以来,由于本地牛体小瘦弱,商品率低,效益不高,肉牛产业发展滞后。

  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牧业,省财政每年安排的专项经费达1000多万元。从“九五”开始,省科技厅专门立项,由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湖南农大等单位参与,成立由肖兵南研究员为首的攻关队伍,开展商品肉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连续12年攻关,课题组成功筛选出适应湘西黄牛的“ 利西本”和适应湘南黄牛的“安安本”两个高产三元优质杂交组合,建立完善配套的生产技术体系;开发出微生态牛代乳粉,解决杂交犊牛缺奶生长慢的难题;利用开发菌糠饲料酶,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探索出“北牛南养”、洞庭湖区安全放牧等科学饲养方法。

  走“科研+基地+农户”之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课题组在新晃、涟源、华容等地发展养牛大户,推广杂交牛品改,开展“北牛南养”技术示范,带动10万养殖大户,种植优质牧草200多万亩,出栏优质杂交肉牛200多万头,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