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和平县彭寨镇仨80后大学生借助网络养牛

时间:2009-08-07 12:36  来源:河源日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黄研彭、黄祖鼎、陈日暖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同是和平县彭寨镇聚史村人,分别毕业于江苏畜牧兽医学院、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海员学院。在他们参加工作赚得第一桶金后,放弃了原本比较优厚的待遇,回到家乡“圈地”近30亩做起了“牛倌”。

  黄研彭、黄祖鼎、陈日暖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同是和平县彭寨镇聚史村人,分别毕业于江苏畜牧兽医学院、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海员学院。在他们参加工作赚得第一桶金后,放弃了原本比较优厚的待遇,回到家乡“圈地”近30亩做起了“牛倌”。与其他“牛倌”不同的是,他们饲养的是“洋”牛,在饲养过程中,通过网络购买饲料、给牛会诊,用所学知识科学养牛。他们的创业行为不仅赢得了亲友的支持,而且受到华师大教授的关注和鼓励。

       

陈日暖用“梳子”给牛梳毛,以驱赶走牛背上的寄生虫

  饲养“洋”牛可长2000斤

  你听过这样的黄牛名字吗?西门塔儿、利木赞、哈洛来、安格斯。这些源自法国、西班牙等国的30头黄牛在和平县彭寨聚史村养殖场安家,并由3名“80后”大学生回家乡创业时引进。

  7月27日,记者来到聚史村,在占地近30亩的养殖场见到了创业人之一陈日暖。当时,他开着拖拉机拉了一车酒糟刚回来,倒车、卸车、搬酒糟,动作相当娴熟、利索。说话间,陈日暖走进牛棚喂食。毕业于广州海员学院水手专业的陈日暖指着一头黄牛说,这是法国的西门塔儿,性情温和;那是西班牙的安格斯,性格暴躁,好斗。“你多看安格斯几眼,它就会瞪你,甚至会发起进攻。”他示意记者不要靠近。

  目前,养殖场的黄牛健康成长,有的在9月份可以出栏,到时“可重达2000多斤”。

  QQ视频请专家为牛看病

  陈日暖说,今年4月之前,这些牛是用自由采食的方式,即对牛棚的牛(三四头牛共一栏)没有圈养起来,牛可以自由地、不限量地进食。但是因为“酒糟事故”,现在采用了限量采食方式。

  陈日暖所说的“酒糟事故”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9时查夜的时候,陈日暖发现有一头哈洛来在抽搐,口吐白沫,眼睛变大并突出。他感到有点意外,马上打电话给合伙人黄研彭。

  毕业于江苏畜牧兽医学院饲料专业的黄研彭火速赶到牛棚,凭着专业的敏感性,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吩咐另一个合伙人黄祖鼎回工棚拿笔记本电脑,并拉网线到牛棚;陈日暖换大功率灯泡增加照明度;他则蹲下身,给牛刮毛按摩,减轻其痛苦。

  亮灯、上网、打开摄像头、对准、调频,一切准备就绪后,QQ连线安徽省马鞍山市蒙牛养殖基地的专家会诊。

  专家通过视频看到哈洛来的症状,并电话询问了喂养情况,得出结论:此牛自控能力差,超量进食,暴吃酒糟,导致胃胀气等疾病。专家给出药方,并建议他们以后应采取定时定量的方式来喂养。

  黄研彭说,不利用网络的话,这样的情况,到了第二天再去咨询相关技术部门,这些牛早就“报销”了。

  这样的情况不止出现一次。去年12月,40头牛崽刚从山东买回来,患了“应急综合症”:水土不服,饲料不惯。但通过在线视频请专家会诊,问题得到一一化解。

  这种做法被华南农业大学农村教育硕士杨明亮称为“艺高胆大”。杨明亮说,去年同样的时间,梅州有一老板也是从山东引进法国、西班牙的40头牛崽,结果因为疾病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导致“全牛覆灭”。

  网上购种子种植绿色饲料

  走出牛棚,只见一大片绿油油的作物,远看像甘蔗,近看是草。据黄研彭介绍,这些草是皇竹草,是牛的上等饲料,种子是去年8月从广州网购的。

  黄研彭学的是饲料专业,对饲料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种草还是第一次,对陈日暖和2007年毕业于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专业的黄祖鼎来说就更加陌生了。

  好在,黄祖鼎发挥其专业特长,借助网络,上论坛获取信息,与网友交流经验,从种植到浇水、翻土、除草、修剪、收割,无不隐含了网络和科技的力量。

  现在,他们种植的皇竹草有15亩,生长态势良好,足够为40头牛提供绿色饲料。

  拟培育杂交牛拓宽市场

  这些进口的黄牛,一度引起了群众的猜疑:肉质如何?在本地有没有市场?为了验证市场的接受能力,在今年年初,3人忍痛宰了几头才400斤的哈洛来。牛肉刚上市就被抢购而空,一餐厅老板特地买了100多斤冰冻起来“诱惑”客人前往消费。

  这种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更加坚定了他们创业的信心。现在,贵州一养殖场与他们达成了合作意向:贵州养殖场的牛调运到他们的养殖场进行“育肥”——就是将在2—3个月之后出栏的牛让黄研彭3人喂养,稍微增加200-300斤重之后再以比较高的价钱转卖到珠三角市场。除此之外,他们通过调查还制定了另一个计划:将现有的种牛与本地黄牛杂交“育种 ”,生产优良杂交的品种,以适宜本地的生长环境,开拓更大养殖市场。

  黄研彭则在思考着另一个更大的科技环保问题:去哪里筹6万元建一个100立方米的沼气池。黄研彭告诉记者,牛粪经过沼气处理,可以减少对空气、水土的污染,同时产生的沼气足够10户人家做饭。

  动因

  大学生:放弃高薪回乡创业

  3个已获得令人羡慕工作的大学生,为何要放弃准白领工作,回家乡做“牛倌”?

  最先提出这一想法的黄研彭说,他们回家乡创业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

  去年6月,黄研彭放弃了珠海世海饲料公司年薪7万元的生产总监职位,向两个初中、高中都是同学且同在1984年出生的陈日暖、黄祖鼎提出回家创业养牛的想法。他向两个同学分析,养黄牛前景广阔:养牛的技术含量高,把一般的养殖户挡在了门外;牛本身一年才繁殖一头的特点,决定了市场巨大,比较难饱和;现在农村很多田地荒了,恰好可以利用起来养牛;南方天气暖,水量充足,饲料一年四季可保证。

  创业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两个同学的支持,但起初却遭到家长们的一致反对。

  家长们的反对并没有动摇他们创业的决心。陈日暖拿出两年的积蓄11万元,他感慨说,以前做水手远航在国外,没时间花钱,现在把钱全部投入养殖场。现在,3人已投入养殖场近30万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征地、买草、买牛等。

  家长们看到养殖场慢慢走上正轨,也改变了起初的想法,他们用行动支持着孩子们的事业,一有空就到养殖场帮忙。

  观点

  专家:选择山区创业,非常有勇气

  从去年7月养殖场动工建设到现在,3名大学生的创业行动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志平和华南农业大学农村教育硕士杨明亮就是其中的两位。由于专业和爱好的缘故,杨明亮还跟他们成了好朋友,一有空就去他们的养殖场。

  3名“80后”大学生回家乡创业养牛一事令陈志平异常激动和佩服,他称赞他们很有勇气。

  陈志平非常支持他们创业,先后两次去养殖场探望他们。他说,现在的大学生要冲突陈旧的思想观念,大学在扩招,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到山区、边远和偏远地区去创业,并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每年那么多大学毕业生都挤在发达城市里,是不科学,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也难以发挥他们的专长和作用,还不如选择机会创业。

  陈志平认为,大学生创业无论成功与否,积累经验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这3名大学生的创业行动给当今大学生就业树立了榜样。他希望当地政府部门能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鼓励,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力量。”(记者 陈焕章)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