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大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发布时间:2012-06-27  来源:食品商务网
摘要:1.大蒜锈病,遇有降雨多的年份,发现中心病株时可用粉锈宁或粉锈宁加代森锰锌喷雾,7天1次,连续2~3次。 2.大蒜叶枯、叶斑类,灰霉病等,选用百菌清、杀毒矾或扑海因喷雾除治。 3.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植病灵或

    1.大蒜锈病,遇有降雨多的年份,发现中心病株时可用粉锈宁或粉锈宁加代森锰锌喷雾,7天1次,连续2~3次。

    2.大蒜叶枯、叶斑类,灰霉病等,选用百菌清、杀毒矾或扑海因喷雾除治。

    3.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植病灵或菌毒清等。

    过量施肥

    为了提高产量,许多蒜农不计成本地大量使用化肥,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特别是大量使用氮肥,忽视微肥和有机肥施用,加之重茬种植时间长,导致土壤中养分严重失调,特别是大蒜生长所必需的一些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导致了各类生理病害的发生,如管状叶、二次生长、复瓣蒜等。

    合理施肥的原则是:多施底肥,少量追肥;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氮肥更要少;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配合施用磷钾肥和一些微量元素肥料。

    种植密度过大

    为了提高蒜薹产量,增加密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近年来,永年县大蒜的种植密度逐年增加,已由原来的每亩3.5万~4万株增加到6万~7万株,有的甚至达7.5万~8万株。但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再增加密度,产量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因病害严重、长势弱而减产。大蒜合理的种植密度应为每亩5.5万~6万株,行距18~20厘米、株距6~7厘米。

    二次生长普遍发生

    大蒜的二次生长主要从蒜头膨大初期开始,紧包鳞芽的鳞片向上生长,形成新叶片,构成次级植株,从叶鞘间伸出。剥开大蒜植株的叶鞘,可观察到二次生长形成的细长植株,形似“马尾”,习惯上将其称为“马尾蒜”。

    其原因是:

    1.种蒜的选用不当。由于遗传性是使大蒜产生二次生长的主要因素,所以栽种大蒜首先应选用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大蒜品种。

    2.蒜种储藏场所的环境条件不当。若蒜种播前30天在14℃~16℃或0℃~5℃,空气相对湿度75%~100%的环境中贮藏,低温加上高湿将会使大蒜二次生长株率提高。3.播期不当。盲目提前播期,是使大蒜产生二次生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4.蒜瓣大小的选择不当。种瓣太大也会出现较多的二次生长。

    5.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管理过程中的大肥大水和偏施氮肥,也会造成大蒜产生二次生长。

    防治措施:

    1.选用优质蒜做种。选择色泽洁白、顶芽肥大、无病无伤的蒜瓣,淘汰掉断芽、腐烂的蒜瓣。

    2.改善贮藏条件。在播种前30天,将蒜种贮藏在温度2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控制二次生长的产生。

    3.严格播种期。永年县秋大蒜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5~10日。

    4.适当进行蒜种处理。播种前将种蒜在阳光下晾晒2~3天,使得蒜瓣间疏松,掰蒜瓣容易。播时剥掉蒜皮,除去残留茎盘,可减少大蒜二次生长。

    5.合理密植。永年县大蒜合理的种植密度为每亩5.5万~6万株。

    6.加强管理措施。在大蒜的整个生长期中,需要加强肥水供应,但不适宜大肥大水。在最关键的鳞茎膨大期可每亩追施大蒜专用复合肥25~30公斤;每3~5天浇1次小水,保持地表不干即可;此期还可以叶面喷施6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以增补磷钾肥。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