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重庆綦江养兔大户闯市场 签约失败后他决定不再当“井底蛙”

发布时间:2013-11-29  来源:华龙网
摘要:“老公,怎么样?合同签了没有?”“哎!没成,别个的胃口大得很,明明看到有钱赚,但就是我们自己还没得那个能力哟。”天刚蒙蒙亮,綦江区三江街道养兔大户罗勇就出门了。他西装革履,精神抖擞,信心十足地要到重庆主城一家肉兔加工厂去签成品兔销售合同。

 

重庆綦江养兔大户闯市场 签约失败后他决定不再当“井底蛙”

  “老公,怎么样?合同签了没有?”“哎!没成,别个的胃口大得很,明明看到有钱赚,但就是我们自己还没得那个能力哟。”天刚蒙蒙亮,綦江区三江街道养兔大户罗勇就出门了。他西装革履,精神抖擞,信心十足地要到重庆主城一家肉兔加工厂去签成品兔销售合同。

  不想,罗勇是高高兴兴出门去,垂头丧气回家来,让满怀希望的妻子也感到有些意外。

  原本认为十拿九稳的合同,罗勇却临阵放弃了,原因是对方提出每批供应数量至少1000只以上,如果签下合同,断档供应不上时,要赔偿人家的损失,罗勇还没得这个实力接单。

  野心

  说起来,罗勇的种兔养殖场也算经营得顺风顺水,在綦江都是数一数二的养兔大户。现存栏4000多只,每月出栏成品兔四批共计1500只左右,每月的毛收入达到了七八万元。

  自2010年开始规模养兔以来,罗勇的兔子一直都是销往綦江本地和江津,销路完全不愁。

  随着技术日渐精进,他的“野心”开始膨胀,不甘心就这样一直小打小闹,他打算把自己的兔子销进重庆主城,走进更大的市场。

  挫折

  原以为凭着自己在綦江养兔业内的名声,怎么也能轻松拿下主城的订单,却不料这“进城头一遭”,就把罗勇给难住了。

  “我以前真是井底之蛙!“罗勇说,虽然自己养殖场里兔子品质符合需方的要求,可是单次出栏量太少,现在最多的单次出栏量也就400多只,离对方最低要求都差了一大截。

  求变

  “看来要尽快改变现状了!“这次签约失败,让罗勇有了强烈的紧迫感。“其实,我这1300平方米的场地,有3050个兔笼,现在只用了三分之一,如果全养上,存栏就达上万只,月出栏至少4000只以上。”

  如果达到了这个规模,就能够满足主城那家肉兔加工厂的要求。

  场地有,标准化兔笼有,差的就是成批出生的幼兔。

  如果要在短时间内使肉兔规模迅速扩大,必须使批量母兔同期配种,才能实现同期产仔、同期断乳、同期出栏。这种控制幼兔批量生产的核心技术是诱发母兔的同期发情,同时进行人工授精。几年来,罗勇养兔场之所以发展不快,就是因为单纯依靠母兔自然怀孕生产,“还比较原始。”

  “我想赶紧到山东去学习兔子人工授精技术,只要学会了这个新技术,兔场规模扩大就不难了,到时候,一定可以打开主城市场。”喜欢在互联网上关注养兔技术的罗勇,已经和山东一家母兔人工授精技术单位联系上了,他决心最近就启程去学习。

 

相关阅读: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