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重庆黔江:“鸡啄地”崛起产业村 贫困户走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6-06-17  来源:新农网
摘要:6月7日,天空下着小雨。往些年,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对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的贫困村民杨正道来说,提都不要去提出门的事,因为他不情愿。自去年开始,杨正道已改变了多年来从不关注天气的一贯做法,千方百计争取要出门干活,因为干活就意味着有吹糠见米的收入,有了收入

 

  6月7日,天空下着小雨。往些年,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对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的贫困村民杨正道来说,提都不要去提出门的事,因为他不情愿。自去年开始,杨正道已改变了多年来从不关注天气的一贯做法,千方百计争取要出门干活,因为干活就意味着有吹糠见米的收入,有了收入,家里就能实现改变。

  望着杨正道刚刚建成的新家,两头生猪在圈里睡意正酣,再回想起往些年那个蓬头污面,每天仅靠方便面度日的杨正道,双龙村支部书记孙祥生几多感慨涌上心头,他掰着手指头,向记者讲述起了双龙村整村脱贫致富的经历……

  新建活动阵地

  帮扶困难群众

  孙祥生介绍,双龙村隔濯水古镇还有5公里的距离,全村2000多亩耕地,除227亩水田外,“鸡啄地”占了一半,全村50户贫困户,要在去年和今年实现脱贫致富,当初的压力确实蛮大的。

  区委组织部、黔江中学等是双龙村的帮扶部门和单位。自去年启动扶贫攻坚工作以来,区委组织部针对该村实际,着力精准滴灌、靶向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帮助新建活动阵地,注重发挥党组织“引擎”作用,按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协调资金15万元新建村便民服务中心227平方米,规范设置办事大厅、党员会议室及各功能室。协调资金8万元将原来的便民服务中心改建为村卫生室。同时,制定“村容整洁示范村规划”,硬化村道5公里,铺设泥结石路9公里、进院入户路7公里;整治水源点2个、新建200立方米水池1口、安装饮水管道3000米,新建蚕粪处理池2个,生活垃圾池8个。

  根据走访结果,村里50户 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协调各方抓实教育扶持,解决贫困户因学致贫问题。仅在去年,通过“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活动资助贫困户应届大学生2名;协调区职教中心资助在读中职学生1名;协调黔江中学转入贫困户初、高中学生15名,全部免除学杂费并按月资助生活费至学生毕业。

  扶贫先扶志

  让贫困户脱胎换骨

  在扶贫攻坚工作上,双龙村党支部一直发挥着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扶贫先扶志”,先从思想根源上解决贫困户的畏难情绪。

  双龙村贫困户杨正道,长得身强力壮,住的房屋却是亲戚的,生活一直都没走上过正轨。前些年,因不堪忍受家庭贫困,妻子抛家而去。“当初,我曾多次动员他喂猪,他嫌猪要吃粮食,饲养起来淘神费力,好说歹说就是不养猪。为了树立一个脱贫例子,我找了各种理由,拉辈分、攀亲戚、扯闲条,哪样心思都想了,先后跑了将近10次,最终杨正道的斗志被激发出来。”孙祥生说。

  如今,杨正道新房已建成,附近哪里有活干能挣钱,都能看到他的影子,每天有上百元的实际收入,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活钱。住进了新房,以往那个蓬头垢面的杨正道不见了,走路身板挺得笔直,整个精神面貌像换了一个人。并且,在他家的猪圈里还养起了两头生猪。

  濯水镇双龙村蔬菜基地一角

  实施产业项目

  紧扣“一户一策”

  因为地形地貌,一半的耕地都属于“鸡啄地”,在双龙村发展产业很有难度。尽管如此,自去年启动扶贫攻坚工作以来,村里各项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大幅改善,多年来的饮水难题也得到了解决。并且,一直停滞不前的烤烟、蚕桑、蔬菜、生猪等产业,自去年起均实现了大面积增长,大户不断涌现。全村50户建档贫困户,发展蚕桑10户,烤烟7户。发展畜牧业41户,蔬菜产业17户,外出务工12户,实现了每户都有一项增收产业,产业贫困户覆盖率达100%。去年,已有46户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致富,今年的4户贫困户,每户种植烤烟、蚕桑都超过10亩。

  双龙村的党员粟海艳,建起了260亩蔬菜基地,每天雇用20多个来自双龙村贫困家庭的农民工,每月每人有2000元的收入。同时,她还发展蚕桑100多亩,每当有贫困户问起养蚕经验,她都会手把手指导。尤其是需要劳力时,粟海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招呼贫困户。

  通过两年来的帮扶发展,双龙村已从“鸡啄地”里崛起,烤烟、蚕桑、蔬菜、生猪等产业已将全村覆盖,贫困村民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升。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