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80后大学毕业生不当金融白领辞职当农民

发布时间:2013-06-05  来源:厦门网
摘要:4月的一天,记者在网上买了有机菜,用豌豆苗做了简单的汤,吃起来却香得过分,于是开始找卖家深谈――这位卖家就是下地创业的80后大学生、29岁的杨钟贤,网名“@老杨有机”。

 

80后大学毕业生不当金融白领辞职当农民(图:1)

  不当白领当农夫,这是老杨追求的梦想。

  他是一名80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金融白领

  他选择辞职离开城市,到同安农村种有机菜

  他还有三个“同道”――一名90后和两名日本人

  他用最传统的方式种菜――杂草丛生,“菜相”难看

  他用最现代的方式卖菜――网络订购,快递送上门

  【老男孩】

  经历过生死考验

  已不惧创业失败

  老杨:有些事,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4月的一天,记者在网上买了有机菜,用豌豆苗做了简单的汤,吃起来却香得过分,于是开始找卖家深谈――这位卖家就是下地创业的80后大学生、29岁的杨钟贤,网名“@老杨有机”。

  老杨有点腼腆,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暗示他曾是一个纯粹的脑力劳动者,如今,晒黑的肤色让他越来越有体力劳动者的模样了。

  老杨的农场在同安莲花镇窑市村。站在这片菜地远眺,记者看到的是仙境一般的云海。能从晋江来到陌生的厦门农村创业,可知老杨对这块地充满了期待。但,田园生活并不诗情画意。记者在菜田里待了大半天,手指就被小蚊子咬得弯不下、直不起。老杨说,他也经常被咬,不过现在已有“抗体”了。

  这一点,可见老杨有点喜欢“自找苦吃”。如今他们租住的民房,虽不破旧,但真的家徒四壁,除了电脑,他们身无长物。记者问,放弃繁华的城市生活和让人羡慕的白领工作,来到农村,会习惯吗?老杨只是笑笑。其实记者无需答案,因为这里让人倍觉清新的空气已经说出了答案。

  老杨曾是一个金融白领,虽然他年轻,但已在业界小有成就。但他在觥筹交错和刺激的交易中感到了一丝丝疲倦,“经常应酬,喝酒熬夜,为挣几个钱,透支健康,值不值得?”他曾因“美国企业家宣言”感动,他在网上写下了“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他也曾被筷子兄弟的《老男孩》深深感动,“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他曾这样追问自己。

80后大学毕业生不当金融白领辞职当农民(图:2)

  于是,在各种创业可能性中,他选择了做一名用自己的方式创业的农夫,为青春留下一件值得纪念的事。2011年底,老杨告诉自己,“老男孩,是时候出来单干了”,他从晋江的职位上辞了职,先去了上海学习有机种植,随后开始寻觅合适的土地,并开始准备骑行川藏。

  骑行川藏对他而言是一个告别以前、重新出发的仪式。2012年5月,从成都开始,他踏上骑行第一站――雅安,经过连续2000多公里高海拔的山路,一路骑到了布达拉宫。“我沿途遇到了非常多的状况,与大卡车擦肩而过,在悬崖上差点被狂风吹进汹涌的帕隆藏布江,遭遇了高原反应,发烧,感冒,多次与死神‘邂逅’”,他说,比起骑行川藏的苦和难,以后种菜时遇到什么困难,都只是浮云。因为,除死无大事。

  去年6月,他回到晋江,接着来到同安,不求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只为来开辟一片新天地。如今的他,无需应酬,生活简单,起居规律,饮食健康,体质改善了,扛起锄头下地,并不觉得疲倦。其实,他已实现了梦想的第一步。

80后大学毕业生不当金融白领辞职当农民(图:3)

紫甘蓝菜地杂草丛生,随处就可抓到害虫。

  【致青春】

  用最传统的方式种

  以最现代的方式卖

  菜农:我种菜种了50多年,没见过这么种的!

  作为农夫,老杨还不能算非常成功,但他已找到了足够独特的种菜和卖菜方式。

  当记者冒雨踏上老杨的三十亩菜地时,最大的感觉是震惊:杂草几乎淹没了紫甘蓝;成群的蝴蝶在菜田中起舞;整片黄瓜秸病得干枯了,剩余的黄瓜“哀怨”地挂在架上。

  对此,老杨说,用除草剂除草,谁不会?但那样风险太大,他们用物理方法种菜,而非化学方法。因为没打药,黄瓜已被瓜食蝇毁了,虽还可吃,但口感不好,于是,干脆让它们自生自灭。他还说,蝴蝶漫天飞舞,看起来美丽,但它们其实是长大后的菜青虫。他们地里有虫,也有吃虫的白鹭、青蛙,还有对环境要求极高的萤火虫。真相并不总是美好的,可都意味着这里没有农药。

80后大学毕业生不当金融白领辞职当农民(图:4)

老杨和小江在他们的住处配制土壤的营养品。

  所谓有机菜,就是不用化肥、农药、激素和基因工程技术种出来的菜。这显然颠覆了菜农习惯的种植方式。采访中,记者体会到了老杨的难处。看到记者摘了一片姜叶,并有摄影记者在老杨的地里拍照,一位农妇说:“姜是我种的,他们把菜种成那样,为什么拍他们的菜,不拍我的?”连给老杨帮工的老农老叶也说:“我种菜种了50多年,没见过这么种的!”然而,老杨只是跟着大家笑,好像农民们笑的不是他。而当记者翻出老杨书架上的《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木村阿公的苹果奇迹》时,老杨喃喃自语:“人家种了十年才种出苹果,我们才种了一年,这点难处算什么?”

  看来,他的内心也纠结,只是不为外人道罢了。他说,有机菜生产周期长,投入大,产量低,在价格上竞争不过用农药化肥“催”出来的“普通菜”。还好,订户很支持他。他通过网络卖菜,请快递员给一部分人送菜到府,另一部分人则须先订菜,再到固定的点自取。有些人偶尔会让婆婆、妈妈代取菜,却不得不连哄带骗,不敢说实价,若不小心露馅,轻则被唠叨,重则被骂。订户冒着雨季断供和不被理解的风险支持老杨,这给了老杨很大的鼓舞,他说,“你传播了正能量,别人也将主动回馈正能量。”

  老杨强调,人们应该重新认识自然与常识。譬如,黄瓜不是流水线的产品,正常的黄瓜不是条条挺直、大小相埒的;番茄不会因为人们怕采收麻烦就在一夜之间同时成熟,它是一茬茬、一个个熟的。这些原是常识,却渐渐变成了少数人的“秘笈”。因此,与其说他们在玩高科技,不如说他们是在“回归”。老杨这片“荒芜”到被菜农看不起的菜地,却是在延续祖祖辈辈中国农民最习惯的种植方式――他选择了最现代的卖菜方式,却守护着最传统的种菜方法。

  【合伙人】

  国籍不同理念一样

  新伙伴是日本老人

  中村满:在中国推广有机理念这件事,我坚持了7年。其实并不指望靠这个挣钱,我做这件事的初衷是“理想”。

  老杨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三个“同道”,一个90后和两个日本老人。

  江志安,1991年生,南安人,也是学农出身。老杨说,有机农场的种植,主要由这个90后掌控。

  老杨与小江最初是在汀溪褒美开办农场,因为土壤出了问题,只好开始找下一块地。记者探访时,他们刚搬到窑市。这块地原是两位日本老人在种的,他们的名字叫中村满、武田好展。老杨通过微博找到了这两位国籍不同却又理念相同的老人,就与小江一起搬到这片新天地来了。

  在老杨和小江的住处,记者看到了一些神秘的瓶瓶罐罐,装着用红糖、姜蒜、高粱酒、甘草、当归等原料配制的“药”。个子高高、戴着眼镜的小江说,这是他们的“农药”――土壤的营养品,土壤的改善是长期的过程,这些药见效非常慢,这就是有机农业发展不易的原因。

  懂中文、玩微博的中村已经64岁。对于在中国推广日本有机理念这件事,他执拗地坚持了7年。其实他不指望能靠这个挣钱,他做这件事的初衷是“理想”,对此,他语气肯定。武田则是他请来帮他实现理想的人。

80后大学毕业生不当金融白领辞职当农民(图:5)

虽然产量不高,但也能收获一些品相好的果实。

  老杨和小江跟两位新伙伴的相处显然还不错,老杨说,他最近在攻读日语,因为中村并不常来,不会中文的武田成为他们朝夕相处的伙伴。

  下地仅一年的老杨和小江还算“新手上路”,只能勉强养活自己,甚至至今还在赔钱。但,“老杨们”的价值在于,他们让人们可以吃到当地、当季的有机菜。从这个层面上说,即使老杨的未来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观点不是那么正确中肯,但仍值得钦佩。毕竟,他那份年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早已深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中。

  人物名片

  杨钟贤,80后,晋江人,广东海洋大学农学学士,中国社科院金融专业在职研究生,出身农村。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金融业白领,2011年底辞职创业。他曾在2012年5月骑行川藏线,随后,与合伙人江志安在同安农村开办有机农场,种出的菜供市民在网上订购,在不少市民中赢得了口碑。

80后大学毕业生不当金融白领辞职当农民(图:6)

为防虫害,老杨买来网袋套住黄瓜。

  【拍摄手记】

  悠然见田园

  在窑市村的农田里,当我拿起相机拍摄时,几个围观村民吼道,“都被虫子吃光了还拍,这样种菜你们还来采访,这菜园子登出去不笑死人才怪”。站在一旁的老杨淡淡地笑着。

  面对着村民对他的“有机蔬菜梦”的一次次质疑和嘲讽,他的脸上虽滑过一丝失落,却总是很快就释然。老杨无农药种植的经过,我无法用镜头全部呈现,但从

  老杨的收获中,我可以感受他背后的艰辛。

  都说他傻,是因为他坚持着做了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雨后的乡间,群山环绕,空气清新,老杨的生态园,蝴蝶在恣意生长的杂草中翩翩起舞,远处不时传来蛙声,一派田园气息。我突然发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就在镜头前。

  老杨,其实不傻,尤其在食品(行情专区)安全问题频出的今天。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