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福建井垄村:张长发能常常发财的秘密(致富经)

发布时间:2014-03-05  来源:央视网
摘要:2013年12月16日,张长发带着几个人到这里,专程收购榨完油后剩下的废料,在他收购之前,这些废渣根本不值钱,老百姓都是用来当柴烧的。

 

  这里是福建省顺昌县井垄村的一个榨油坊,每年的12月,都是村民们压榨山茶油的旺季。

  张长发:在我们南方,近万家这样的小作坊,基本是是用这种榨油法。

  2013年12月16日,张长发带着几个人到这里,专程收购榨完油后剩下的废料,在他收购之前,这些废渣根本不值钱,老百姓都是用来当柴烧的。

  村民蓝荣贵:以前才两毛钱一片,当时不值钱。

  员工张嵩武:原来这个作为废料了,他们拿去作为柴火烧掉,这个是没有市场。

福建井垄村:张长发能常常发财的秘密(致富经)

  因为张长发的出现,不仅让原本每片只卖一两毛钱的废渣身价连翻了数十倍,还变成了人们争相抢购的宝贝。

  村民:现在茶饼十块钱一片,比以前是非常多了。

  村民:那时候卖不上钱,现在更值钱,全部拿去卖掉了,现在榨完油卖掉了,一块都没有了。

  张长发:农民拿柴火卖,一吨300多块钱400块钱,现在已经卖到2000多块,一两千的东西我们可以做出一万多的产品出来,这个价值很高。

  这些废渣成了张长发生产山茶油之外的又一个亮点,靠着这两样东西,他做成了当地的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过三个亿。记者非常好奇,想看看张长发是用什么独门秘籍把这卖不上价的废渣大变样,可想要看到还没那么容易,先要穿过一个紧锁的大门。

  张长发:我们公司里面近200个人,只有20多个人才能够进去,这个车间使用指纹上班,像我都进不去,我没有指纹输入,等会叫人开门,我带你们进去看一下。

福建井垄村:张长发能常常发财的秘密(致富经)2

  张长发是福建顺昌人,家中七个兄弟姐妹,排行老大的他20岁就进入供销社,因为能吃苦,勤快,短短5个月就从营业员成为门市部主任;因为特别有生意头脑,1991年,张长发就开起了顺昌县第一个公园茶座,公园舞厅。一时间,每人两元的广场舞厅风靡整个县城,很快,张长发也过上了每天收钱收到手软的日子。

  张长发:钱是用编织袋装,那时候用编织袋装,一块、五块、十块,几千块钱就是一个编织袋,我还要下班叫人护送回家。数钱数得开心,那时候我们工资,一年才一千多元,一天能赚几千块钱。

  随后,张长发又陆续开了KTV、茶楼,一系列休闲场所,到2001年,十年时间,张长发积累了百万财富。2004年,正在经营一家啤酒厂的张长发,在周围人的眼里已经成了一个做生意的高手。

  员工吴尚辉:我们从灌装车间车子一直排,排到大门口那边,差不多将近一公里,工人都很兴奋,看见这么好的企业,大家都拼命加班加点,就想把客户打发走。

  副总经理廖康发:排队要排一个星期,有几十部车,有时候一个星期才能拉货,不然还拉不到货。

  就在那一年,员工们发现张长发的举动变得有些反常,一个月也见不了几次面。而且,在10月的一天,张长发突然宣布了一个决定,他要卖掉啤酒厂。

  员工张嵩武:当时说停就停,在等于说相对比较旺的时候,还不是走下坡路的时候。

  员工:那时候说张总,你这个人是不是脑袋发热了,是不是冲昏头了,或者被蛊惑了。

  众人反对,张长发的举动却变得更让人不可思议,他开始一件件低价变卖啤酒厂的设备,眼前的储藏罐成了唯一留下的东西。

  员工:2000多万的设备卖200万的,很心痛,包括我们这些元老的人,看到设备被卖掉,掉眼泪,都舍不得。

  张长发真的是脑袋发热被人蛊惑了吗?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而一切都要从他在一户农户家闻到的一股香味说起。

  2003年12月的一天,张长发来到了双溪镇井垄村去看望一个朋友,路过一个土房子,他一下就停住了,让他迈不动步的是再熟悉不过的茶油味道,他觉得太香了。张长发走进了那个老乡家,进去一看,农户们都忙着把自家种的山茶果通过晾晒、蒸煮榨成山茶油,张长发从小就知道山茶油,这个东西在当地非常抢手,家家户户必不可少。

  农户:以前我们茶籽油都装一百多斤,50斤的缸装了两三缸,都没有吃菜油,都是吃(山茶)油。

福建井垄村:张长发能常常发财的秘密(致富经)3

  农户:像我前年,买了80元钱一斤啊,其他油不好吃,这个吃了对人身体好,最好的,其他油拿去看,没有这么好。

  农户:我们这每家每户都会开一片山拿去种山茶树,这个油好,比调和油好得多,煮菜锅都不会粘住,调和油都会,我们这个不会。

  张长发手里拿着的就是村民用老办法榨出的茶油。

  张长发:这个油就是从刚才的榨油机里榨出来的油,我们看过去很浑浊,颜色很深,杂质很多,这种油只能是作为我们生产的一种原料。

  那一天,张长发一边和农户们聊天,一边看着榨出来的山茶油,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张长发:那我觉得这个油很有营养价值,是一种高端的产品,那通过这种民间渠道,这样子生产,这种消费的方式,是把它的价值埋没了。

  从井垄村回去之后,张长发非常兴奋。其实,做了三年啤酒生意的他觉得,虽然还在赚钱,但从2003年起,全国很多几十万吨级啤酒厂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并购,自己在县城里发展,最多是一方诸侯,想要在继续扩大啤酒厂的规模,已经是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张长发:每个行业他都有一个最佳的发展时机,他不同的时期,都要做不同时期的事,我们错过机会,就会面临被人家淘汰逼着自己再转型。

  那段选择的时间成了张长发最难熬的日子,他知道啤酒厂里200多员工的希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时刻警醒自己,不能走错一步路。

  张长发:我很怕我走错路,我如果错那是毁灭性的错,所以老大不好做,好像是一个掌舵的,你方向错了,那个船就走错方向了。

  为了做好山茶油产业,张长发四处考察走访。投入一千多万元,在湖南、福建两地同时建基地、收购加工。当时,有不少山茶油企业和张长发同时起步,竞争相当激烈,接下来他的又一个遭人质疑举动,让他快速打开市场,短短两年时间就在同行业里脱颖而出,而这,竟然和他装茶油的瓶子还有瓶盖有关。

  2006年的一天,张长发在包装车间了解到,最近一批的包装瓶质量都不稳定,他以前听说过有些食品企业有过包装物塑化剂的问题,虽然他对山茶油的质量把关已经十分严格,但如果包装物出现什么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思前想后,张长发决定,自己要制作包装瓶。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