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陈跃洲:山坳里养古老大鸟的年轻人《致富经》

发布时间:2014-10-09  来源:央视网
摘要:在这个叫坚村的偏僻村落,有一个年轻人在这养了一种大鸟。这天,其中一只,被困到了栅栏中间的夹缝里。他是陈跃洲,是这个养殖场的主人。

  在这个叫坚村的偏僻村落,有一个年轻人在这养了一种大鸟。这天,其中一只,被困到了栅栏中间的夹缝里。他是陈跃洲,是这个养殖场的主人。

  记者:你在干嘛?

  陈跃洲:把它抓过去

  记者:它夹在这了是不是?

  记者:踹到你了是不是?

  陈跃洲:正常,经常被它们踹。

  记者:会不会破?

  陈跃洲:裤子经常会破,我牛仔裤已经被它踹破了好几条了。它胆子有点小。

  记者:我看它爪子特别大。

  陈跃洲:而且很利。

陈跃洲:山坳里养古老大鸟的年轻人《致富经》

  这些鸟的大名叫鸸鹋,又叫澳洲鸵鸟。鸸鹋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鸟类。这些鸟可是陈跃洲的宝贝,担心鸸鹋会受伤,陈跃洲刚想靠近检查,就发生了意外情况,受了惊吓的鸸鹋不高兴了。

  成年鸸鹋身高至少一米五,腿劲儿特大,陈跃洲的大腿上被提出了血印。养殖场的工人说,如果不是突发情况,平时抓鸸鹋是有技巧的,急不来。

  陈跃洲的员工周传顶:拎一个翅膀,你就可以抓着它走,它就可以跟着你走。

  记者:这样不会把它拉坏?

  陈跃洲的员工周传顶:这是它的弱点。

  老周在这个陈跃洲的养殖场打工快两年了,他无意间说的一番话,让记者有些吃惊。

  陈跃洲的员工周传顶:每天跟鸟打交道,就是在这里比较寂寞一点。

  记者:寂寞?

  陈跃洲的员工周传顶:肯定,就这两个人,又没有多的人。

  记者:你都觉得寂寞啊?

陈跃洲:山坳里养古老大鸟的年轻人《致富经》2

  陈跃洲的员工周传顶:肯定,外面的世界宽阔一些,这里面一般没人,这里面人很少,不多。

  在陈跃洲养鸸鹋之前,这里本来是一片芦苇地,不通公路,没水没电,陈跃洲在这呆了半年后,就穷得浑身凑不出一百块钱,还欠债30多万元。最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件想都没敢想的事,有人竟然主动送上门500万元,让他拿着先花,可陈跃洲居然拒绝了。

  现在,陈跃洲不仅靠鸸鹋创造了财富,还带动当地农户一起致富,他本人也成为福建省青年创业代表。6年时间,33岁的陈跃洲守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山坳里,忍受寂寞,他到底图什么呢?拒绝500万元投资的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呢?

  陈跃洲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一辈子种田,靠天吃饭。2007,大学毕业的陈跃洲在一家台资企业打工,不到三年时间,就在2000多个员工中被提拔为中层干部,是全公司提拔最快的人。陈跃洲却觉得打工一个月4000块的工资太少了,他不甘心。

  陈跃洲:人家问说你以后想干嘛,我说我以后想去自己打拼的,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陈跃洲一边打工一边找项目,直到有一天电视中闪过的几个画面,让陈跃洲找到了机会。

  2007年8月的一个晚上,同宿舍的同事小杨拿着摇控器在换台,突然间一个画面和声音闪过了几秒钟,一下子刺激了陈跃洲的神经,他打断了小杨,把台换了过去。

  陈跃洲的朋友杨建华:这件事情的确有偶然性和戏剧性的。当时看的时候就说,这个东西不错,到时候自己去弄块地去养。

  陈跃洲:和印象中的鸵鸟不一样,我们平常印象中的鸵鸟会比较大,后来才知道这个是鸸鹋,当时看到有这个机会,在福建反正也没人养,经济价值又很高。

   陈跃洲看上的就是鸸鹋。这是澳大利亚的国徽,上面有两只动物,左边是袋鼠,右边就是鸸鹋。陈跃洲通过上网和到广州考察了解到,除了观赏价值,鸸鹋的各个 部位都可以食用。当时除了个别景区引进鸸鹋用做观赏之外,全国很少有大规模养殖的,陈跃洲认为鸸鹋会带来巨大财富,他干脆辞职,信心满满的说服了同样想创 业的同事小杨,回到了老家福建省永安市。

  陈跃洲:回来的时候就是抱着,创一番事业的那种想法回来的,信心满满的,激情满满的。

  陈跃洲的妻子姚琼:他好像就觉得要做就要做这种,比较特别的项目,跟别人不一样,不要说大家都在做的东西,他再来做就没有什么市场前景。

  2008年初,坚村村,距离县城50多公里处,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坳里,紧挨着山坡处建起了两幢小平房,一幢住人,一幢住鸟。

  陈跃洲他们借了30多万,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租下了一片200亩的荒地,又从广州引进了鸸鹋苗。本想着可以自己当老板,大干一场,但现实却给了他一次次的打击,就连现在还状况百出。

  采访的第一天,养殖场里突然断了水,陈跃洲很着急,要上山看看。

  陈跃洲:这个水管被老鼠咬破了。

  记者;哪里咬破了?

  陈跃洲:咬了四个洞,在冒水,你看这边也有被老鼠咬了。经常会有这些山鼠,竹鼠。

  记者:那被咬了会怎么样?

  陈跃洲:就是水不会下去,下面就没水了,我们喝的水就是靠这条管子。

  直到现在,所有的生活用水是靠这条200米的管子,从山上引下来,断水是经常事。

  为了省钱买饲料,陈跃洲他们就在养殖场边上种点红薯和青菜,唯一的荤菜还要靠他们,翻遍了附近的山去找到的。

  陈跃洲:会碰到一些动物,蛇啊。我们那个山涧里面,石头下面还可以翻出一些像牛蛙这种美食。

  吃的不好,没水没电,陈跃洲觉得都不算什么。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陈跃洲觉得很对不起家人,也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个样子。

  因为地方实在太偏僻,手机信号都不好找,每次和家人通电话,都是要漫山遍野的找上半天信号,陈跃洲他们干脆就很少打电话。惦记孩子,妻子的父母,来到这儿看女儿,老两口一下子都愣住了,陈跃周的妻子至今都不愿意回忆当时的情景。

  陈跃洲的妻子姚琼:我爸爸妈妈没有太多的话,回去默默地抹眼泪。不要让我回忆这一块了。

  记者:就觉得太苦了?

  陈跃洲的朋友杨建华:挺寂寞的,很少有人交流,除了跟那些不会讲人话的鸟叨咕几句。

  那时候,三个人最开心的就是像这样,和这些大鸟们交流。

  陈跃洲:这个地方,它就是靠这个地方发出咕咕的声音。就像打鼓。咚咚咚

  记者:现在能听到吗?

  陈跃洲:也可以,咚,咚,咚就像打鼓一样。

  记者:这些鸟过来干嘛?

  陈跃洲:这些鸟以为我在欺负它,所有它看着它,它盯着我们。

  听到这些鸸鹋的叫声,陈跃洲他们把所有的苦都抛到了脑后。

  陈跃州:你当时问我觉得苦不苦,当时觉得不是说很苦,当时因为我们心里面有憋着一股劲。因为我们目标很明确。

  这批鸸鹋一旦出栏,就会有40多万元的收入。大家都盼着那一天。每到晚上,微微亮光的手电筒,就是陈跃洲他们唯一的电器,照亮了黑暗中的养殖场,也照亮着陈跃洲的希望。但没想到三个月后,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意外还是发生了。

  鸸鹋胆小,受到雷声的惊吓,当时撞破了栅栏,跑出去了几十只,最远的跑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公路上。

  陈跃洲:它比较容易受惊,就是胆子很小。大的鸟受惊的话它会一起跑了,向围栏冲撞,然后跑出去就在草丛里面躲着。

  但没过多久,更可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很多鸸鹋变蔫了,开始一只只死亡。

  陈跃洲:那个时候心很慌,因为感觉如果不能全部控制,可能会整批的死亡,造成我们整个项目整个养殖场没办法(继续了)。

  250只鸸鹋是陈跃洲全部的希望,因为吃了烂菜叶,鸸鹋一下死掉了一半。鸸鹋要养殖一年才能出栏,之前只能光投入,没有产出。给鸸鹋看病花掉陈跃洲手里最后的钱。

  2008年11月的一天晚上,陈跃洲原本第二天要去进饲料,可找遍了全身口袋,第一次感到了绝望。

  陈跃洲:第二天我们还要去进饲料,我们整个仓库已经空了,但是我自己口袋里面已经没什么钱了。

  记者:能凑出来多少钱?

  陈跃洲:当时就几十元钱,不到100元钱。

  3个人凑了凑,整个养殖场竟然连100块钱都凑不出来了。三个人愁得一晚上都没有睡觉,他们不知道第二天该怎么办,剩下的几个月怎么办。眼看着这次创业就要夭折了。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