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陈小清:致富路上橘果香

发布时间:2009-10-20  来源: 梧州日报
摘要:陈小清高兴地跟我们算了一笔账,“连同山里面种的,一共有120 多亩砂糖橘,预计产量30万斤左右,今年年底收入可达三四十万元。”

       陈小清的农村青年砂糖橘种植基地位于岑溪市筋竹镇,在这50多亩连片水田上,砂糖橘树枝繁叶茂,一株株树上挂满了兵乓球大小的绿色砂糖橘。近日的一天晌午,走进陈小清的农村青年砂糖橘种植基地,望着这片倾注了她的汗水和心血的砂糖橘,陈小清高兴地跟我们算了一笔账,“连同山里面种的,一共有120 多亩砂糖橘,预计产量30万斤左右,今年年底收入可达三四十万元。”

  陈小清个头不高,但是人很精神。当我们称她为巾帼创业带头人时,她笑着摆手说自己是一个闲不住的农村妇女。就是这一“闲不住”的干劲,让她走上了橘果飘香的创业致富之路。

  捕捉商机,人无我有

  陈小清从不因为自己是农村妇女就没有创业的想法,早几年,她在种田和开小店的同时,一直留心各类创业致富信息。她注意到,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人就开始种植砂糖橘,并且已经很成功,而当时的梧州还没有多少人种植。“筋竹与广东罗定相邻,土壤、气候条件基本相同,我就琢磨着,他们能种我也能种,于是我就在自家30多亩的责任田和山坡旱地上种上了砂糖橘。”陈小清说。

  2003年4月,新手陈小清一开始就遇到了挫折。她满怀希望地种上了1500棵砂糖橘树苗,但由于错过了栽种时令,有70%的树苗被晒死。“ 当时很伤心,但是还有30%的希望,我就下定决心把剩下的这几百棵树苗护理好。”陈小清没有气馁,而是一边专心“啃”一些农业科技的书本,一边电话联系农业专家请教。原来大寒和立春之间才是砂糖橘的最佳种植时令,而且筋竹土壤酸性大,须选择合适的肥料中和土壤。陈小清边学边干,不光经常到广东请老果农传授经验,还请专家教授实地指导,很快就掌握了果树施肥、剪枝以及挂果护理技术。

  在开始的那几年,陈小清种植的3000多株果树每年总产值都能达到十多万公斤,当时砂糖橘在当地还没有形成规模,销售走俏。在砂糖橘种植上,陈小清走在了前列,实现了“人无我有”,获得了初期的成功。

  依靠科技,人有我优

  种植砂糖橘树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后,陈小清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了新的思考。2005年,梧州市把砂糖橘列为十大优势产业之一,岑溪则是优势发展区域,很多地方都在政府扶持下大力发展。面对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大,陈小清冷静地重新了解市场,并向有关种植专家请教,把目光放在了“环保”两个字上。符合国家食品卫生管理规定,保证产品的质量,这样的砂糖橘不光能比普通的砂糖橘多了质量保证,而且还能组织外销。陈小清扩大了砂糖橘种植规模,租下了50多亩连片水田,建立了砂糖橘无公害种植基地。

  为了抓好无公害种植基地的管理建设,陈小清更加闲不住了,经常参加各种砂糖橘培训班、产品展示会、品尝会、评比会、产销信息发布会等活动,及时掌握生产信息和市场动态。并且亲身实践,把诱虫灯、粘虫黄板等物理、生物防治害虫技术应用到砂糖橘基地上,把砂糖橘的质量要求提高到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上。

  近年来,基地里的砂糖橘还未成熟,订单早已签满。“有些果商是通过网络联系的,现在科技可发达了,销售渠道也多了。”陈小清笑着说。下一步,她准备瞄准销售这块,把砂糖橘销售做好。

  巾帼创业,共同致富

  在筋竹社区,人民们常常能看到陈小清骑着绿色摩托车忙碌的身影,去年当选为社区主任的陈小清还要处理全社区大大小小的事务。砂糖橘种植创业也不再是陈小清自家的事情,而是全村的事情。“一个人富不算富,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才是真正的致富。”陈小清把砂糖橘种植技术和创业经验推广到了村里,常常联系水果技术人员到田间果园实习指导,组织村民们到无公害基地参加现场教学,并安排返乡农民工在砂糖橘种植基地工作,传授种植技术和经验,让他们边工作边学习砂糖橘种植管理技术。

  目前,岑溪筋竹镇筋竹社区95%的农户都种上了砂糖橘,有20多户示范户,形成了3000亩砂糖橘生产示范基地。这时候,陈小清在砂糖橘销售上开始了更多的思考,除了和镇砂糖橘产销协会合作,还要继续拓宽销售渠道,为砂糖橘的销售解决后顾之忧。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地走向就业创业致富之路。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