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望谟:培育工业反哺农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布时间:2010-12-02  来源:黔西南日报
摘要:望谟县积极培育一批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的企业,使近1000名农民变成了车间工人,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增加地方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望谟县委、县政府以兴产业、促发展为主题,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亮点,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鼓励和扶持农民

望谟县积极培育一批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的企业,使近1000名农民变成了“车间工人”,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增加地方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望谟县委、县政府以“兴产业、促发展”为主题,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亮点,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鼓励和扶持农民兴办经济实体,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在大力发展产业化生产中,县委、县政府对综合开发和培育工业生产专题研究,对荒山荒坡的统筹协调、发展规模、种植品种、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作了明确的规定,采取引导和鼓励能人办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办龙头企业的方式,培育一批适宜本地种植、养殖、加工的顺应市场需求的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带动3万多群众致富。

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惠的政策,激发了创业者的信心和投资者的勇气,复兴镇二村四海桐油福利加工厂,自筹资金近百万元改造油桐籽加工生产线,使企业桐油生产规模由过去年产500吨扩大近4倍,每年有600多吨的优质桐油通过外贸出口韩国、日本、欧洲等地,实现产值1700多万元;综合开发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江苏阳光集团在望谟组建“高盛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投入7个亿资金启动的 60万亩桉树速生丰产林建设项目,目前已在荒山种植速生桉树林10余万亩。这家集团规划以基地为依托,创建木材深加工、种苗繁殖、科技园区、生态旅游度假发展中心,配套建设纸浆厂、木材深加工厂、复合肥厂,为望谟林业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潜力,带动地方财政增收;四川、浙江及省内有养鱼经验和经济实力的个体户投资1200万元,在望谟库区相继建起不投饵网箱6000口,使生态养殖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县内金融部门积极为种植业、加工业提供贷款服务,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各家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改革,凭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各类产品供不应求。据统计:全县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桐油加工厂有7个,水泥厂、砖厂、石灰厂、砂石场16个,年产桐油近5000吨、砖7755万块、水泥 3万多吨、砂石15.2万多立方米。这些企业不仅上交税金300多万元,还解决近千人的就业问题。同时,每年还有4000名农民在桉树种植季节实现季节性就业,年收入200多万元。

目前,望谟县按照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对工业强省战略的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求职能部门加快对平洞、蔗香、油迈等产业园区规划的建设工作,抢抓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对桉树、火龙果、板栗、油桐、油茶等原材料从粗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使培育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更有实效,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县农业林业和扶贫开发局围绕肉类、油类、粮食、糖、蔬菜五大项目,制定了全县“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拟投资1.9亿多元,在麻山、郊纳、打易等6个乡镇建以加工生产腊肉、香肠为主,豆、糯米食品为辅的民族特色食品加工厂;在17个乡镇建500吨的食用植物油加工厂、2000吨的桐油加工厂和2000吨的粮食加工厂;在大观、桑郎等7个乡镇建年产15万吨的甘蔗基地;在昂武、油迈等10个乡镇建5万亩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在复兴镇建贮藏800吨蔬菜的气调库,整个项目覆盖和带动5万多户群众,帮助农民每年增收近1.2亿元。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