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圣女果大王”的传奇财富《致富经》(2)

发布时间:2015-03-20  来源:央视网
摘要:王友军:刘家伟也不安于现状,就开始和我谈,这个市场怎么去做,怎么能做大,我就和他讲,咱俩只有来联营,合作的方式去做,才能把市场去推开。当时我们两个就一拍即合。 多年跑市场的经验,让王友军明白一个道理,

  王友军:刘家伟也不安于现状,就开始和我谈,这个市场怎么去做,怎么能做大,我就和他讲,咱俩只有来联营,合作的方式去做,才能把市场去推开。当时我们两个就一拍即合。

  多年跑市场的经验,让王友军明白一个道理,他的生意要想做大,必须依靠合作,优势互补。于是两个人决定合作干一件大事,可正是这件大事,让他俩真的赚了大钱,也让王友军陷入了一场血光之灾。

  这里是距离三亚市65公里的陵水黎族自治县。因为拥有充足的光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以陵水出产的圣女果品质全国闻名。在2003年时,陵水全县圣女果种植面积有一万多亩。

  刘佳伟告诉王友军,陵水圣女果在北京市场很受欢迎,汽运要走3000公里左右,所以北京市场上的量很小,他们觉得这是个机会。2003年俩人成立了公司,刘佳伟在北京负责销售,王友军到海南负责收果。

  可王友军刚刚踏进陵水的地界,就遇到了问题,由于语言不通,农户们对外地来的王友军并不太信任。跑了一个月,才有一名叫王深的农户答应卖给他一批圣女果。双方在电话里约定第二天一早收果。

  到了第二天一早,王友军赶到了王深家,可是当王深打开房门时,却把他吓了一跳,王友军正满脸是血的站在门口。

“圣女果大王”的传奇财富《致富经》2

  村民:把我吓呆了,真的把我吓呆了,很怕,满脸都是血,我差一点认不出来他了。

  原来,王友军前一天还在距离陵水县二百多公里外的东方市,为了赶上收果的时间,王友军连夜骑摩托车赶路。天黑路不熟,他连人带车摔在了路边。

  王友军:原来都是纱子路,当时骑得快,就摔到地上了。渗出来的血满袖子,我就用袖子这么捂了一下,这个血,忍着疼痛。

  这一摔正好摔到了脑袋,伤口渗出来的血弄得全身都是。此时已是凌晨4点,如果这个时间去医院肯定是赶不上收果了,王友军检查了一下车况和身体状况,决定先去收了圣女果再去医院。

  王友军:这一笔生意对我来说很重要,很重要。第二天,你要是不到,人家这个农户就要把这批果卖掉。为了这一笔生意,非赶过来不行。

  用衣服捂住头上的伤口,王友军骑摩托车在第二天一早赶到了王深的家。

  王深觉得王友军是要圣女果不要命了,他赶紧带着王友军到村卫生所缝针。王友军的行为让他感动,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是让王深感到震惊。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王友军被缝了6针。

  村民:当时卫生诊所也没有什么设备,也没打什么麻药,缝了六针,他也没说痛。

  王友军:当时光顾着生意,就没去注重身体。

  看到王友军的执着,王深主动提出,当王友军的代理商,帮助王友军在陵水县收购圣女果。

  缝完针,王友军就去租了货车,他把王深收上来的圣女果装了一车发往北京。但就是这拿命换来的圣女果,结果却出乎了王友军的意料。

  发走圣女果,王友军先坐飞机飞回了北京。圣女果走汽运,从海南到北京需要72个小时。可等王友军在北京接到这车货时彻底懵了。

  王友军:抱着一切希望来,卸车的时候,车上就往下流水了。

  刘佳伟:烂了很多,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

“圣女果大王”的传奇财富《致富经》3

  这个时候,王友军才知道这个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一路颠簸,再加上海南路段气温高,这车圣女果到北京时几乎全烂了,损失了十几万元。王友军这才知道从海南往外地运输圣女果,必须要预冷。

  为了给圣女果预冷,2004年2月,王友军找到了当时陵水县最大的一家冷库。有了冷库,圣女果运到北京再也没有烂过。陵水圣女果一进入北京市场,就受到了认可,还经常断货。

  到2011年,王友军和刘佳伟的组合已经成了北京市场上数一数二的圣女果经销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还给他们颁发了“圣女果大王”的称号。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我们市场里评了十个大王,其中有一个圣女果大王,就是刘佳伟和王友军他们俩的公司。

  经销商杨希峰:北京,东北,西北这块,华北都公认王哥他们属于中国的圣女果大王,这是公认的。

  记者常昆:谁公认的?

  经销商杨希峰:这个行业,也包括这个市场。圈子里都这么讲。

  当初结婚时只有二十多元钱的王友军,已经成了圣女果行业里的佼佼者。但王友军还要收更多的圣女果。2011年6月,王友军找到冷库的老板商量,希望能把整个冷库租下来。没想到商量时冷库老板突然的一句话,让王友军又做出了一个大动作。

  王友军:说是你们大老板,货烂个一车两车的没事。我在心中想,凭什么我花钱收来的货你叫我烂了,我能赔得起吗?

  王友军听完一肚子气,立马想建自己的冷库。但是建冷库需要一大笔钱,很多人劝王友军忍忍就算了,可王友军却铁了心。

  王友军:就是那一句话把我刺激了,我必须要出去自己建冷库,为什么呢?做生意不能受制于他的手下,他能把你束缚了。

  从2011年开始,王友军陆续投资,修建了一个占地45亩的冷库。画面中所有蓝屋顶的建筑都是冷库,一部分自己使用,其余部分用来出租。现在每天有将近600吨圣女果在这里预冷之后发往全国各地。

  2012年,王友军投入200万元在陵水建立了一个圣女果育苗场。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育苗场让妻子陷入危险之中,却也在危险之后露出了一个赚钱的机会。

  2013年11月台风“海燕”席卷海南,陵水县成了重灾区。此时王友军正在海口出差,育苗场里只留下妻子李瑞芳和工人。而这个时候大棚里还有三百万棵价值三百多百万的圣女果苗。为了保住这些果苗,李瑞芳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她爬到了大棚顶上。

  当时这些大棚里都是圣女果苗。

  王友军的妻子李瑞芳:在这里趴在棚上摁,那不是纱嘛。你摁也摁不住,那风一来了,掀起来了,一个大风啪地打过去了。我的侄女女婿说三姑你赶紧趴下,把我抡下来了,那就打地我死死的了。那我也坚持在棚里来回地转。来回地看,从这头看,那头看,来回跑(检查)。

  王友军:赶回来的时候,台风已经把这个苗场吹地面目全非了,把这个塑料纸全吹飞了。工人和媳妇都在极力抢救这些苗。

  当时经历了那场台风的工人,担心再次遭遇这样的灾难,全都辞职了。王友军和妻子就一边自己动手重建,一边招聘新的工人。

  王友军:这个农业你遇上了天灾,没有办法,只有去面对。再有多大的苦没有人讲,也没有人知道,只有自己去重新把它挽救回来。

  台风使王友军损失了二百多万棵圣女果苗,陵水县其它育苗场损失的更为严重。可靠着妻子在台风来临时的抢救,还是保住了五十多万棵苗,这几乎成了陵水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批圣女果苗。

  台风过后,外地运来的圣女果苗卖到了每棵3元多钱,这几乎是受灾之前的三倍。有人说王友军这次要大赚一笔了,可不久之后传出的一个消息让大家吃了一惊。

  村民王深:当时没有苗,市场上缺,老百姓也没苗买。当时王总就说如果是涨了,老百姓也没钱买,还是按照原价卖,给老百姓一个合理的价钱。

  村民:他差不多都是1.2元左右卖给群众种,也不涨苗的价钱。

  王友军:不要去发这个财,因为这个财你是一时的,你的企业做到这儿,这个受灾以后你给老百姓一个便宜,稳定的价格,他想你一生,他觉得你非常的可靠。

  王友军一共损失了二百多万元,可他的举动赢得了人心,现在在陵水县圣女果行业里,不管是种植户还是经销商,都愿意跟着王友军一起干。

  经销商杨希峰:我们这些客商来说,有几百人跟着王哥一起赚钱,当地有几千人也都是跟着他一起赚钱。在这个行业当中,大家反正都称之为他为老大,都跟着他赚钱,一起发财。

  记者采访时正是王友军和妻子结婚22周年,为了弥补结婚时没有拍婚纱照的遗憾,王友军决定带妻子补拍婚纱照。20多年的婚姻也见证了王友军从一个没钱办婚礼的小伙子,到圣女果行业领跑者的蜕变。

  如今,已经有许多像王友军一样的创业者在陵水从事圣女果行业,陵水县圣女果的种植面积,已经从2003年的1万多亩,扩大到了7万多亩。行业从业人数也超过了10万人。

  陵水黎族自治县副县长杨振斌:每一个在圣女果产业当中,不管是搞冷库的也好,搞种植的也好,搞种苗的也好,等等这些,那么对我们来说,都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