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田中年:种粮走上致富路

发布时间:2009-09-21  来源:应城网
摘要:他是天鹅镇的种粮大户,诚实守信的他,种植规模从1991年175亩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的600亩,他自己也依靠种粮走上了致富之路。

        燕飞草长的季节,我们带着新奇、探寻的心情走访了我市种粮第一大户田中年。说起田中年,天鹅镇沈铺街上无人不知。他是天鹅镇的种粮大户,诚实守信的他,种植规模从1991年175亩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的600亩,他自己也依靠种粮走上了致富之路。        现年45岁的田中年,高中文化。在他的带领下,近几年来,天鹅镇一大批农民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涌现出了年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2户,粮食生产已成为天鹅镇的支柱产业。

        田中年自豪地对我们说:“去年我共种了435亩耕地,全部种植中稻,其中种中糯230亩,收获糯谷10.92万公斤,除去种肥药等生产成本,纯收入有9.2万元,再加上205亩中杂的收入,光种田纯收入就超过了15万元,比外出打工要强好多倍。今年我又以每亩50-100元的价格租种了周边村24个农户的165亩水田,种植规模已达到600亩,今年收入预计在20万元以上”。

        田中年全家4口人,2个孩子在武汉上大学,自已和妻子就是家庭的全部劳动力,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别人不种田、少种田的情况下,自己却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走上致富之路的呢?

        党的惠农政策给他吃了定心丸

        看着田中年忙碌的身影,妻子心疼地说:“咱家开的粮食加工厂一年还能挣上2-3万元,虽然2个孩子上学开销大,家里生活又不是过不去,你都40多岁了还种这么多田干啥,别把身体累垮了!”

        他笑着说:“现在农民多吃香,国家对农民的政策多好,种地不仅免缴税收,还享受补贴,好田好地不种粮食多可惜。”

        2004年以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如春雨润泽湖乡。田中年雄心勃勃,把全部心思用在扩大粮食规模生产上。

        由于遭受连续三年的特大稻飞虱危害和去年“8.28”罕见秋汛,损失3万多元,令田中年伤心不已。可当他看到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抗洪救灾、全力防治病虫,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和防治病虫的措施得力时,虽经多次自然灾害的肆虐,但并没有动摇他种植粮食的信心。

        今年初,在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他毅然又多租种了165亩稻田,总面积达600亩,成为远近有名的“种粮大户”。

        靠诚信不断扩大规模

        田中年原来是天鹅镇沈铺街上从事粮食加工的个体户,在近十年的加工生涯中,他凭借着诚实守信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任和较好的口碑。

        1991年,因其所在村欠其个人借款2万多元无力偿还,将村集体所有的175亩低湖田以每50元左右的价格租赁给他种植抵消欠款,他并由此走上种粮之路。

        1996年,湖区许多农户纷纷外出务工,加上湖田路远、田块分散、耗时费工、生产投入大而不划算,在当地多数人不想种的情况下,田中年根据田块的好坏、远近,通过协商,以每亩50-100元的价格租种了沈铺、花堰和曹山三个村10多户的120亩农田,水田面积达到295亩。

        2007年他以同样的方式再次租种140亩,使自己的种植规模达到了435亩。

        村民孙志华说:“我们把田租给老田种放心,他值得信赖”。

        由于田种得多,生产中请工是常事,别人请工不好请且价格较高,而他只要说一声,好多人都愿意跟他干。

        村民田小华告诉我们:“老田能以诚待人,对工人非常客气,给别人一种不是被雇用的感觉,心情比较放松;他的按劳取酬的作法能充分调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他舍得给人吃喝,生活安排得很好很周到,工人干活干劲较足;在农事中,他不是当老板,而是身体力行,不管是脏活累活都亲自带头干,并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手手相传;我们跟他干获得了报酬、得到了尊重、学到了技术、享受了乐趣、收获了希望,大家都认为:给他干活,少给工钱我们也愿意干。”

        别的大户种田往往是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可田中年不一样,对于租种来的耕地,他舍得投入,先后投资近8万多元,清挖蓄水塘堰2口、维修机耕路800多米、开挖沟渠1200多米、拉电线3000多米,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基本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对土地瘠薄的田块舍得花本钱,通过大量增施农家肥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地肥力。对杂草较多的田块,及时组织劳力,采取人工锄草和机械喷施农药等方法进行清除,许多低产田经他之手后变成了高产稳产的“油粑子”田。当地农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都愿意把田租给他。

        规模种田越种越甜

        如何多产粮、产好粮?田中年说“良种良法增产量,规模种植赚大钱。”

        在劳累之余,他不忘学向农技专家取经,提高自己的种粮技术。

        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能结合各地块的实际,采取不同的精量播种、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综合防治、翻耕直播等节本增效的新技术,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水稻单产。

        在种粮规模逐年扩大的情况下,使他最为难的是“双抢”时节劳动力严重缺乏和耕地翻整紧张的矛盾。在农机部门的支持下,田中年先后筹资10 万多元购进了大型耕整机、收割机,机动喷雾器、拖拉机、新型插秧机、抽水机和农用汽车等8台套农机具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田中年说:“现在多数农户只有10多亩耕地,种一季中稻在不请工的情况下每亩最多收入600元,总收入不到1万元,人还要累死。而通过规模经营就不一样了,比如去年我种435亩田,种一季中稻扣除人工和机械等支出每亩收入300多元,总收入在15万元以上,人轻松不说收入也高好多倍,规模种植将大有“钱”途。”

        在田中年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田永松、罗运才等纷纷扩大了种粮规模,由原来的十几亩扩大到了50亩以上。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