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湖北黄梅县:小宛葡萄盘出千万财富(2)

发布时间:2014-07-14  来源:新农网
摘要:第一次打品牌 葡萄打上小宛标签 2004年是个转折。这一年,他的葡萄园终于开始盈利。之后,宛习平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2009年,他投资500万元建成300亩地的富源葡萄生态园,随着周边村民加入合作社,总种植面积达100

  第一次打品牌

  葡萄打上“小宛”标签

  2004年是个转折。这一年,他的葡萄园终于开始盈利。之后,宛习平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2009年,他投资500万元建成300亩地的富源葡萄生态园,随着周边村民加入合作社,总种植面积达1000亩,成为黄冈市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武汉等地的水果批发商也慕名前去订购,年产值上千万元。

  可是,宛习平的葡萄在超市里却买不到。当时,黄冈地区最大的超市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定向采购。每个门店每天250公斤,13家门店加起来,每天可供货3000多斤。

  每天都忙着供货的宛习平,很少逛超市。一天下午,口渴不已的他想去买瓶水喝,刚好就进到了供货的超市,他拿完水下意识地来到了水果区。

  说来也巧,他正打算离开时,听到一名中年妇女嘀咕:“怎么这葡萄这么酸啊,上次吃的味道还蛮好呢。还卖这么贵。”宛习平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后,也揪一颗品尝,立即发现口感不对。再尝几颗,还是一样。

  为免打草惊蛇,第二天上午他偷偷观察,发现他的货到超市后,不到半天就卖完了,接下来让他吃惊的一幕出现了:超市方将原来摆在旁边的另一种售价便宜的葡萄倒进了他的那堆。价格没变,葡萄却给换了。

  如果停止供货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宛习平琢磨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给他弄个标签——注册商标。”

  于是,小宛葡萄应运而生。同时,他对经营策略也进行了调整:统一定价,只接受上门采摘或直接订购。

  第一次来汉创业

  千亩葡萄坐高铁乘飞机外销

  在黄冈已经打下根基,是不是该走出来了?

  正在犹豫不决时,一件事促使宛习平落定了进军武汉的棋子。

  2011年,他作为湖北省农村青年创富大赛优秀选手,参加了全国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年会。在会上,还有一名种葡萄的致富能手——重庆吴小平葡萄园主吴小平,二人相见恨晚。应吴之邀,他跑到重庆参观考察。

  在重庆,公交车身上硕大的广告语引人注目:“吴小平葡萄熟了。”而在通往吴小平葡萄园的上山通道中,排队上山采摘的市民队伍长达几公里,交警不得不临时划出单行道,以保障交通安全。在园区,银行工作人员摆开了桌子,带着点款设备帮忙收货款。15天的葡萄集中采摘期,已经演变为重庆人民休闲娱乐的盛大节日。一斤葡萄60元的价格,更是让宛习平啧啧惊叹。

  回到黄梅的宛习平坐不住了。重庆葡萄园的盛况在他脑中挥之不去,而黄冈市场毕竟有限,必须走出去。

  2011年,他来到武汉。投入1000万元,在武汉江夏区郑店街劳七村的凡华生[微博]态农业园拿下200亩地种植葡萄。江夏法泗街,1500余亩的葡萄苗正茁壮成长,期待着明年的丰收年景。

  同时,葡萄园与对面的薰衣草园展开合作,形成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复合产业。

  有了黄梅10年的耕耘,在武汉复制模式就要简单得多。去年葡萄园首次挂果后,立即引来了武汉市民前往尝鲜。高铁集团、航空公司的批量采购,让小宛葡萄登上了高铁列车,坐上了飞机外销。

  而本月1日正式开园的小宛葡萄园,还未开园,葡萄就已被订购一大半,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已经成为种植高手的宛习平,现在也像明星一样有出场费。要知道,对各个葡萄园的技术指导费一年就达12万元。“未来我要将单一的葡萄园打造成多种时令水果蔬菜集聚的百果园。”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宛习平,憨笑中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记者手记

  贫穷是一笔财富

  宛习平很节约。衣着朴素,行事低调。即使做到如今两三千亩的种植规模、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只要在外面吃饭,都会将剩下的饭菜打包。

  2000年,遭遇致命打击后的那年除夕,他是奔跑在送钱的路上度过的。他用借来的钱,一家家地给工人补发工资。用他的话说:“人家帮我做事不容易,我不能让他们过不好年。”

  这,是一位乡村农民的本色。只有经历过寒冷的人,才能感受太阳的温暖。

  贫穷,于这个从小连饭都吃不饱的汉子而言,是他创业路上,最可贵的财富。

  对话

  楚天金报:当初为什么选择种葡萄作为创业项目,而不是其他养殖业?

  宛习平(下简称宛):其实最开始也想过鸡、鸭等养殖业,但对我来说风险太大,首先是启动资金不够,另外一旦钱跟不上,粮食断了,鸡鸭断炊就不好办。而种葡萄不一样,今年不行,明年还有机会。

  楚天金报:既然这个行业来钱,为什么跟风的不多?

  宛:第一,技术问题。如果没有技术就毫无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自己家明明种着葡萄还要在外面买着吃的原因。第二,产出周期长。一亩地需要4万元资金投入,收回成本要5年,很多人没有这个耐性。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