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养起肉马赚大钱

发布时间:2008-01-03  来源:www.cctv.com
摘要:在吉林省的农安县, 50年代引进了一批前苏联的马,经与当地马杂交,繁育出一种优良的役用马,但随着农用机械的普及,到2003年,这种杂交马全县只剩下了不到10000匹,然而近几年,这种马在当地又卷土重来,在每周两次的大牲畜交易市场里,这种马的交易量最多

  每周一、周四的早晨,天刚刚擦亮,位于吉林省农安县的三盛玉牲畜交易市场就异常热闹,每周只有两次的集市,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马匹经销商、养马户都聚集在这里挑马、卖马。

  三盛玉牲畜交易市场负责人 张军义:“现在交易量一天在四百匹左右吧。”

  记者:“多不多?”

  三盛玉牲畜交易市场负责人 张军义:“今天不算太多,如果要是每年的春季呀,三月份就比较多一点。那时候能占到七八百匹吧。”

  每到交易日,附近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马匹都集中在这个市场交易,有的农户想在这个市场上买到好马用于繁殖,而更多的是经销商想在这里买到茁壮的马匹另有他用。

  记者:“你今天买了多少匹啊?”

  河北马匹经销商 慕蓝亭:“今天买了17个,回去上市场上卖去。”

  记者:“都怎么卖呢?”

  河北马匹经销商 慕蓝亭:“就当地这些有吃它的,有养它的。最后剩下的,不行的,给杀了卖肉。”

  2006年,三盛玉牲畜市场的马匹交易数量就达到上万匹,年交易额高达6000多万元。这几年马的价格一路上扬,一匹小马从2003年的1500元上升到3000元,马肉也从一公斤14元涨到28元。然而仅仅4年前,当地的养马业几乎濒临灭绝。

  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从前苏联引进的“苏重挽”名贵品种与当地的普通马杂出的一种马,称为“农安挽马”,曾经凤光一时。

  农安县开安镇刘家村村民 许文堂:“因为过去没有机器化,它就属于,使它耕地,马和牛都是耕地的。”

  “农安挽马”粗壮结实,役用能力超过本地马一倍,所以一直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农安县畜牧总站站长 于永利:“基本把各家各户都有,大部分还不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马匹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用于役用的马逐渐被四轮摩托、现代化农机设备取代了。

  农安县巴吉桑镇西铁村村民 陈大力:“现在都使四轮子了,谁使马,有几个使马的,使马,不赶趟也没人使。”

  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当地不少农户纷纷把自家的马卖了,使得当地养马数量急剧下降,到2003年初,全县的马匹存栏量从原来最高峰时期的8万匹一下子降到1万多匹,马的价格也一路下滑。

  农安县开安镇刘家村村民 许文堂:“那时候马肉就七块钱一斤,到集上买马,你就挑着买。那个马假设200斤马肉,这个马肉是200斤肉,1400块钱。但你就随便挑,挑着买。那是最贱的时候,特多。”

  就在大家纷纷把马换成了农用车贱卖时,许文堂却看中这个萧条的行业。

  喂马男:“那时候就是啥,它贱到一定程度了。什么也好,贱到一定程度必有一贵。哎,必有一缺,有一多,就有一缺。”

  就当所有人放弃养马时,许文堂却花了4万元从集市上买了十几匹马,在家里精心饲养了起来,他也不知道将来这马什么时候能走出低谷,只是感觉这马久贱必有一贵。就在许文堂迷迷糊糊养了一年后。2004年,农安县悄然兴起了吃马肉的风潮,一个小小的县城竟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好几家马肉馆。

  马肉馆经营者 毕凌锋:“因为这个马肉是绿色食品,不像这个牛肉,羊肉啥的了,还有驴肉,里面含有什么饲料成份,咱们这个纯是绿色食品。”

  原来,2004年毕凌锋等人看到马肉的价格非常低,民间又有人吃马肉的习惯。就萌生要开马肉馆的想法,于是就在农安的市区开了一家马肉馆,把马肉加工成二十多种产品。

  毕凌锋:“这个是马腱子,这个是马肉肠,这个是咱们自己做的,这个是熏酱马排,完了马的肠肚啥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就是蹄筋、板筋啥的,这很多,就马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有。”

  毕凌锋没想到,马肉馆一开业就异常火暴,每天前来品尝马肉的人络绎不绝。

  消费者一:“咱们东北有句俗话说,宁舍爹和娘,不舍牛马粉肠。”

  消费者二:“不油腻,特别喜爱吃马肉,女孩子吃了身体不胖,对身体还好。”

  马肉既是绿色食品,同时也满足现代人好奇的心理。马肉馆在当地也就由一家渐渐开成四、五家,生意越来越好。仅仅毕凌锋的马肉馆一天就要消费掉一匹马。

  毕凌锋:“天天都能放满。”

  记者:“多少桌?”

  毕凌锋:“11桌。”

  记者:“一天的营业额是多少钱啊?”

  毕凌锋:“营业额在四千左右块钱。”

  当地吃马肉的消息在周边县市不胫而走,当时河北、山东等少数地方也有人吃马肉,于是不少河北、山东的马肉经销商就跑到农安来收购马。

  慕蓝亭:“现在就像你们上饭店也是一样,你比如说你要的是酱驴肉,关键的没有驴肉,马肉也可以充驴肉都是瘦肉,不过什么呢,骡马驴这个肉吧,你分不出,你要不认识肉,你吃是吃不出来的。”

  记者:“就是在河北可以把马肉当驴肉卖啊,河北爱吃驴肉吗?”

  慕蓝亭:“都爱吃,没有不爱吃的。”

  记者:“河北像这样的马肉,一斤卖多少钱啊?”

  慕蓝亭:“熟肉一斤达到20、18。”

  随着马肉市场的紧俏,当地的养马产业也渐渐起死回生。许文堂没想到当初的冒险买的十几匹马现在都变成意外的财富,马肉从原来的7多元一斤已经涨到14元一斤,三年时间繁殖的四十多匹马足足赚了20多万元。不少村民看到许文堂赚钱后也开始重新养马了。

  农安县巴吉桑镇西铁村村民 陈大力:“像这样的小马崽,像那样的小马崽,下来就三四千。”

  记者:“一年你能挣多少钱啊?”

  农安县巴吉桑镇西铁村村民 陈大力:“挣一万左右块钱吧。”

  记者:“这效益满意吗?”

  农安县巴吉桑镇西铁村村民 陈大力:“还行。”

  2005年全县的养马户一下子增加到800多户,马肉涨价了,马在老百姓手中也就变了宝贝了,原来粗饲料粗放喂养如今也变得不敢怠慢了。

  记者:“这马一天喂几次啊? ”

  农安县开安镇刘家村村民 许文堂:“喂三次。”

  记者:“它都吃什么呢?”

  农安县开安镇刘家村村民 许文堂:“就吃玉米秆,苞米面,黄豆。”

  记者:“原来呢,我听说原来马吃的没这么好啊?”

  农安县开安镇刘家村村民 许文堂:“原来不行。”

  记者:“为什么呢?”

  农安县开安镇刘家村村民 许文堂:“原来就是苞米秆整个给,现在就轧完以后,马吃非常好,轧碎了。”

  2006年,全县的马匹养殖数量又恢复了5万匹的存栏。三盛玉交易市场的马匹又变成抢手起来,除了当地经销商,还有河北、山东等地的经销商前来买马,同时,还有人专门收购马匹分割好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记者:“那从大连出口到日本,又能卖多少钱呢?”

  丁海:“好像80块钱一公斤吧出口。”

  记者:“他们大连需要的马的量大不大?”

  丁海:“大。大连出口日本和韩国,一天就是40、50匹马。”

  对于出口用的马,他们在收购时还有一套标准。

  记者:“要收多大马呀?”

  丁海:“越大越好,不限制大。”

  记者:“就是少于多少斤的不要?”

  丁海:“900以上的就行。”

  记者:“为什么呢?”

  丁海:“就是人家老板要多大,我们就给要多大的。”

  随着各地收购商纷至沓来,农安县的马经常供不应求,因为马匹繁殖速度慢,毕竟数量有限,不少经销商经常是带着钱来买不到满意的马匹。

  记者:“那现在这个马的生意好做吗?”

  慕蓝亭:“不好做,太难干了。”

  记者:“怎么难做呢?”

  慕蓝亭:“马少了,是不是不好买了,价钱上涨。”

  记者:“是不是带着钱,有时候也不一定抓着好马呀?”

  慕蓝亭:“那是,什么时候抓马也不太理想。”

  记者:“今天这马满意吗?”

  慕蓝亭:不理想,达不到理想,关键马少。”

  短短的4年时间,农安养马业从濒临绝境中走了出来,马从役用到食用的转变,给当地养马业重新找到了市场,2006年,农安挽马给当地老百姓增加8000万元的经济收入。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