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陈艳红:让盐碱地里飘出稻花香

发布时间:2017-09-12  来源:白城日报
摘要:看外表,她很普通,跻身于茫茫人海,不会引起别人的留意和关注。然而,就在这寻常之中,她的内在与作为却令人刮目相看,心生敬佩。凭着坚持不懈的韧劲,她先后成立了顺禾加工厂、通榆县绿野家庭农

  看外表,她很普通,跻身于茫茫人海,不会引起别人的留意和关注。然而,就在这寻常之中,她的内在与作为却令人刮目相看,心生敬佩。凭着坚持不懈的韧劲,她先后成立了顺禾加工厂、通榆县绿野家庭农场、通榆县团结乡铁牛农机合作社,不仅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还带富了乡亲们,她就是陈艳红。

 

  1978年,陈艳红出生在通榆县团结乡前屈村一户普通农家,17岁那年,家里的顶梁柱、壮硕如牛的父亲因一次意外突然倒下了,严重的病情让他瘫痪在床。现实残忍地击碎了陈艳红追寻大学的梦想,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退学来到前郭尔罗斯红光二砖厂,开始繁重而又艰苦的打工生活,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一年后,砖厂解体,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但陈艳红并没有为此惊慌失措,生活的磨砺已经让她学会了适应。她骑上破旧的自行车开始倒腾服装,走村串屯地叫卖。她还和妈妈一起割苇子,给稻田户打短工,锋利的稻叶常常把她的胳膊划得左一道口右一道口,她却一声不吭,从不在意。

 

  机会终于眷顾这个要强的小丫头了。一直都在苦苦找寻出路的陈艳红惊喜地发现,很多稻田户都把边边角角的零散地和地力不好的地块弃耕不种,这可是难得的“宝地”啊,咋能让它在自己的眼下流失呢?从土地走出去闯天下的陈艳红,骨子里对土地情有独钟,她心痛这么多土地被抛荒丢掉。陈艳红开始挖掘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走家串户、苦口婆心、软磨硬泡、讨价还价地租下别人不用的土地。

 

  6年的时间里,她拥有了80公顷别人弃之不用的“破烂地”。为了耕种好这来之不易的土地,陈艳红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土地上,即使是在怀孕的情况下,仍然在稻田里忙碌着,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怕把孩子生在稻田地里,她把应急需要的棉被、塑料布等备品放在车里带着。

 

  正是依靠这种拼劲,陈艳红开始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逐步缔造出自己的“水稻王国”。有了属于自己的稻田,自然就有了成堆的稻米。可接踵而来的难题又出现在陈艳红的面前,买家的短斤少两、压价降等、坑蒙拐骗,又激发起她天生要强的个性。2000年,陈艳红开办起顺禾加工厂,自产自销自家的大米。2002年,受市场冲击,稻田户对化肥标准产生质疑,陈艳红抢抓机遇,果断出手,成立了顺禾农资合作社,为会员提供优良种肥服务。

 

  2012年9月,陈艳红和团结乡1212签下了300公顷盐碱地承包合同。2013年春天,那些观望、议论的面孔诧异地发现,从来无人光顾的盐碱地热闹起来了,隆隆的马达声鸣奏起乡下人不曾见过的交响乐章,世代人看都没有看到过的“旱海变桑田”的“传奇”正在这里上演。

 

  这年11月,陈艳红以60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了通榆县绿野家庭农场,这是截至目前通榆最大的一家水田农场。投资100多万元的场房、库房盖起来了,170多万元的水利、电力设施铺设安装起来了,90多万元的育苗大棚建起来了,雇工、农机费用70多万元花出去了……可结果呢?年底20多万公斤水稻的产量,60多万元的收入,让信心满满的陈艳红大大地赔了一笔。

 

  对于经历过创业磨难的陈艳红来说,这不过是疾风暴雨过后的又一次考验,她从容面对,重整精神,直面挑战。

 

  2014年,陈艳红以2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收到了300多万元的回报。同年12月,又承包下208公顷盐碱地,用有机肥加以改良。大手笔在新发乡承包下200公顷旱田,开发100公顷水田。

 

  2015年,凭着坚持不懈的韧劲,陈艳红创出了3年地亩产5000公斤水稻、新地亩产300公斤水稻,年产水稻250万公斤、收入400万元的记录,为3年创业赢得了一个金灿灿的秋天,她终于体味到了收获的喜悦。

 

  这年,她又投资200万元注册成立了通榆县团结乡铁牛农机合作社。在她看来,要寻求生态农业的发展,只有依托大合作、大农机、大科技,才能把绿色产业化这条路走好。她要和乡亲们共同致富,帮助他们改造农田,解决闲置的100余名合作社社员就业,实现最终增收的奋斗目标。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就来自于生她养育她的这片土地。在她心里,土地才是最诚实的,用心耕种,它就会给你回报。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