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80后”种粮大户刘志发

发布时间:2009-08-20  来源:余江新闻网
摘要::“我们现在都跟着刘志发种田,别看他是个20 来岁的小伙子,种田我们还真服他。” 刘志发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家里光是旋耕机就买了8台。他谦虚地说:“我买了很多种粮技术和农机方面的书籍,与许多种粮大户相比,我还年轻缺乏经验,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逐步弥补不足。
        戴着墨镜,骑着摩托车,“种粮大户”刘志发疾速朝我们驶来。4月24日,在他种植的水稻田田埂上,我们一边望着满眼刚刚冒出的浅绿色秧苗,一边倾听这位 “80后”种粮大户的种粮经,从他黝黑的青春洋溢的脸上感受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理想。 

        子承父业 成为最年轻的种粮大户 

        刘志发1983年出生于潢溪镇丁山村委会新迁户小组,像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向往城市生活的他在初中毕业后就离开了农村,在亲戚的帮助下来到新疆伊宁市开服装店。步入社会后,他明显感觉到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便在伊宁八中报名参加了职业中专的函授,学习文化知识和当地语言。随着生意逐渐好起来,刘志发一人忙不过来,亲戚便建议他回家找个对象,夫妻俩一块来开店。 

        2001年,刘志发回家后才发现父亲刘加真刚刚承包了附近几个村庄的500亩抛荒田,准备大干一场。刘志发佩服父亲那种敢想敢干的闯劲,也为他有些担心,便决心留下来帮助父亲。没想到这一帮就是八年,2003年,刘加真干脆把这些承包田全部交给了儿子,让他经营管理。刘加真说:“我年纪慢慢大了,比不了年轻人,好多新知识、新技术接受不了,也没有年轻人那股闯劲。”面对父亲的信任,刘志发二话没说留了下来,其实在帮父亲干的那两年,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 

        科技种粮 形成大户带动效应 

        谈到如何种粮时,“科学”、“技术”是刘志发提到的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2002年,刘志发父子俩在市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在全县率先使用水稻抛秧技术。他至今记得抛秧第一天的情形,许多人围在田埂上看着东倒西歪、乱七八糟的秧苗,老人们气得直跺脚,说:“年轻人哪里会种田,今年肯定没收成。”就连请来抛秧的零工也连连摇头,不相信这些秧苗会成活。直到快收割时,看着沉甸甸的谷穗,乡亲们才相信这种技术不但管用,而且比他们亩产高出50—100斤稻谷。 

        2003年,刘志发又在全县率先用十几亩农田尝试水稻直播技术。这下,乡亲们不再持怀疑的眼光,而是静静地观望。2004年,刘志发将 500多亩农田全部使用水稻直播技术。他说:“水稻直播比抛秧亩产高出50斤稻谷,而且节约了秧盘、薄膜、毛竹等,具有省工、省时、增产、增收的优点,是继水稻抛秧后又一解放劳动力的轻简水稻栽培技术。” 

        刘志发的种粮技术成了村民学习的“真经”。2003年,丁山村委会有60%的村民使用水稻抛秧技术。2004年,附近村民有上千户农民使用水稻直播技术。现在,潢溪镇有80%的农民用上了水稻直播和抛秧技术。前来向他请教除草剂用法的潘鸿亮说:“我们现在都跟着刘志发种田,别看他是个20 来岁的小伙子,种田我们还真服他。” 

        刘志发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家里光是旋耕机就买了8台。他谦虚地说:“我买了很多种粮技术和农机方面的书籍,与许多种粮大户相比,我还年轻缺乏经验,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逐步弥补不足。” 

        在家种田 也可成就一番事业 

        刘志发与许多“80后”一样,喜欢上网、看电影、关注明星,也喜欢追求时尚的东西。但同时,他身上又有着年轻农民的朴实与执着,理想与抱负。他说:“我觉得我们80后出生的人,不要浮躁,不要眼睛只盯着城市,在家种田也可成就一番事业,也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特别是这几年,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今年全省还将对种粮大户进行补贴,我感到种田越来越有奔头。” 

        面对今年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刘志发较为担忧。他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农药平均上涨了25%—30%,钾肥翻了一番多,复合肥翻了近一番,平均一亩田要比去年多支出60元钱。为了节约成本,刘志发采取多增加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另外,当地不太好的水利条件也令他担忧。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帮他克服干旱这个困难。 
        
        年轻的刘志发对农业充满了憧憬,他告诉我们,这几个月他都在网上搜集种植猴头菇的信息,他打算在种好田的基础上,再建立大棚蔬菜基地和猴头菇基地,向多元化种植方向发展,提高土地附加值,带领更多的农民依靠农业致富。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