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枸杞:一个生态与致富的故事——秋访三江源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青海日报
摘要:这里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下塔买村,村外的沙土地上,以一圈青杨为界,大片的枸杞地铺展开来,几十位村民忙碌其中,好一幅秋季采摘图。

  [开栏的话]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启动已近两年,进展情况如何?本报近日派出采访组,专程前往海南、果洛、玉树、黄南等藏族自治 州,实地察看,走访群众,重点采访报道塔拉滩治理、黄沙头治理、黄河源头草原湖泊治理、黑土滩治理、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富民产业培育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 建设重点工程实施情况,采写了“秋访三江源”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我省三江源二期工程建设启动近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突出亮点,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只有亲身站在枸杞地里,才最能感受枝头那红彤彤、沉甸甸的喜悦。

  也只有对比着远处的荒山,才能感受到眼前这片枸杞园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这里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下塔买村,村外的沙土地上,以一圈青杨为界,大片的枸杞地铺展开来,几十位村民忙碌其中,好一幅秋季采摘图。

  过去,因为土质、降水等先天原因,这块地的农作物产量并不高,用当地人的话说,这地“半死不活”。既无法致富,也对防治令当地人烦恼的风沙毫无作用。

  近十年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三江源一期和二期工程,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当地人开始积极投身生态产业,既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

  土生土长的共和人赵全录便是其中的典型。2009年,他承包了下塔买村周边的大片沙土地,想要搞种植。

  种什么好?赵全录考虑再三,决定种枸杞。其实在2009年时,枸杞的市场行情还没有现在这样高,种植枸杞也不像如今这样风靡。但他看中枸杞,除 了市场潜力外,还另有一个原因,就在承包土地时,林业部门的人曾叮嘱他说:“老赵,种什么由你定,但一定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不能破坏环境是底线。”

  许多人只知道枸杞经济效益好,是致富“小能手”,却不知枸杞还是绝佳的固沙“小能手”。

  枸杞耐寒、耐旱,寿命长,根深达几十米,种一片,就能稳住一片沙地。

  几年后,枸杞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极强的适应力使它在贫瘠的土地上稳稳地生存了下来,牢牢抓住了沙土。而枸杞果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今年,赵全录的订单大多来自国外,每公斤价格126元,按一亩地收600公斤算,收入可观。

  感受到枸杞带来的欣喜的,还有当地的群众。过去,谁也没想到,还有又赚钱又改善环境的好事儿。正在枸杞园里摘枸杞的蔡永花是下塔买村的村民。她 觉得,村外变成枸杞地以后,一开始还没什么感觉,但几年后就感到了明显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有两件事:第一,自家的收入提高了;第二,村里的风沙没那么大 了。

  在村里采摘枸杞的村民中,蔡永花的手脚不算快,但一天也能摘个50—60斤,收入一百多元。在家门口就能挣这些钱,干完活就可以回家做饭带孩子,挺好。

  而谈起环境的改善,蔡永花笑着说:“别的不提,我们家的窗台原来天天要抹,不抹就是一层风沙。现在好多了,不用天天收拾了。想不到枸杞看起来不起眼,‘本事’却大得很。”

  一手发家致富,一手改善环境,小小的枸杞功不可没。同时,枸杞还有它的第三种作用:以林养林,以绿养绿。

  还说赵全录。这个在致富的同时也想让家乡变绿的共和汉子。他将共和县一些退化的草场承包下来,种树种草,青杨、旱柳、棉柳、柠条……其中,柠条的种子又可以卖钱,又形成一个以绿养绿的循环。

  在共和,种植一亩林地的费用大概是四百元。赵全录承包草场、种树种草的资金从哪儿来?卖枸杞的收入。有了枸杞的“身价”做支撑,赵全录就有了底气。

  增收致富、改善生态、以绿养绿。在三江源,在共和县,这个正向着绿色发展梦前行的地方,枸杞这种看似低矮的植物,正凭着自己的一身“本事”,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