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山东青岛:一个女孩的非凡财富《致富经》

发布时间:2015-05-12  来源:央视网
摘要:人们对王倩这种真诚的情感,来自于她给大家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23岁时原本学医的王倩,靠着借来的400万元起步,5年时间就把这几个原本平淡无奇的社区变成了人潮汇聚之地。这天上午10点,人潮再次涌来。

山东青岛:一个女孩的非凡财富《致富经》

  这天一大早,记者就跟着王倩来到郝家营社区。很快,记者就感受到这个姑娘的与众不同之处。

  王倩:那不行。

  记者:可高兴了,他们现在。

  王倩:你看看就行了,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了,这就是钱。

  王倩和大伙说话时,人们对她的尊重和她的年龄很不相称。甚至还有些人告诉记者,他们很怕王倩。

  社员:我很怕她了,现在。

  记者:怕她了?

  社员:对。

  记者:为啥怕她?

  社员:她弄那么好,要是我不听话她不要我的了,是吧。

  人们对王倩这种真诚的情感,来自于她给大家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23岁时原本学医的王倩,靠着借来的400万元起步,5年时间就把这几个原本平淡无奇的社区变成了人潮汇聚之地。这天上午10点,人潮再次涌来。

山东青岛:一个女孩的非凡财富《致富经》2

  游客:冠军,你看看。

  记者:谁的大?

  游客:冠军,冠军,你看看谁的大。

  记者:这是冠军?

  游客:冠军,冠军。

  游客:我这个胖。

  无拘无束,想吃哪个就摘哪个。一个小时内,1000多青岛市民开始不限量地品尝这些让人垂涎欲滴的新鲜草莓。

  游客:好不好吃?

  这里的大棚在连续接待2个周末后,草莓的数量已经少了不少。虽然草莓还在不断成熟,但面对每个周末蜂拥而至的人群,王倩的心总是悬着。为了不让热情而来的游客扫兴而归,她只好跑上跑下尽快调剂周转。

  王倩:你们一共来多少辆大巴车?

  顾客:10个。

  王倩:10个,40座,45座。

   倍增的客流,带给王倩的不仅是忙乱,还有让人羡慕的真金白银。400人的团队,按每人50元计算,一个小时就给王倩带来2万元的收入。2014年,就是 靠这些诱人的草莓,合作社的销售收入超过7000万。普通的草莓,在王倩手上创造出千万财富,让人不可思议。可王倩最初接手这个生意纯属意外,背后是一个 让人感到悲伤的故事。

  这是王倩在临沂大学读书时最得意的照片。这一年,23岁的王倩在学习了7年护理专业 后,得到了令很多人羡慕、去新加坡做护士的工作。可在准备出国时,来自医院的一个消息,却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全家崩溃。王倩的父亲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医 生告诉王倩,父亲或许只有3个月的生命时限了。

  王倩:当时真是我就觉得,你看我爸在那么难受的时候我也帮不了他。而且看我爸那么难受,我无能为力,我真的束手无策。

  王倩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她选择暂时留下,陪父亲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却没有想到,刚走出医院、已是胃癌晚期的父亲,第二天却出现在自家的草莓大棚里。

  这一天正是青岛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气温最高的一天。王倩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天指挥工人把原来的小棚改成了2栋温室大棚。难道在父亲心里,草莓比生命更重要么?

  这是一段青岛城阳电视台录制的视频。画面上的这个人就是王倩的父亲王哲德。王哲德从1994年种植草莓,和草莓打了15年交道,他不仅是青岛采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的第一人,还创立了青岛首家草莓专业合作社。之所以病重还在坚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王倩:现在有能力,我想帮你们把这个棚建起来。别人都不会建,他也不放心。那一刻当我爸爸说完之后,其实所有想法都打消了。就感觉脑子,一直想着我父 亲,原来是为我们娘俩建这两个温室,怕我们娘俩弄不了。那时候感觉我爸,才感觉到我爸真正对农业这种爱,对我们娘俩这种用心,这种爱。

  2009年12月7日,父亲永远离开了王倩。王倩把自己的照片和父亲的放在了一起。在王倩心里,她多想再一次依偎在父亲的身旁!可这个愿望,却永远都不能实现了。

  王倩:我当时真的,在我爸坟前哭了好长好长时间,但是当时回来的时候我就真的好难受,我怕我妈看到我哭她更难受。

  王倩把脆弱的一面藏在心底,选择坚强。她做出了足以改变她一生的决定。她不仅要像父亲一样撑起这个家,还要接手父亲创办的草莓合作社。虽然所有人都不看好,王倩却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事。

  这是一组拍摄于2010年的照片,拍摄的是青岛市夏庄街道西石沟社区一块80亩的荒地。2010年8月,身无分文的王倩,居然要承包这块要价360万元的荒地,而且一包就是20年。听到这个想法,社区党总支书记孙丕炘都不敢相信。

  青岛市城阳区西石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孙丕炘:一看那么个小姑娘,20来岁,说实话有点不大信任她。你弄这个地,你租得起,你能不能把它经营起来,确实心里有些担心这个事。

  王倩的大舅郝彩先:我问王倩,王倩咱干这个咱有钱?大舅你有?我说我这个家你不知道?这个闲事你别管。我也是担心,你光说弄这么些地,咱钱从哪儿弄?

  王倩只有23岁,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为了给父亲治疗,家里已经花光了全部积蓄。在很多人眼里,王倩一家已经垮了。怕王倩借钱,很多人不敢露面、甚至躲躲藏藏。四处碰壁的王倩,钱没借来,还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

  王倩的三姨夫张瑞苏:就两个女人,说干这么大基地,那守着这块地光哭行了。

  王倩的三姨郝建翠:哎呀,这个家肯定要完了,有看光景这个意思,对吧。你谁敢借,万一搞不好是不是,你想不用咱说给人家利息,人家本钱都别拿不回去。

  别说借300万,就是3万都借不来。这样的孤儿寡母,又有谁敢借呢?可就在众人议论纷纷、静观其变的时候,王倩居然拿出了100多万的现金。

  王倩:这就是我四舅、这是我三姨、这是我姑姑、这我姨夫、这就是我妈妈,当时就是因为他们房子做了抵押,帮我贷款,帮我借钱,才有了现在这个基地。

  就在王倩四处借钱的时候,王倩这些亲戚真的为她这种敢想敢拼的精神打动了。为了帮助王倩,她的三姨、四舅和二姑,三家人都拿出自家住房,到银行做了抵押贷款。

  王倩的三姨夫:这是亲姊妹。

  王倩的四舅郝爱先:我们家很团结。你像我妹夫吧。

  记者:那团结也不能不想自己的退路啊。

  王倩的四舅郝爱先:不,咱这个房子还能生活,咱家还有,不是说人家压着房子不能生活了。我们有楼房有平房,我们住平房,住楼房,我们把楼房抵押上,是不是就这样。那么你像我二姐跟我妹夫,他们这里有房子都可以,家里平房,是不是都考虑到这块了。

  记者:那考虑没考虑如果万一还不上的话,这房子可能……

  王倩的四舅郝爱先:房子就算完了,就没考虑到以后回报这个事。

  王倩的三姨郝建翠:都是说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就帮着,也不是说条件都很好,就帮着给借钱。

  亲情温暖了需要帮助的王倩,她获得了100多万元的借款。王倩把这笔钱作为定金付了出去,可这些还远远不够。关键时刻,三姨夫张瑞苏站了出来。

  王倩的三姨夫张瑞苏:在这种情况下,再没有钱了我就向我的朋友借了300万元钱进来。

  记者:您担保?

  王倩的三姨夫张瑞苏:我担保,那必须我担保,我不担保我朋友也不敢信任。

  记者:不敢信任王倩?

  王倩的三姨夫张瑞苏:那对,因为对王倩他不了解。

   短短3个月的时间,年仅23岁的王倩,在亲戚的帮助下,借到了400多万。也负债了400多万。让人疑惑的是,她不惜一切代价,承包这块荒地的真实目的 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么,她宁可背负400万外债也要包地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这一举动,带给她和整个家族的又是怎样的命运安排?

  在支付完土地承包费后,王倩紧锣密鼓地搞起了建设,可改造实在太难了。

  王倩的三姨郝建翠:好的地方20来公分这个土,有点土,你再往下扎的时候,你用铁锹就根本扎不下去,它就能扎出些小石头来。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