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90后女孩被逼一夜长大之后(2)

发布时间:2013-08-20  来源:央视网
摘要:一场车祸让父亲瘫痪在床,一家人只能卖了房子挤在这间小屋里,19岁的柳莺被逼着挑起改变一家人命运的重担。柳莺想,一斤蓝莓能卖两百多块钱,种出来就有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而在很多人看来,做当地人都不敢尝试的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90后女孩被逼一夜长大之后(图:4)

  一场车祸让父亲瘫痪在床,一家人只能卖了房子挤在这间小屋里,19岁的柳莺被逼着挑起改变一家人命运的重担。柳莺想,一斤蓝莓能卖两百多块钱,种出来就有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而在很多人看来,做当地人都不敢尝试的事,柳莺的选择简直就是一场赌博。

  记者:平常也穿这样的短裤吗?

  柳莺:我穿休闲比较多。

  记者:穿休闲比较多。

  柳莺:别拍我。

  第一次下地干活,柳莺就穿着像这样花花绿绿的衣服,农村里的很多东西是她以前没有亲眼见到过的,比如,青蛙。

  记者:跑走了。

  柳莺:出来了,它刚刚就在草这个地方。

  一碰到青蛙、蚯蚓之类的动物,柳莺就会做出这样的反应。

  柳莺:就这样,反正眼睛闭起来,就啪啪啪敲,按实,管它碰不碰得到,反正手套戴着,也不管了,就给它按实了,其实就想没有,没有蚯蚓。

  这是柳莺在上海读大学时的照片。柳莺的大学生活注定和别人不一样。每个周五,当身边的同学正在迎接周末的时候,柳莺早已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2010年3月的一个周末,柳莺回到家,到地里一看,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很多蓝莓苗出现了干枯死亡!母亲干着急没办法,只知道拼命地割草。

  柳莺的母亲何竹云:我也没办法,给我丈夫又不能讲,讲了他又会心疼我。我在田里,他都要骂我回来。那不行,我说,回来的话,那个草不除掉的话,这个蓝莓肯定不行的。

  柳莺的姨妈何竹兰:我妹妹那时候也哭,柳莺也哭,说那么多的苗死掉了,好像是很可惜的。

  一个多月的时间,四千棵蓝莓苗死得只剩下了一千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一天,蓝莓地里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棵接着一棵的蓝莓树被挖了出来,转移到了盆里。一个星期后的上海,柳莺正在宿舍里上网,突然,表姐在网上说的一句话把她给说蒙了。

  柳莺:她跟我说,你妈上电视了。我说,啊?我当时不相信。她说,你看,去那个什么网上找,昨天那个新闻。然后我就去看了,当时我就愣住了,看完之后我就哭了。我室友看到了,她问我怎么了?我说,我妈上电视了。她看完之后,她就什么也没说,她就陪在我身边,等我哭完。

  三个小时后,柳莺回到了家。走在蓝莓地里,她突然停住了脚步。不远处,母亲在烈日下弯着腰干活,和以前相比,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当时,在母亲旁边,就摆放着这些蓝莓盆栽。到现在,柳莺还记得当时母亲在电视上说的话。

  柳莺:她说,有没有人要这个蓝莓盆景,她全部可以低价销售掉,因为我爸要医药,我要读书。

  柳莺的母亲何竹云:我想把它卖掉,没有跟女儿讲,也没有跟朋友讲。他们看到电视,这几个朋友愿意把钱借给我。

  记者:当时(钱)已经很紧张了吗?

  母亲:是,因为女儿要读书。

  蓝莓树不断死亡,家里连一分钱的收入也没有,眼看着钱又快花光了,母亲就想到瞒着柳莺把蓝莓做成盆景来卖些钱。盆景最后只卖掉了二十多盆,很多亲戚朋友看到电视都伸出了援手,加起来总共借给柳莺十几万元。他们劝柳莺不要再种蓝莓了,用这些钱换个项目做。而柳莺的决定却是,不仅要继续种,而且还要扩大规模!

  柳莺的叔叔柳卫民:马上第二次就投入了,我就反对。我说,这么大的投入,可能到时候很危险。第一,家里没钱,都是靠借钱支撑出来的,第二,销路也是一个问题。

  柳莺的母亲何竹云:我本来想就放弃,这点钱放进去,柳莺她不肯,她说我们再引种,再去种。

  柳莺:它并没有说四千棵全部死亡,一棵都不剩,我说再租一点,反正我就豁出去了。

  说是豁出去了,其实柳莺早就做足了准备。她告诉记者,第一批蓝莓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品种不合适。在更换了品种之后,果然,2011年开花,2012年结果。努力三年,蓝莓终于是种成了!柳莺给自己的蓝莓定价八十元一斤,可她万万没想到,这时候,市场上的蓝莓已经跌到了三四十元一斤。柳莺的蓝莓到底该怎么卖呢?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90后女孩被逼一夜长大之后(图:5)

  2012年5月的一天,柳莺来到这个批发市场推销蓝莓。看着一个个忙碌的商家,柳莺连口都不敢开。

  柳莺:我就是这样,一盒蓝莓拿起来,走到那个店门口,没进之前先深呼吸,我说,豁出去了,然后我就进去了。

  一家接着一家推销下来,尝的人多,买的却一个都没有。从批发市场出来,柳莺又瞄准了街面上的几家水果店。

  柳莺:我一进去,我说我是种蓝莓的,我一走进去,我说我是种蓝莓。小姑娘跟我差不多年纪,她说,不要不要不要,走走走,她就这样。我就有点生气,我说,你怎么都不听我把话说完啊。

  有人往外哄她,有人是爱搭不理,有人想要蓝莓,却把价格压得很低。眼看着一个多月都过去了,送出去的蓝莓都石沉大海,巨大的压力折磨着柳莺。

  很快,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由于金华的蓝莓基地非常少,市场上的蓝莓大都是从北方运过来的,7月中旬,北方蓝莓的集中上市导致价格迅速下滑,从原来的每斤一百多元下降到了三四十元。

  柳莺的母亲何竹云:我们都坐在家里,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发愁7月份成熟这一批怎么办,去想办法,我说,只能你自己想办法。到这个时候,我也只能把压力给她了。真的卖不掉,便宜也要拿出批发掉,也要卖掉。

  柳莺:我说,为什么要跟他们卖十块钱(125克)、九块钱(125克),卖这种价格呢?我当时就觉得,好像我的东西不应该值这个价格,然后我就一直坚持。

  柳莺坚持不肯降价,而她的坚持也正在把一家人苦守三年的希望一点点耗尽。

  7月的一天,一辆路过的车在柳莺的基地旁边停住了,下来的人在尝了几颗蓝莓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柳莺:他说,你去给我摘,你摘多少我要多少。然后我就跟我爸两个人――我记得特别深――去摘,就想着摘一颗就是钱,摘一颗就是钱。

  摘着摘着,柳莺想到,自己的蓝莓最大的优势就是新鲜,只要有人来采摘,就不怕卖不出好价格,可问题是,怎样才能吸引游客呢?

  游客:再来一个这个。

  游客:施伊妃,减油!施伊妃,最差劲!施伊妃,最差劲!

  柳莺告诉记者,2012年的这个时候,基地就像现在一样热闹。为了宣传自己的蓝莓,柳莺和青少年宫合作,免费把这里作为小朋友们的暑期实践基地。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90后女孩被逼一夜长大之后(图:6)

  记者:这个蓝莓是从哪里来的?

  游客:这是我们刚刚过来的时候,那个阿姨给我吃的。

  记者:好不好吃?

  游客:好吃,比超市里买的好吃。阿姨,你尝一下。

  记者:你真懂礼貌。

  游客:叔叔,你也尝一下。

  记者:谢谢。

  游客:不用谢。

  记者:什么味道?

  游客:好吃,好甜。

  孩子们的口碑果然有效,有的家长还成了柳莺的客户。采访期间,记者发现,有很多带着孩子一起来采摘的游客。

  游客:吃的话,小孩子,我想,摘的这个氛围留给他印象最深。

  游客:采访一下。

  记者:你们是一家人过来的今天?

  游客:不是,朋友几户人家一起过来玩玩。

  记者:今天买了多少盒?

  游客:没数过,几十盒吧。这个新鲜,味道更甜。

  游客:以前,蓝莓好多都是进口或者北方的,我们当地种植的好像就这么一家。

  2012年8月,柳莺的创业故事登上金华的各大媒体,来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两百多万。

  柳莺:来,给你上个镜。

  现在,柳莺的父亲不仅恢复了记忆,还可以干些简单的活。柳莺告诉记者,家人的健康平安永远是她最大的梦想。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