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一位养猪“老法师”的畜粪循环利用“匹配经”

一位养猪“老法师”的畜粪循环利用“匹配经”

发布时间:2017-01-09  来源:新农网
摘要:记者近日到上海浦东东滩走访上海祥欣畜禽公司,与董事长严国祥聊了聊如今正时兴的畜粪循环利用。这位年过六十的沪郊养猪老法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匹配才是好。 老严公司的东滩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起了沼气发电+沼液还田的粪污综合处理模式,效果很好。在上海市

  记者近日到上海浦东东滩走访上海祥欣畜禽公司,与董事长严国祥聊了聊如今正时兴的畜粪循环利用。这位年过六十的沪郊养猪“老法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匹配才是好。”

  老严公司的东滩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起了“沼气发电+沼液还田”的粪污综合处理模式,效果很好。在上海市农委,提起畜粪循环利用,专家首先就推荐老严的种猪场。

  “人人掩鼻的畜粪,能够循环利用,当然是好东西。”老严说。但他更为看重的,是好东西也要从“概念好”走到“实际好”,其中关键,就是“匹配”。

  老严从事畜牧生产已近30年,他的“匹配论”,首先从养殖业始终存在的矛盾说起。“鸡鸭鱼肉,吃起来香,养起来脏”,对环境是个考验,这就需要最基本的“环保意识匹配”,考虑养殖适度,尊重环境承载力,让畜粪变成“宝贝”。他的种猪场占地580亩,一年出栏5万头种猪,从6年前立项规划开始,他就考虑建立畜粪处理项目。

  老严带着记者看了种猪场周边,那里是浦东有名的东滩“万亩良田”,一个大型种植基地,这就引出了他的第二个“匹配”——“种养匹配”。他场里粪污水的处理,一部分通过沼气发电成为能源,满足种猪场用电;另一部分成为沼液,老严称之为“液体肥”,通过地下管网,输送到周边“万亩良田”中,全部实现还田利用。

  “种养匹配了,才能真正循环起来,否则就是断头工程。”在老严眼里,要是出现“断头”,没了出路,好东西也会变质。比如,沼气发电后产生的沼渣沼液,送到农田,那就是宝贵的有机肥、“液体肥”;如果没有农田,断了出路,就成了废弃物,会形成“二次污染”。

  老严的“匹配论”,成了沪郊推行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工程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据上海市农委专家介绍,沪郊已有91家规模化养殖场完成了减排工程建设,其中26家建设了沼气工程,除了沼气发电自用之外,都强调沼渣干粪和沼液粪污水出路的问题,前者做成有机肥还田,后者经过发酵处理后生态还田。在崇明岛,还尝试了片区沼气工程模式,以村为单元,农牧一体、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确保不出现“断头”。

  上海是特大型城市,“大城市、小农业”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不需要农业。在上海城市发展格局中,都市型农业不可或缺,它不仅是一条“供应线”,包括绿叶菜、肉蛋奶在内的一些基本农产品,都有上海本地最低保有量需求;也是一条“风景线”,是城市生态调节器和休闲旅游农业的载体。

  在老严看来,“上海不能没有农业,有农业就不能没有畜牧业,有畜牧业,就要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高端不断升级转型。”他认为,这种升级,可以使他的“匹配论”进一步延伸。比如,养猪的异味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环境匹配”。过去,养猪者与市民的意见总是合不拢。养猪者认为,猪有“体味”,猪场有一些异味是不可避免的。周边居民却认为,异味就是异味,影响自己的生活。因此,猪场的选址,应与居民住宅保持适当距离,而且有责任添建除异味的项目工程。老严的这个种猪场,地处东海之滨,与居民区离得较远,但还是在加紧选择生物降解异味的工程方案。“回应百姓呼声,也是一种匹配。”他说。

  老严强调:“匹配太重要了。如今畜粪循环利用技术红火起来了,但千万不可一窝蜂、一哄而上。纸面方案的循环不算真循环,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实实在在衔接起来,才不会出现 断头 。一旦循环工程成了断头工程,绿色生态反而会产生新的污染。千万当心!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