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的财富棋局(2)

发布时间:2009-04-30 16:46  责任编辑:欣然  来源:央视《致富经》阅读:
  刘明辉:每年拿1000多万投在这个牛产业里边,我们既有了这个有机肥,有机肥就不用买了,相当就有了存利润了,对不对,牛肉还可以卖钱,还可以实现我当牛仔的梦想,这个是多好的好事。

  还在念中学时候,刘明辉就特别崇拜美国西部影片中,那些骑在马背上英勇威猛的硬汉,时常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成为一个牛仔,没想到步入不惑之年后自己会和梦想如此的接近,但12年的咖啡贸易生涯,让他很快用理智去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

  刘明辉:必须要把这个全盘棋都要考虑好,我该怎么做,怎么做,在哪里养,养什么牛,养的方式怎么样,整个最后的销路在什么地方。

  这一次,刘明辉用了半年的时间,对国内的肉牛市场进行调查,结果让他很兴奋。

  刘明辉:我们国家中高档的肉牛还是靠进口,这些牛肉进口过来,平均价格就是300元一公斤,日本的和牛基本上都是平均2000多元一公斤,那这个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刘明辉了解到, 2004年,我国进口中高档牛肉已经达16万吨。而云南回隆回民的传统食品牛干巴,这几年卖得也不错,仅昆明市安康路清真农贸市场每天就能卖出6000公斤的牛干巴。而云南虽然也有人养牛,但养殖方法还是放养方式,没有一家有规模的养殖场。

  面对这个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刘明辉作了一个长远的规划,他要在二年半培育出6000头良种母牛;三年内建成一个育肥场和一个大型屠宰厂;五年内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肉牛生产基地。

  刘明辉:这个牧场海拔2000米,都是喀斯特地貌。

  记者:牛在哪边?

  刘明辉:牛在里边,往里边走,我们往里边走以后有很多牛,我们去那边看一看。

  记者:你这个牧场有多大?

  刘明辉:三万亩。

  记者:你有几个这样的牧场?

  刘明辉:有4个。

  这是刘明辉4个牧场中一个,2005年,刘明辉在普洱市一举承包了4个总面积达10万亩的国营牧场,接着他又从澳大利亚引进牧草和种牛。可是,这一年12月发生的事情,让他的这个计划进展得特别缓慢。

  养殖场场长白应培:枯草季节水冷草枯,所以大量的母牛,体质弱、体况弱,有些牛连肋骨都露出来了。

  进入枯草季节,牧场里的牛都瘦得不成样子,一些母牛生下小牛后,经常出现死牛的现象,这个问题困扰了刘明辉好几年,一直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

  直到2007年年底,刘明辉在澳大利亚找到了答案,在当地牧场,刘明辉很惊讶,同样是枯草季节,自己牧场里的牛已经瘦成了皮包骨,而那里的牛依旧膘肥体壮,最奇怪的是,牧场里四处散落着的一个个大圆盘。

  刘明辉:牧场里放着像磨盘一样的,大盘大盘的,有差不多两三百公斤这样的一块,一块一块的放在牧场里边,然后周围的,不同的牛在那里舔,一层层的牛在那里舔,围着在那里舔。

  原来秘密就在这里。澳大利亚的专家告诉他,这个像磨盘一样的东西叫舔砖。由蛋白质、能量饲料、矿物质等多种元素组成,放在牧场里让牛自由舔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补充牛的体能。从澳大利亚回来以后,刘明辉赶紧让牧场员工研制舔砖。

  养殖场场长白应培: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按照他的说法、技术,结果没有成功。当时我们做了8吨多了。

  养殖场员工李云忠:这个东西牛很不喜欢吃,如果牛喜欢吃的话,到现在是这批舔砖的几倍了。

  刘明辉:这一批舔砖,就是我们从澳大利亚回来以后,自己自行摸索制作的,原来想得很简单,糊里糊涂放在一起就行了,结果牛它不认你,消费者不认,摆上几年都不吃,它闻都不闻,狗不理,是牛不理,这是牛不理舔砖。

  2008年,刘明辉在云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以300澳元一天的费用,从澳大利亚圣得鲁斯养牛协会请了两位专家过来,帮助解决舔砖的制作问题。

  刘明辉:我们测了一下,每天增重都是在两公斤的样子,从牧场那边拉过来

  都是一批牛,这明显不一样,非常不一样。

  现在,新生产的舔砖已经开始应用到他的每一个牧场,刘明辉还准备把这个产品推广出去,在他看来,这又将是一条赚钱的道。

  这是南方甘蔗产区经常能看到的场景,每年在砍伐甘蔗后,都会留下大量的甘蔗叶和甘蔗梢,因为无法利用,只能放火烧掉。

  刘明辉:这些都是烧剩的,这些土地都是烧过的,那边天气一好的话,马上就要烧了。整个季节就是这样子,看不到蓝天。现在我们急需要为这些甘蔗产业的废物找到一条出路,还一片蓝天,这个是我的使命。

  这些被当地人视为废物的甘蔗稍,除了一把火解决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2008年4月,当刘明辉按照原来的规划,建立肉牛育肥场时,他遇到了一个绕不过去的瓶颈。

  刘明辉:每头牛一天要吃20公斤的粗饲料,20公斤的粗饲料在牧场里边不可能,再说牛在牧场里边老是跑来跑去,它永远都不会胖。

  刘明辉有十万亩牧场,但那是专为繁育架子牛用的,根本没有多余的草来喂育肥牛,几千头牛已经快到了育肥阶段,可是仍没有找到合适的饲料,就在他为这事着急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

  这个人就是澳大利亚专家帕斯,他来牧场指导刘明辉制作舔砖时,看到上空笼罩着一层浓浓的烟雾,特别诧异。

  刘明辉:看到我这个牧场周边几十公里以外都是原始森林,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烟尘?

  帕斯的话引起了刘明辉的注意,他沿着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的三个地州的十几个县走了一圈,发现燃烧的甘蔗梢,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西双版纳勐海县甘蔗种植户:全部烧精光了,当肥料还地了。

  西双版纳勐海县甘蔗种植户:有牛的捡去喂,没有牛的烧掉了。

  云南省南部的甘蔗主产区,种植有几百万亩的甘蔗,每年砍伐甘蔗后,都会余下上百万吨的甘蔗梢,帕斯向他透露澳大利亚方面的做法,让刘明辉眼前一亮。

  澳大利亚专家 帕斯:甘蔗梢是最好的青饲料,在澳大利亚,甘蔗梢青贮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如果把这些甘蔗梢好好利用起来,云南的肉牛产业将会很快壮大。

  刘明辉大喜过望,这里没人用青贮甘蔗梢喂牛,如果把甘蔗梢青贮起来好好利用,不仅节约了租地种牧草所需的大笔费用,还改善了大气环境。2008年,刘明辉肉牛育肥场建在了勐海县。

  西双版纳勐海县甘蔗种植户:没想过能变钱,现在爱伲农牧集团来收,我们闲的时候可以捡上一些卖给他们,多少 65公斤。

  西双版纳勐海县甘蔗种植户陈选冲:以前烧掉觉得现在后悔了,假如是在前几年办这个肉牛育肥场,这里的农民更富裕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