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羊副结核病诊断与防治

发布时间:2009-07-09  来源:
摘要:羊副结核病,也称羊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牛、羊的慢性细菌性传染
  羊副结核病,也称羊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牛、羊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

  [病因]副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杆菌一样为抗酸性细菌。本菌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与结核杆菌大致相同。

  [流行特点]任何年龄、性别的羊都可感染发病。幼龄羊易感性大,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主要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健康羊采食了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本病为散发性,有时也可成为地方流行性。

  [诊断要点]①症状:副结核病的典型特征是进行性消瘦和衰弱。感染初期常无临床表现,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临床症状,如精神不振,被毛粗乱,采食减少,逐渐消瘦、衰弱,间歇性腹泻,有的呈现轻微的腹泻或粪便变软。随着消瘦而出现贫血和水肿,最后病羊卧地不起,因衰竭或继发其他疾病如肺炎等而死亡。②病变:剖检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及肠系膜淋巴结、空肠、回肠和盲肠,特别是回肠的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形成脑回样的皱褶,但无结节、坏死和溃疡形成,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的表现肠系膜淋巴管炎。首次流行本病的羊场,须通过细菌学和变态反应检查方能确诊,以便排除由于饲养不当引起的消瘦,以及寄生虫病、肠结核病和某些中毒病等。

  [防治]发生本病的地区和羊群,应采取检疫、隔离、消毒和处理病羊等综合性防疫措施。鉴于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菌苗和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采取宰杀处理病羊是防止疫病扩大蔓延的最好办法。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