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亿万财富从看别人流汗开始《致富经》(2)

发布时间:2014-10-29  来源:新农网
摘要:郑志军的哥哥郑志勇:所有的饮料都是甜的,就你一个是咸的。有很大的风险,第一你要这些设备,还要有那个技术,这些我们都没有底。 饮料企业董事长郑国贞:不是很看好,因为他这个,一个就是说市场太单调,卖给渔民

  郑志军的哥哥郑志勇:“所有的饮料都是甜的,就你一个是咸的。有很大的风险,第一你要这些设备,还要有那个技术,这些我们都没有底。”

  饮料企业董事长郑国贞:“不是很看好,因为他这个,一个就是说市场太单调,卖给渔民的话,不外乎就是渔民这些消费者而已,是不是?”

  做茶饮料已经摔了大跟头,还欠着百万外债,现在竟然还要开发给渔民的新饮料,大家劝郑志军不要瞎闹腾了。郑志军却认为,福建很多地方临海,渔民数量也很庞大,如果产品开发成功,应该很有市场。他跑到超市做了调查,发现当地市场没有含盐的饮料。从东山岛回来的第二天,他就拍板决定,这件事要干,而且马上就干!

  郑志军:“一个是防止中暑,还有一个补充能量,没有一款这么解渴的饮料。我觉得这种反而就是机会,大家觉得不是机会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这个正好是个机会,赶紧做。”

  记者:“为什么这么赶紧呢?要是晚了会怎么样?”

  郑志军:“那晚了,比方说人家抢住先机了,那我们机会就没了。”

  一没技术二没钱,干的还是没人看好的事,别人都说不可能,但郑志军后来竟然把这事干成了,新饮料还累计卖出了2亿瓶,漳州人都说他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他到底有什么成功秘诀呢?

  从东山岛回来的第二天,郑志军就行动起来,四处寻找研发新饮料的人才。通过朋友介绍,他找到了吴鸿博,吴鸿博当时在泉州一家饮料厂任生产厂长,是当地饮料行业很有名气的专家。郑志军软磨硬泡,好不容易把他请到自己的厂里参观,但是看完之后,吴鸿博只说了一句话,就扭头走了。

  吴鸿博:“这是我见过最小的工厂,这还够不上是一个工厂,只算是一个小作坊。”

  吴鸿博的话让郑志军很受刺激,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激发了斗志。

  郑志军:“意识当中就觉得,马上得要行动。我们企业要做大,要有工厂。”

  一个月后,郑志军再次把吴鸿博请到了漳州,这一次去的不是老厂,而是画面中的这个厂区,当时已经开始施工,郑志军说这就是他以后的新工厂,吴鸿博看得目瞪口呆。

  吴鸿博:“我就觉得很惊讶,这么快,那我到现场看的时候,地基已经出土了,地基已经起来了。”

  原来郑志军说服了家人,哥哥和姐姐给他筹集资金90多万元,随后他迅速承包了土地,设计了图纸,联系施工单位开工,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不眠不休,人也消瘦了一大圈。郑志军闪电般的行动力,让吴鸿博觉得非常震撼。

  吴鸿博:“一有想法就马上干,这个人是很有激情的,而且肯定会干出一点名堂,预感就是他会干出一点名堂,在那边就马上提出辞职了。”

  吴鸿博担任了郑志军的研发总监,半年后饮料样品研究出来了。郑志军拿给渔民品尝,听取他们的意见,再进行改进调整。渔民最看中的是快速降温,郑志军觉得,这也正是产品以后的卖点,他让研发人员把快速降温功能当作重点研究。历经几十次试验,2004年5月,新饮料终于成形。郑志军现场做了一个对比实验。

  郑志军:“这个是我们的产品,这个是市场上买回来的运动饮料,然后我要做一个实验,在一分钟之内,看哪一个降温快,降温是多少,你帮我把它记起来。”

  记者:“行。”

  郑志军先测量了三种饮料的原始温度。

  郑志军:“33.9摄氏度,30.8摄氏度,29.4摄氏度,好。”

  然后再分别把它们倒入量杯之中。等待一分钟时间,每种饮料的降温结果就出来了。

  饮料降温防暑效果明显,价格郑志军定在2元1瓶,比同量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要便宜,因此很快在漳州沿海地区推广开,渔民出海都要买上一些放在船上。

  渔民:“口感是很顺了,一个防暑效果,一个解渴,效果都不错,工人干活更卖力。”

  记者:“要出海的话带多少?”

  渔民:“我们正常带是80箱左右,差不多就维持在3天左右。”

  饮料上市2年后,到2006年销售额达到近2000万元。只卖给渔民路太窄,郑志军调整方向,把饮料定位成运动饮料,面向运动流汗的人群推广,他认为最好的宣传方式就是与运动结合。郑志军赞助了一系列体育赛事,还在福建的媒体投放广告宣传,到2008年,上市仅4年的产品,销售额就达到6000多万元,成为福建省知名运动饮料。

  现场:“有人在吗?有,都在里面。”

  记者去采访时,正是漳州芭乐成熟采摘的季节,漳州素有“花果之乡”的美誉,盛产各种热带水果,但是大部分水果都是直接销售,深加工企业很少,2010年3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郑志军有了新的决策。

  郑志军:“大丰收的时候都卖不出去,水果有的都烂在树上。目前这种闽南的热带水果果汁,国内还是偏少,如果把它做大了那不得了,全国做开的话,可能这个市场有30亿元或者40亿元的产值。”

  运动饮料夏天是旺季,冬天销售锐减,如果做果汁,可以一年四季生产。郑志军决定,做果汁产品,而且马上就干!当时他还不知道,这些水果要研发成什么样的果汁,销售通过什么渠道,但他还是那句话,先干了再说!

  这里是漳州市金峰工业园区,2010年3月,郑志军在园区包下250亩地,贷款5000万元,就风风火火要开工了,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当年建成园区,当年研发投产,当年就见到效益。

  员工杨文煜:“觉得说有点疯了,过来这边看,就是一片荒山野岭,征地的时候那些农民还在讲,对面征了几年了都没动静,你们没那么快,等我这菜收了以后再来弄吧。”

  员工林小晖:“大家首先觉得说,绝对是不可能,肯定至少要一两年时间来建设。”

  郑志军要求快马加鞭,半年后也就是2010年的9月,工厂要建成,产品要出来,员工开会都吵翻了天,说这事根本不可能,但郑志军就一句话马上就干,必须完成!

  郑志军:“怕错过这个商机,错过春节这个大好的季节,开会大家就说,这个没办法完成,那个什么原因了,我就当场表态了,等大家想好了没问题了,那这个时间就错过了,今年就甭干了。”

  2010年3月,新园区开始动工,为了节省时间,郑志军同时进行厂房建设和生产线安装,工地两班倒昼夜不停。同时新产品果汁的研发也加紧进行。那段时间,郑志军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大家都管叫他“超人”。

  郑志军的妻子:“经常半夜一两点,两三点回来,他可能觉得睡觉比较浪费时间吧。”

  郑志军的助理:“他在前面,我就在后面跑,拿着本子。”

  记者:“走路特别快?”

  郑志军的助理:“对,他谈事情也特别快,如果我们去晚了,他都和客户都谈完了。”

  2010年9月,郑志军把别人口中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占地250亩的新园区建成投产,新产品也缩短周期提前研发出来。

  看到婚宴饮料用量大,郑志军决定从婚宴市场打开突破口,他免费送了3个月,价值50多万元的饮料。通过宣传,他的果汁顺利打开漳州的婚宴和酒店市场,2011年果汁的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郑志军当年建厂投产,当年成功开发果汁产品,他的速度成了漳州的新闻事件,当地政府也宣传他的事迹,把他树为了创业典型。

  今年,郑志军开始加大果汁产品的生产比例,还通过超市等渠道进行销售,记者去采访时,为郑志军提供新型果汁罐的客户来到工厂,郑志军的行动力让客户印象深刻。

  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原:“别的客户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但是郑总几天就给了我们一个方向性答复,所以在我们的流程上,我们的设计上,也是给了我们很大支持。”

  记者:“所以我看样品都出来了。”

  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原:“对,喝了一半盖子是可以扣起来的。郑总在这方面是反应非常敏锐的一个企业家,他能发现市场上有什么空缺,市场上有什么商机,所以我们能很快达成一个共识。”

  今年3月,郑志军开始研发柚子汁,现在样品研发出来,他已经开始收购第一批成熟的柚子。郑志军告诉记者,他还要跑得再快点,3年之后,要让果汁产品的销售额超过5亿元。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