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石头“凿开”致富花

发布时间:2010-02-05  来源:贵州日报
摘要:  织金弘光工艺厂是一家民营独资企业,目前有雕刻师40余人,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年上缴利税40万元左右。雕刻材料主要源于铜仁梵净山下的紫袍玉带石和织金大理石,紫袍玉带石紫绿相间、晶莹剔透,十分美观;织金大理石多用作雕刻砚台,具有色泽明艳、蓄墨不干等特点

       “这是双龙献宝、龙凤呈祥、松鹤延年、五龙至尊、大展鸿图、麻姑献寿……”11月19日,记者走进织金县城北开发区弘光工艺厂,眼前豁然一亮,功夫茶盘、大理石砚、烟缸、花瓶及各种摆件石雕列满了整间屋子。厂长马志举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七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织金弘光工艺厂是一家民营独资企业,目前有雕刻师40余人,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年上缴利税40万元左右。雕刻材料主要源于铜仁梵净山下的紫袍玉带石和织金大理石,紫袍玉带石紫绿相间、晶莹剔透,十分美观;织金大理石多用作雕刻砚台,具有色泽明艳、蓄墨不干等特点,为砚中上品。各种茶具、酒具、文房用具以及家居摆件经过加以巧妙设计、精雕细琢,其石雕工艺品以整块雕刻浑然天成而独具一格,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马志举出生在织金县三甲乡干坝村。早年高中毕业后,出于对石雕工艺的热爱,毅然拜师学习石雕,两年后,到贵州石文化雕刻艺术中心打工。由于苦心钻研,1998年,他的作品《环龙盘》在广交会上获得金奖。2000年春节过后,马志举怀揣2000元回乡开起了石雕工艺小作坊。“当时,由于买不起整车石头,就只好从别人运来的大车石头中购买一部分。销售收入一分也不敢乱用。”马志举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难历程。

  由于技艺精湛,马志举的石雕很快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并迅速站稳脚跟。2006年,在获省中小企业局16万元的扶持基金后,成功注册了织金弘光工艺厂。此后,连续3年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活动,分别获“能工巧匠”一、二、三等奖。由于提高了知名度,产品一举占领了当地大部分销售市场,同时还远销至韩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马志举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基本上每月都有一笔大单生意,且每单生意交易额大多在30万元以上。几年下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目前,在马志举厂里打工的雕刻师傅有20多人,如遇订单较多时最多有50多人,工人每月工资在1800元至2000元左右。“另外,根据工作效率和能力的区别,还设有季度奖和年终奖,一般每个工人年收入可达4至5万元。”马志举说,为了加强改进和创新,他又安排厂里的工人轮流到外地工艺厂打工学习新技术。为让织金石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他还经常免费培训学徒,到目前共培训40多人。“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活动给了我们做大的平台。”马志举最后说。

相关阅读: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