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种稻种菜不如种花

发布时间:2007-11-29  来源:海南兴农网
摘要:“种稻不如种菜,种菜不如种花”——在海口美兰区的许多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也是许多农民的亲身体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美兰区农民放弃了原来只种稻种菜的习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市场大胆尝试种花、种香蕉等,发展有现代特色的农业。而从这一大胆的

  “种稻不如种菜,种菜不如种花”——在海口美兰区的许多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也是许多农民的亲身体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美兰区农民放弃了原来只种稻种菜的习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市场大胆尝试种花、种香蕉等,发展有现代特色的农业。而从这一大胆的转型中,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观念改变了、生活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种鲜花:不能吃却能多赚钱 
    
  记者来到在美兰区灵山镇的大林村道点下村。村委会干部潘正英是该村第一个种植兰花的村民。“当初我劝村民们投入资金种兰花时,还有许多人心里没底都不敢去尝试。”潘正英说,2001年,以种植兰花为主的轩苑农业有限公司落户该村后,他与镇里的几位负责人受邀到香港、广东等地考察,开始有了自己种植的想法。 
    
  但他的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许多村民的认可。潘正英决定自己先投入资金种植。很快他用自己的经历给村民算账:传统作物种植每亩年收入约为1200元,而他种植的兰花每亩年收益达2万多元。 
    
  目前,该村已有24户农民以入股的形式组建起了兰花经济联合体,创建10亩兰花基地,去年又投资36万元增加种植4亩兰花,目前兰花长势喜人,估计今年12月底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入股的农户每人平均可获利4100多元。 
    
  特色农业:农民的新选择 
    
  陆元江是海口美兰区三江镇眼镜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几年前,在与该村委会的桥安村村民一起讨论研究如何发展该村经济时,他发现村民们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认识市场,村民们认为桥安村坡地多、土地肥沃,应该种植橡胶、花卉、香蕉等特色农作物,但对于以前以水稻和常规瓜菜为主要产业的村民来说,还要进一步引导农民拿出钱来大胆改变耕作习惯。 
    
  陆元江首先在自家的承包地上种植了橡胶,并用“以短养长”的方式发展经济,在橡胶园里种花卉10亩,年纯收入增加2万元,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了收入。而随后,许多村民也开始陆续尝试:村干部符爱梅先后种植30亩橡胶,2006年纯收入3万元;村民陆涛种植花卉15亩,2006年纯收入6万多元;下岗返乡的职工多方筹措资金种植花卉30亩,年收入达12万多元…… 
    
  “是收益及市场让农民改变了原来的观念,”村民陆涛说,以富贵竹为例,每年每亩的收益在3000元以上,而且不受季节影响,长年可种植。不仅如此,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的鲜切叶货单也使农民看到了希望。陆元江介绍,认识到转变产业的好处之后,目前已有许多农民将原来的荒地、空地都用上了,如今在这里想要租3亩连成片的地都难以找到了。 
    
  贴息资金:每年120万元 
    
  美兰区委书记徐敏生表示,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该区做到资金向下,科技向下,市场向外。去年,美兰区政府出台有关支农贷款贴息政策,与海口城郊信用联社签订合作支农协议书,符合条件的农户在海口市城郊农村信用联社辖下当地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取得的用于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业等项目的贷款由政府适当给予贴息,遵循“政府贴息、个人还本、信用社发放、回收”的原则。 
    
  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每年安排120万元作为支农贷款专项贴息资金,拨给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帖息,许多农民充分利用这一项优势解决了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如灵山镇大林村委会道点下村的村民共有24户农户从灵山信用社贷款贴息资金150万元,着重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紧缺问题。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