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扬中小秧草成就致富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1-03-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摘要:  据了解,扬中市现有露地秧草6000多亩,大棚秧草1200亩。2010年,扬中市投入1230万元在原有9个秧草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江洲秧草专业合作联社,为入社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和协调。此外,扬中市还专门成立了扬中秧草产业

  扬中开发区新星村有片秧草大棚,属于千亩秧草商品有机肥应用示范片,项目实施单位为绿野秧草专业合作社。近日,记者在村里采访时看到,村民们正在大棚里收割秧草。

  “秧草在灾年的时候,曾是扬中人的度命野菜,维续了许多穷苦人的生命。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生命力旺盛、不用施农药,加上口味好,是天然的绿色环保‘放心菜’,秧草现在登上了各家饭店的‘大雅之堂’,成为城里人餐桌上的常见野菜,身价大增啊!”绿野秧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艺师曹德明告诉记者,秧草已是扬中土特水产的主要配菜之一,可与河豚、刀鱼、河蚌、鲑鱼等一起烩,仅此一项,扬中当地每天就要消耗掉10吨秧草。

  58岁的新星村村民施桂芳一边收割秧草一边说:“目前收割的是第六茬秧草,主要批发到南京、常州、镇江、扬州等地蔬菜市场,现在市场零售价格是5元/斤,比去年这时候涨了一成多。”施桂芳家种了3亩多地的秧草,亩均效益约4500元,远高于种水稻、麦子等常规农作物,秧草算得上是农家的‘致富草’了。

  产加销配套 产业链形成

  秧草一年中可以收割多茬,除了用于鲜食之外,头茬和八、九茬专门用于加工咸秧草。在扬中,秧草已走向深加工,走上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路子。

  三叶咸秧草有限公司是镇江市第一家以秧草加工为主业的生产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已建立6个配套的秧草无公害生产基地,生产的“三叶”牌咸秧草拥有QS产品认证,被评为江苏名牌产品。据公司负责人石春富介绍,公司年生产200多吨咸秧草,实现销售1000多万元。现在常年与200多户农户下订单收购秧草,年消化新鲜秧草可达100多吨。

  除了“三叶”牌之外,扬中秧草产品还有“秧花”、“花红盛”、“正坤”等多个品牌,规模加工企业有9家,咸秧草的年产值近2000万元。目前,一些秧草加工企业还准备研发多种秧草食品,如加工制作秧草包子、秧草汤圆、秧草汁、杀青速冻保鲜秧草等。

  将产业做大 成“绿色名片”

  据了解,扬中市现有露地秧草6000多亩,大棚秧草1200亩。2010年,扬中市投入1230万元在原有9个秧草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江洲秧草专业合作联社,为入社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和协调。此外,扬中市还专门成立了扬中秧草产业化办公室。

  “十二五”期间,扬中秧草产业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扬中市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科科长刘良华信心满满地表示,到“十二五”期末,扬中秧草面积将发展到 1万亩,其中大棚设施栽培面积达到3000亩-5000亩,整个种植规模和水平将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扬中市将做强地方秧草产品的品牌,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发出更多新的秧草食品,延伸产业链,扩大知名度,使小秧草进一步走向国内外市场,成为扬中的一张“绿色名片”。

  早春时节,走在扬中的田间地头,不时可以看到一丛丛、一簇簇的小秧草,它们叶嫩芽绿、生机盎然。这小小的秧草,曾作为充饥的野菜伴扬中人度过困难时期,如今又从“救命草”变为“放心菜”,成就着当地一个前景广阔的致富产业。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