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赤峰蘑菇香飘致富路

发布时间:2009-11-26  来源:赤峰日报
摘要:2006年3亩地的大棚为他带来了初步的收益。第二年以后,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收入达到8万多元。2008年,他又从村里租荒山20多亩,扩大了种植规模。走上致富路的尚金龙没有忘记乡亲们,在他的帮助下,又有23户农民加入到了种植双孢蘑的行列。

       走进松山区陆家营村尚金龙家的双孢蘑大棚,棚室内蘑菇特有的香味就会飘过来。这些蘑菇,都是尚金龙致富的“宝贝”。看着长势良好的蘑菇,他高兴地说:“我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这些地就可以产出‘金疙瘩’。”

  几年前,尚金龙所在的家乡陆家营村与其它的村没什么两样,因“打工潮”而“失血”的乡村一片沉寂,留守村庄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了生计,1995年之前,他与同村人一道到沈阳、北京等地打工,打工的收入只能养家糊口。通过在外面的闯荡,他开始思索为什么家乡与外界的差距那么大,外地那么富有,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和改变家乡。1996年他毅然回到了家乡,并用自己打工积攒的部分资金花了将近两年时间建好自己的小家园。1999年他将新砌的房子抵押,从信用社贷款2.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购买了100口小猪,但当年因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原因,亏损了3万余元。

  机遇随着2006年而到来,为早日把全村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彻底解决农民“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的问题,镇政府先后组织全镇村、组干部和群众分别到辽宁的喀左、山东的寿光、松山区穆家营子镇的全家梁生态园区、城子乡等地参观学习日光温室和冷棚建设。2006年春,村里以“反租倒包”的方式,从农民手中承包了310亩土地,集中连片地搞起了160个日光温室大棚。8月份,大棚建成后,又反租给本村的70户农户,建起了全村第一个设施农业基地。然而正是这160个日光温室大棚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半亩地的一个大棚仅仅一茬的产出就超过了1 万多元,在全村农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因家庭经济和外债的压力一度心灰意冷的尚金龙看到了希望。他通过参观和研究市场,决定种植双孢蘑。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他借了几万元钱,租了3亩地,与妻子一道起早摸黑,在农忙时,再请临时工。他把汗水、智慧和创业激情全倾泻在这3亩创业基地上,苦尽甘来,2006年3亩地的大棚为他带来了初步的收益。第二年以后,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收入达到8万多元。2008年,他又从村里租荒山20多亩,扩大了种植规模。走上致富路的尚金龙没有忘记乡亲们,在他的帮助下,又有23户农民加入到了种植双孢蘑的行列。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