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让贫困农牧民手握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发布时间:2013-06-27  来源:青海新闻网
摘要:青海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干旱山区、三江源高寒牧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和环青海湖农牧交错区“四大板块”,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而且贫困的地 域性、民族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做好青海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民族

  青海实施产业化扶贫工作纪实

  青海,世界屋脊,三江之源。

  这里既有着别处难以寻觅的壮丽景观,也因为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仍,贫困现象十分普遍。

   青海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干旱山区、三江源高寒牧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和环青海湖农牧交错区“四大板块”,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而且贫困的地 域性、民族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做好青海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和生态问题。

  改 革开放30多年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扶贫工作也硕果累累,但由于自然因素制约,青海仍然是全国最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突出特征是贫困 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收入差距大、脱贫难度大。六盘山青海片区和藏区两大特困地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8%,扶贫开发范围全覆盖。按照中央确 定的2300元扶贫标准测算,到2012年底,全省尚有贫困人口147.3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8%,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

  加快青海贫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任重而道远,让青海各族人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共圆中国梦,路在何方?

  新思路,吹响扶贫开发集结号

  带着这样一个沉甸甸的疑问,青海省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1年对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实施效果和贫困人口现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摸底。

   2008年初,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对本省36个县138个乡镇414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重点工程实施的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存在着五个 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即:千家万户的分散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农牧业经营成本高与经济效益低的矛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矛盾; 优势产业闪光点多与品牌亮点少的矛盾;产业基地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相脱节的矛盾。

  与此同时,为了瞄准产业扶贫对象,2008年底至 2009年初,青海共抽调1.26万人次,利用75天时间,深入4163个行政村50余万农牧户,逐户进行了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工作,确定了全省 138万扶贫开发对象。2011年,国家实行2300元扶贫标准,青海再次开展了低收入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和测算工作,全省共有低收入贫困人口190万。

  从来自贫困地区一线的调查成果出发,青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本省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扶贫开发“六个转变,六个结合”的新思路。

   “六个转变”是:在扶贫开发对象上由过去的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全省低收入人口全部实行扶贫开发政策转变;在扶贫开发目标上由以解决温饱为主 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转变;在扶贫开发力量上由单纯依靠扶贫开发部门向各部门和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在扶贫开发投入上由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向整合各类资金集 中扶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转变;在扶贫开发方法途径上由单村独户、分散单一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向统筹规划、连片开发、集中规模、综合治理、区域推进 转变;在扶贫开发制度上由开发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式扶贫并举转变。

  “六个结合”是:扶贫开发工作与各地制定和实施的中长期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与各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密结合;与各地优势资源开发紧密结合;与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紧密结合;与贫困地区新农村和小 城镇建设及农牧民定居工程紧密结合;与土地草场流转、发展集约化经济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紧密结合。

  “六个转变、六个结合”为青海实施产 业化扶贫战略奠定了基础。按照这个思路,再紧密结合国家、省委省政府有关改革、发展和扶贫工作的政策、精神,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部署, 青海省协调37个部门,编制完成了《六盘山片区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青海省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在扶贫开发新思路和有关扶贫开发规划的引领下,青海再次吹响了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集结号,踏上了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化扶贫新征程。

   从此,青海进一步加大力度,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重点,以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着力实施产业化扶贫战 略。实施连片开发、产业带动的村,占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总村数的比例从2008年的35%达到2012年的96.7%。截至2012年,用于全省的产业 扶贫资金总规模达到37亿多元。初步形成了高原特色农业、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文化旅游业和特色环保型农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户有致富项目、村有 特色产业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种养加一条龙、农(牧)工贸一体化产业扶贫之路。

  新机制,确保产业扶贫效益到户

  产业化扶贫,钱从哪里来,钱又该怎么花?怎样才能把这样一件惠及万民、利泽群生的事业做好呢?

  青海的做法是,以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为平台和契机,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类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套、各方参与、市场运作、综合开发、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促进产业化扶贫事业的发展。

   2010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意见》,把各类资金和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加大投入,合力攻坚。按照“渠道不 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把专项扶贫的特惠制与行业扶贫的普惠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专项扶贫扶持发展特色产 业,以行业扶贫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社会扶贫有益补充完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截 至2012年,用于我省产业扶贫资金总规模达到37亿多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12.54亿元(占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74.4%);行业部门资金8.52 亿元;引导银行贴息贷款10亿多元;企业或专业合作社投资2.47亿元;各类帮扶资金2.9亿元;群众自筹1.66亿元。专项扶贫投入与整合各类资金投入 的比例达到1:2以上,村均投入规模200多万元,达到了综合开发、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要求。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