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叶进祥:水果村里“鱼状元”创业致富史

发布时间:2009-03-31  来源:大农网
摘要:1991年,叶进祥的云斑鮰成鱼亩产已由最初的75公斤,提高到750公斤。那时,成都及周边县市正好兴起一股吃特种鱼的热潮,美国云斑鮰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川内能够提供云斑鮰成鱼的养殖户还寥寥无几。物以稀为贵,云斑鮰的市场价格迅速窜上每公斤60元的高位,到叶进祥的鱼
         【人物档案】叶进祥,男,40岁,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丹棱镇兴隆村人。1984年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搞特种水产养殖,先后自费到合川水产校、重庆长江水产研究所、四川农大、湖北长江水产研究所参加特种水 产繁殖的系统学习,经过20年的潜心钻研,成为了眉山市特种水产繁殖的高手,现拥有鱼苗繁育基地20亩,成鱼养殖面积200亩,年销售各类鱼苗2亿尾以上。他先后获得“丹棱县十杰青年”、“眉山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等几十项荣誉。

  丹棱镇兴隆村是丹棱县一个远近闻名的水果专业村。在十里橙林中,有一片占地10余亩的鱼塘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鱼塘的主人就是县渔业协会的理事长叶进祥的。他是一个勇于吃“第一只螃蟹”、靠搞规模化养殖特种鱼类而发家致富的“鱼状元”。11月20日,在他位于东坡区白马镇的30亩特种鱼标准化繁育基地建设工地,记者听他倾诉了搞水产养殖20多年来的艰辛和喜悦。

  独辟蹊径23岁时掘得第一桶金

  1984年,16岁的叶进祥高中毕业。面对未来,他没想太多,就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子冲劲,承包了村里的一座水库从事规模化养鱼。

  这一年,兴隆村还没人搞过规模养鱼。

  1985年,初通水产养殖的叶进祥被当地政府推荐到重庆长江水产研究所学习。经过两个月学习,叶进祥不仅学到了养鱼的实用技能,还了解到了世界渔业发展的趋势。他更加坚定了在水产养殖方面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1986年,叶进祥来到武汉长江水产研究所学习深造。时逢该所刚从美国引进一批特种鱼——云斑鮰,这种鱼无鳞,食用方便,而且味道鲜美。他敏锐地意识到了新的商机——如果把这种鱼引回四川养殖,将来会有可观效益。回来后,他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投资2700元,从武汉引进了4400尾云斑鮰,开始了特种鱼养殖的第一次尝试。

  云斑鮰毕竟是“洋货”,一进丹棱就出现水土不服。叶进祥虽然用尽招数,但不到一个月时间鱼苗死亡近半。是放弃还是坚持?叶进祥经历着痛苦的思索,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学习、研究和尝试云斑鮰的繁养技术。此后6年里,他多次去重庆、武汉等地参加养鱼专业技术培训,钻研专业资料。通过优化水质、调控水温、提高人工孵化程度等一系列新技术应用,他终于克服了本地云斑鮰繁育的一系列难题。

  1991年,叶进祥的云斑鮰成鱼亩产已由最初的75公斤,提高到750公斤。那时,成都及周边县市正好兴起一股吃特种鱼的热潮,美国云斑鮰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川内能够提供云斑鮰成鱼的养殖户还寥寥无几。物以稀为贵,云斑鮰的市场价格迅速窜上每公斤60元的高位,到叶进祥的鱼塘边上门收购的商贩络绎不绝。“当时云斑鮰的饲养成本只有每公斤8元左右,一亩鱼塘就有数万元的利润。”叶进祥说,当年自己15亩的鱼苗繁育基地,“简直就像一台印钞机 ”。那年,他才23岁。

  紧跟市场特种养殖闯出新天地

  云斑鮰本地繁育的巨大成功,让叶进祥的特种鱼养殖干劲越来越大。

  “那几年,传统鱼类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而特种鱼的养殖刚刚兴起,虽然风险高,但效益也高。”从1991年起,看准了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叶进祥,又陆续引进了美国加州鲈、俄罗斯鲤鱼、裸鲤等新品种,都获得了成功。

  “也有盲目冲动损失惨重的时候。”1997年,他在缺乏充分市场论证的情况下,投资30多万元搞甲鱼养殖,虽然繁育技术过关了,但市场却一落千丈,最后损失20多万元。“辛辛苦苦十来年,一下回到解放前。”叶进祥自我解嘲。

  “甲鱼的失败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课。会养是一码事,还得学会看市场。”1997年后,他瞄准了本土野生河鱼黄辣丁的驯养。“黄辣丁是本土鱼种中公认的味道最为鲜美的,且人工驯养难度较大,当时还没有人能完会掌握它的繁育技术。如果谁能抢先掌握,谁就能获得市场先机。”随后,他潜心探索起黄辣丁的繁育驯养技术来,于2001年获得成功,并创出黄辣丁驯养亩产1500公斤的纪录。

  黄辣丁因产量低,市场价格一直都稳定在每公斤24元以上,而养殖成本还不到一半。10亩黄辣丁养殖场给叶进祥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现在,黄辣丁仍然是他的主打品种之一。

  “现在我引进新品种一定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引进的鱼品必须要适应养殖区的水质和气候。再就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选择鱼品,价格虚高、脱离群众消费能力的鱼品再新也不宜大面积推广。”叶进祥说,养鱼这个行当就是要不断地稳妥地推陈出新。

  灵活经营变着法子卖鱼增效益

  “要想在水产业上获得更高的效益,只会养鱼还不行,还得会卖鱼。”叶进祥说,自己在如何卖鱼上可交了不少的学费。以前卖鱼,不是拿着鱼到处推销就是坐在家里“守株待兔”。“你面对的客户范围有限,市场行情好时还好说,一旦出现波动,往往会出现好东西卖不上好价甚至卖不出去的情况。”1999 年,他繁育的鱼苗就有3000多万尾因信息不畅,销不出去,最后只好含泪倒在河里放生。

  “建立一个广阔的销售网络对我们养殖专业户来说太重要了。”2000年,丹棱县实施科技网“乡通工程”后,他立刻购置了电脑,成为眉山市第一个上网发布产品信息的水产专业户。很快,他便结识了全国各地数十位经销商,并和他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与他们的合作,叶进祥在省外建立了10余个办事处,将自己的鱼苗销到了全国。

  “养殖业一定在学会应对市场波动,让鱼的生长与市场行情接轨。”叶进祥说,水产品在一年中会出现淡季与旺季的区别,但持续时间都不会太长,所以淡季时就不必急于出鱼,而要有意识地放慢鱼的生长速度,节约成本,等旺季时再出售就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依托协会把特种鱼养殖进行到底

  如今,到叶进祥这里拜师学艺的人越来越多。而他也为今天能为人师感到光荣和自豪。每试养成功一个新品种,他总会将养殖技术无偿传授给大家,并将自己先后试养成功的10多个新鱼种的技术资料、市场信息资料打印成册散发给乡亲们。他还公开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凡打进咨询养殖技术的电话,他从不推诿、敷衍。

  1990年代初期,为动员更多宜渔户投身水产养殖业、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共同奔小康,叶进祥发起成立了丹棱县渔业生产协会,在整个丹棱县迅速掀起了一股养鱼热,原何场乡黄庙村,几乎家家户户养鱼,不少人靠养鱼盖起二层小楼。

  今年9月,叶进祥作为丹棱的唯一代表,参加了省委组织部举办的省首届新农村建设领军人才培训班学习。期间,他外出参观了不少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基地。看到别人正甩开膀子大干,叶进祥深受震动,9月29日,培训归来的他立刻来到东坡区白马镇考察建设基地,9月30日便签下了30亩土地的租赁合同,10月5日便开始动工兴建。他要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养鱼基地,并成立“眉山市特种水产养殖合作社”。总投资150万元的特种鱼标准化繁育基地,可望年底前完工。这个基地将以“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特种水产养殖户1000户,养殖面积8000亩,实现产值4000万元。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