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靳卫兰:养猪女状元的致富经验谈

发布时间:2009-11-11  来源:大农网
摘要:“去年一年我出栏了2000多头肥猪,今年出栏量将远远超出这个数。别看我养猪在全区(长清区)是最晚的,规模却是长清最大的。”说这话时,长清区 44岁的靳卫兰觉得特别自豪。短短3年多时间,从不懂技术到发展起存栏两千多头、年收入过200万元的荣达养殖场,靳卫兰的经历

  “去年一年我出栏了2000多头肥猪,今年出栏量将远远超出这个数。别看我养猪在全区(长清区)是最晚的,规模却是长清最大的。”说这话时,长清区 44岁的靳卫兰觉得特别自豪。短短3年多时间,从不懂技术到发展起存栏两千多头、年收入过200万元的荣达养殖场,靳卫兰的经历无愧于济南市科技致富女状元的称号。
  
  猪比人住得好
  
  在靳卫兰的养猪场里,消毒室、哺乳室、保育室、育肥室、母猪室、公猪室、后备母猪室一应俱全,分类明确。记者注意到,猪舍内不仅装了双层窗子和暖气,还配了空调,“住得比人都好”。每个猪室还配有专业技术人员,每天根据风向和温度开窗通风。“养猪可是个细致活,小猪仔经不得惊吓,更不能打,要有生人进了猪舍,猪受惊吓后会好几天不进食,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说起养猪,如今的靳卫兰可是头头是道。她告诉记者,科学养猪,“消毒、防疫、全进全出,一样都不能少。”每头猪还都有自己的“个人档案”,出生日期、产地、父母、吃过什么饲料、注射过哪些疫苗,都记载得清清楚楚。“这些,可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靳卫兰说,因为一开始不懂技术没有经验,前年开春时,养猪场内一开始有小猪出现问题,自己有些大意,结果死亡的猪崽和育肥猪不断增多,最后不得不将临近猪舍内的大小猪全部处理掉,一下子损失十多万元,半年多才缓过劲来。
  
  猪吃的都是“绿色食品”
  
  同样是养猪,有的养猪户三天两头就要上市场买猪药,靳卫兰却极少如此。问起秘诀,靳卫兰毫不隐瞒:“我的猪吃的都是‘绿色食品’,经常进行食疗,所以很少得病。”原来,在不断摸索和学习中,靳卫兰发现,不少人吃的菜蔬有食疗作用,可以防病强身,“人可以吃,猪为啥不能吃?”随后,靳卫兰创出了自己独有的“靳氏食谱”:把洋葱、大蒜、白萝卜、胡萝卜等7种绿色蔬菜按比例配在一起,混入猪饲料中进行喂养。不仅如此,猪场还派专人每天到野地里割一些苦菜子、婆婆丁、马生菜等野菜和青草,以补充维生素等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免疫力。
  
  事实证明,“靳氏食谱”的确非常有效。在养猪场里,育肥猪个个膘肥体壮,很少生病,一年下来,省的医药费就有上万元。
  
  满怀信心挣猪钱

  靳卫兰告诉记者,从去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以来,自己卖的肥猪每公斤价格没下过14元。因为养的猪品种好、出肉率高,出栏肥猪几乎全部被济宁、肥城的肉联厂收购。不仅如此,养猪场的猪粪也成了宝贝,附近的村民都找上门来,要买回去做肥料,一立方猪粪卖到了45元,一天下来,仅猪粪就能给靳卫兰带来100多元的收入。

  国家接连推出扶持生猪养殖的各项政策,靳卫兰的养猪场现在用的消毒水、疫苗,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母猪补贴、母猪保险补贴也已全部兑现。长清区有关部门还准备为她提供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粪便无害化处理。曾经种过地、收过玉米棉花、摆过饮食摊、卖过布匹、办过淀粉加工厂的靳卫兰夫妇,如今认定了养猪业的大好前景。靳卫兰告诉记者,她现在正筹集资金,准备在年内上种猪场,进一步扩大规模,建成一个占地100亩、总投资600万元、年产万头生猪的高标准、现代化生态养猪基地,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带动更多人养猪致富。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