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柞水发展棚膜经济实现经济效益315余万元

发布时间:2011-01-12  来源:西部网
摘要:西部网讯 种值不怕淋、收获不选天、不用起得早、只要心情好,这首大棚种植打油诗,在大棚农户的嘴里朗朗上口。 近年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柞水把棚膜经济作为重要的突破口来抓,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棚膜蔬菜优势产业带、高效农业产业群和

西部网讯 “种值不怕淋、收获不选天、不用起得早、只要心情好”,这首大棚种植打油诗,在大棚农户的嘴里朗朗上口。

近年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柞水把棚膜经济作为重要的突破口来抓,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棚膜蔬菜优势产业带、高效农业产业群和绿色农业示范园。目前,全县种植设施蔬菜2100亩,实现经济效益315余万元。

该县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支持棚膜经济发展政策,对新建蔬菜大棚的农户,准竹木结构大棚每亩补贴1000元、钢架大棚或水泥骨架大棚每亩补贴2000元、日光温室每亩补贴3000元,近年来已投入各类补贴资金240余万元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投入1100余万元,完善了蔬菜基地水、电、路、堤、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各类支农信贷资金扶持,县财政共贴息60余万元,对设施蔬菜种植大户予以贴息;协调金融部门投放信贷资金2000余万元,扶持种植大户蔬菜产业发展;同时,多渠道、多形式招商引资,鼓励和扶持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建立设施蔬菜基地,实行蔬菜生产、加工和营销一体化,促进了该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大力引进蔬菜名优新品种,加速品种更新。两年共引进番茄果类、瓜类、叶菜类等蔬菜新品种12个,其中8个新品种已在全县推广种植。推广温室大棚规范建造及科学施肥、病虫害生态防治、沼液综合利用等无公害设施生产技术和专业化育苗新技术,实现了设施标准化、生产无害化、收入高效化。积极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培训,受训农民达5000多人次,印发资料8000余份。同时,从山东寿光、陕西泾阳等地聘请10余名技术员驻村培训指导,蔬菜生产新技术普及率达到90%。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布局、产业经营”的要求,该县通过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棚膜经济发展,使棚膜经济呈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目前,西川的大棚蔬菜、杏坪的烤烟、马台的花卉等棚膜经济都已形成一定规模,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瓦房口乡投资280余万元,建成100亩水泥骨架蔬菜大棚30个,温室大棚5栋,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0余万元,大大提高了广大干群参与棚膜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加快了全县棚膜经济发展步伐。今年,该县将继续推广棚膜经济,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大棚园区,扩大反季节蔬菜、瓜果棚膜数量,加快形成规模优势。

该县按照“板块开发、集约生产”模式,先后投入资金2亿余元,建立了汇生源、金台和杏坪等六大农业产业园区,依托汇生源、农贸实业等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设施蔬菜基地272亩、温室育苗大棚5个2500平方米、花卉大棚102个,带动发展农产品生产专业村15 个,建成农产品基地32万亩、发展生产大户2000余户,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鼓励引导本地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种养大户,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发展棚膜经济,提高全县棚膜经济发展水平。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