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洪洞西凉村创新农户经营模式 农妇养猪一年赚10万

发布时间:2012-05-25  来源:黄河新闻网
摘要:万安镇西梁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县城西10公里处,西靠吕梁山,东邻汾河水,南连大运高速公路洪洞出口,七一渠贯穿村子南北。全村共有居民380户,总计1680口人,耕地面积3200余亩。自新农村建设以来,西凉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西凉村林下养殖的珍珠鸡。黄河新闻网记者高增平摄
 
西凉村林下养殖的珍珠鸡。
 
西凉村林下养殖的珍珠鸡。黄河新闻网记者高增平摄
 
西凉村养猪户梁红珍在喂养猪崽。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讯(记者高增平 刘芳)

  万安镇西梁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县城西10公里处,西靠吕梁山,东邻汾河水,南连大运高速公路洪洞出口,七一渠贯穿村子南北。全村共有居民380户,总计1680口人,耕地面积3200余亩。自新农村建设以来,西凉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近几年来,西凉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靠县财政捆绑使用资金实施产业帮扶,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全村有杨树林 2200亩,每亩年均收入1500元,年可创收330万元。林下经济面积已达到1500余亩。林下养殖800余亩,建成了围网养殖专业区40个,规模养殖 8.5万只(头),养殖户52户,主要养殖品种有美国七彩山鸡,珍珠鸡、贵妃鸡、柴鸡、鹅等十余个品种,其中“历山牌”土鸡蛋远销太原、西安等地。

   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下经济,该村规定贫困户优先承包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村委集体帮扶投资500万元,对园区内的田、林、路、渠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 常年聘请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先后投资200余万元,为17户扶贫对象设立围网,搭建彩钢瓦棚、鸡舍等,为每户解决贷款5万元,村委贴息扶持创业 户。

  西凉村一老村长说,林下经济的壮大,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渠道,解决村内80%的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增加了。同时对环境保护也有很大的作用,林下养的鸡鹅可以吃掉树林里的害虫,鸡鹅的粪便也成为林木生长的肥料,菌类浇灌时林木也得到了水分的滋润。

  西凉村有女性723人,新农村建设中,妇女是农村致富的主力军。近年来,西凉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带领妇女上太原、忻州、夏县等地参观取经,聘请省农科院科技人员对妇女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因地制宜地发展以养殖、种植业为主的林下经济。

   西凉村妇女创业者梁红珍就是其中一户,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的合不拢嘴说,“去年收入多少?”“没怎么算过,反正干了一年赚了10几万,给儿子娶了个一个新 媳妇”。“我们这娶个新媳妇就得花是10几万。儿子成家了我还能干,继续把养猪业干下去”。三年前梁红珍开始养猪,村里两补助万元用于猪舍修建,后来又通 过村委担保贷款筹到8万元,现在她家的猪舍里还有120余头猪,收入最好时每年能拿到10余万。

  现在的西凉村已有多处妇女就业、创业基地。优先承包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并对妇女示范基地进行资金扶持。已建成妇女围网养殖专业区40个,17户妇女示范户年均收入3万元。

   西凉村57岁的一位妇女告诉记者,在村两委的指导、宣传,帮助协调处理村民、家庭、邻里关系相处等方面的知识,村民们的自身素质有很大提高,村里多名妇 女被评为“好媳妇”,在“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的评选出炉,使村里的家庭妇女和睦相处,共建和谐家园的理念。

  记者在西凉村看到村里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新建的学校、文化休闲广场已投入使用,村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新建的村“两委”办公场所、文艺舞台,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卫生所,便民连锁店等。使西凉村焕然一新,独特的新农村。

  据了解,全村村民都用上了安全便捷的自来水,电视、电话、有线电视入网率达到90%以上。村委还成立了,农民锣鼓队、篮球队、秧歌队、宣传队等文艺团队。
 

西凉村林下养殖的珍珠鸡。黄河新闻网记者高增平摄
 
西凉村林下养殖的七彩山鸡。
 
西凉村林下养殖的珍珠鸡。黄河新闻网记者高增平摄
 
西凉村经济林里的生态园游乐区。
 
西凉村林下养殖的珍珠鸡。黄河新闻网记者高增平摄
 
西凉村林下种植的虎皮蘑菇。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