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庆阳一条光明的致富之路

发布时间:2007-11-30  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摘要:在陇东这片黄土地上,如今近九成的城乡富余劳动力都在搞劳务。这支由深厚的黄土地孕育出来的劳务大军,在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勇敢的跨越之后,正日趋成熟的步伐迈向全国乃至世界四面八方,将触角伸向社会性的多个领域,以自己憨厚的德行,聪颖的智慧、创造着骄人的业绩,
        在陇东这片黄土地上,如今近九成的城乡富余劳动力都在搞劳务。这支由深厚的黄土地孕育出来的劳务大军,在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勇敢的跨越之后,正日趋成熟的步伐迈向全国乃至世界四面八方,将触角伸向社会性的多个领域,以自己憨厚的德行,聪颖的智慧、创造着骄人的业绩,为庆阳的发展积蓄后劲,为黄土地的繁荣昌盛增添实力。而在这支大军的背后,有着一支精干高效的劳务工作队伍,他们以务实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推动着庆阳劳务输转事业蓬勃发展,用心血和汗水谱写出了动人的篇章。  
   
        正确的抉择   艰难的历程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最东部,辖7县1区,116个乡镇,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地形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厚沟壑区、北部黄土丘沟壑区、东部黄土丘陵区,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这里曾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间向来重农耕,耕读传家是一般人的理想境界。六、七十年代,这里的富余劳动力也多是固守本土,并无处外出务工的习惯,虽有一些“高产穷队”组织劳力外出务工搞副业,但无论从规模还是效益方面看,都还未能脱离以农为本的格局。到了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加上党的政策放宽,一些人便试图走出家门,寻找挣钱的门路。先是前塬县区地少劳多的乡村组织建筑队、运输队等到区内的石油矿区务工,取得了可观的收入,有些贫困户一年出去一个人当年就能实现脱贫。董家滩村安原组农民安家瑞,全家五口人有3个孩子上学,而家里仅靠种几亩地生活,经济困难到达孩子学费也交不起的程度。1988年村上有意安排他到副业队打工,结果一年下来就挣了1000多元,加上家庭其它收入,人均纯收入超过400元,当年收入水平就超过中等人家。这是早期劳务输转脱贫的典型户。这对人们“死守一方”的陈旧观念是个很大的冲击,令更多的人心动。不少地方的基层干部通过总结群众的经验,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条切合我区的致富好路子,极力支持鼓励群众外出打工,许多干部群众蓄势待发,热情高涨。  

        原地委、行署领导极为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肯定下来,并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将劳务输出由自发型到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轨道。1988年,地区成立了编制为正处级行政部门的“庆阳地区行政公署劳务工作办公室”,在全省率先落实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为在全区范围内开创劳务输出工作新局面提供了组织保证。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劳务工作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146个乡镇陆续建立了劳务工作站,配备了专干,并由一名副乡长分管劳务工作。地委行署召开了有主管县长参加的全区劳务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全区劳务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并以会议纪要形式发布,实行逐级分解劳务输出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辅之以奖励的措施抓落实。各级领导和劳务部门在公开场合宣讲、印发宣讲提纲、组织典型报告等各种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各县区对劳务力状况都普遍作了调查分析,建立了富余劳动力登记册和档案,制订了劳务输出规划。地、县劳务部门根据本地劳动力结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辟输出门路。在外工作的本地人、外地的劳务组织、报刊(劳务)信息、用工单位和部门动向成为他们随时关注的对象,通过多方联系和考察,把输出的重点由区内逐步扩展到区外,省外工矿企业和加工企业以及城市的家庭。作为全区劳务输出重点县的合水县,1988年首批将520名劳动力输出到新疆,开辟了第一个劳务基地,到年底,这个县就输出了5000多人。与此同时,宁县劳务办在省劳务办和地区劳务办的协助下,深入到广东考察,于1988年首次向东莞市制衣厂送工260名,开辟了全区向东南沿海城市输送女工的先例。镇原县则从本地从没出门的实际考虑,把输出工作做得更细,他们采取了脱产干部常年在外带队,村组干部轮流带队等办法组织劳务输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劳务部门和基层组织以其扎实的工作,疏通劳务输出渠道,开发务工人员的潜能,引导务工人员外出务工。在他们的努力下,建立起了以新疆、广东、深圳、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的劳务基地,并逐步向北京、上海等地扩展,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平台。  

        九十年代初,全区每年劳务输出量达到15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劳务行业从传统的体力活。扩展到设计、旅游、企业管理、家庭教师等技术型、智能型领域,实现了由生产性行业向服务性行业扩展,由临时用工向长期固定性用工转变,不少人走出去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工作。1992年,地区将劳务办并入劳动处,各县区也对劳务机构作了充足的调整,形成了上下一致,便于衔接的劳务工作网络。当年7月,地区劳动部门向深圳广元县输送了50名城镇待业青年,开展了有组织输出城镇待业青年搞劳务的先例。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劳务工作面临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猛增,城镇失业队伍日益扩大的双重压力,加上区内富余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技术,外地用人岗位减少,劳务输出形势日趋严峻。对此,全区上下再次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应对,通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在进一步搞好宣传的同时,劳务部门通过发信息、寄函件、洽谈交流等形式协调劳动力资源开发项目,拓宽了输出渠道,创建了新的劳务基地。到2000年,在原有的新疆、广东及东南沿海基地的基础上,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辟了基地,使基地总数达到160多处,行业涉及农、林、牧、副、工商等十多个方面。与劳务市场要求相适应,劳务部门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建立了信息、培训、输出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在强化劳务组织,取缔非法中介机构,规范劳务市场管理,加强了有组织的输出工作,减少了盲目流动。他们在输出中坚持“情况不明不输出”的原则,并对输出队伍实行跟踪服务,最大程度地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000年,地区将劳务办划归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劳务输出工作与全区就业服务工作融为一体,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局局长赵占生,中心主任史庆华亲自赴新疆、东南沿海考察劳务市场,组织劳务输出,研究制订劳务输出的近远期规划,加大了劳务输出工作范围,建立了城乡结合、一体开发、统一培训的服务体系,并将劳务部门工作与职介机构对接起来,改变了以前直接面对企业的格局,使更多的劳动力向区外、省外流动。劳务部门还积极推广了庆城依托油田和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经验,积极支持外出务工成功者回乡办实体吸纳富余劳动力。城乡富余劳动力输转逐渐走向正规化、规模化。  
   
        走产业化道路     做精细化服务  

        为了切实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进一步促进劳务经济发展。2004年、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劳务工作会议,并出台了《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2005年,又下发了《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的决定》这两个文件。为全市劳务输转工作提供积极的政策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劳务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市富余劳动力45.7万人,其中:农村39.86万人,城镇5.86万人,也就是说每年需50万人次以上富余劳动力等待输出、转移。在这新形势下,2006年4月全市劳务工作座谈会召开,再次明确劳务输转工作任务,按照全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各县区,各单位和社会各界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项目,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最大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来推动,作为战略性措施来落实。2006年全市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9.1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6.93亿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73%和170% 。劳务输出产业化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它将庆阳市城乡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推动,对全市小城镇化建设步伐起到积极的作用。  

        面对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务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劳务输出点多面广线长,服务内容复杂而又具体,费力又费心,而劳务工作人员较少,工作经费不足。如何将劳务工作做得更好,劳务工作人员就得有执着的服务精神。市县区劳务部门把自身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坚持抓学习、讲奉献,让工作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树立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并认真制订完善了与业务工作相配套的学习生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劳务输出工作条例、服务程序、收费项目及工作标准规范,并制定了《劳务工作政务公开管理办法》,将办事规则、人员、范围、程序、政策规定等一一向社会公布,以方便务工人员办事,并接受群众监督,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以良好的素质、规范的程序为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服务,为劳务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服务。  
   
        庆阳市地处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劳务部门把信息收集作为工作起点,除了通过省劳务办驻外各管理处提供信息外,向各大城市劳动部门和用人单位发函,收集信息,还坚持派工作人员赴外地考察。面对劳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劳务部门改变了以往“坐等劳务信息、坐等用工单位招工”的做法,在“走出去”上狠下功夫,跑路吃苦成了他们的“家常饭”。年未岁首人们合家团圆的日子,是劳务工作者最繁忙的时候。2006年春节前,合水县劳务办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考察并看望庆阳在外务工人员,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争分夺秒地向用工单位介绍本地富余劳动力资源状况,赢得了厂长老板们的同情与支持,签订劳务合同28份,争取到用人指标2600名,并协调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劳务基地6处。  

        每当得到劳务信息或拿到用工订单时,从发布信息、动员登记报名、筛选人员,上门服务,协调运输,统一购票到路途输送,每一个环节无不浸透着各级劳务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劳累算不了什么,伴随着他们的还有群众的忧虑、担心、埋怨、不理解甚至是叫骂、围攻……在一次次护送劳务工途中,护送人员总是把座位让给劳务工,自己却站着,一次,一位护送人员在赴新疆的火车上一连站了三天三夜,把腿都站肿了,这种事情对劳务工作人员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输出后,劳务部门坚持跟踪服务,除定期不定期地回访用工单位,看望劳务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续签劳务合同外,他们把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作为大事,突出问题来抓。因病,遇险伤亡与厂家发生纠纷的,他们主动出面与厂家协商,给伤亡者争得合理的生活费,丧葬费和抚养费,并护送他们回家。镇原县一名输出到兰州丰源针织总厂务工的劳务工,一次患病,厂方不但不及时治病,反而为其戴手铐虐待他,并在隆冬季节将其赶出厂门,致其右臂冻残。县劳务办先后13次派人赴兰州援助,经向法院起诉,打赢官司,为劳务人员争得赔偿金25420元。2007年1月份,正宁县劳务办同县公安局昌严寒,阻风雨赴县外12个劳务基地,从东南沿海等地开始,行至二万多公里,为2800多名农民工进行了第二代身份证办理信息采集工作。  
   
        为了解决我市劳务输出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低收入向高收入转变的现状。按照“以培训促输出,以技能促就业”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增加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机制,扩大培训规模,促进技能培训,走技能型、高收入之路。初步形成以技工学校,职业培训学校为主体,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乡镇培训点为基础的培训网络。2006年全市共培训农民工27.05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22.58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4.47万人,培训后输转率达到85%以上。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确定了保安、建筑、家政服务、服装设计、美容美发、烹饪、汽驾、创业、保健足疗、电工、机械修理、种植养殖、餐饮服务、石油钻井等专业,培训面向城乡富余劳动力,也面向未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技工,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使培训质量逐年提高,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多年来庆阳市各级劳务部门除了对劳务工坚持“到位的服务”外,还对用人单位高度负责,工作中坚持“三不输送”的原则。即:务工者思想品德不好不输送,身体条件不好不输送,培训不合格不输送,从而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信任。部分市县因其信誉好而与一些大型用工单位签订了终生用工合同。如华池县与福建泉州嘉庆有限公司签约500人,与福州华胜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签约200人,与广东东莞群光电子有限公司签约1000人。庆丰劳务派遣公司与长庆采油一厂、五厂、井下作业处输送860多人,并已签订合同。劳务部门不仅成了“劳务工之家”,也是厂商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几十年来,劳务工作者用心血浇灌的“劳务产业”之花,已经放出璀灿的光芒。面对目前全市劳务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劳务基地不断巩固发展,劳务输出形成规模、劳务效益提高的形势,他们有资格说:“我们尽力了 ”。  
   
        丰硕的成绩    光明的未来  

        据统计,自1988年全市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90   万人(次),创劳务收入69.75 亿元。对经济落后的庆阳市来说,这是一个光明的未来,从四面八方将“养分”源源不断的输入到这块厚重的黄土地,滋润着它,充盈着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活力。2007年1月召开的全省劳务经济工作表彰会上,省政府授予镇原县、华池县、环县劳务工作办公室“甘肃省劳务经济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在此之前,庆阳市劳务办及所属一些县区劳务输出工作经验曾多次在省内交流推广过,并受到奖励。其中,市劳务办于1989年度、1991年、1993年度、1994年度、1999年度、2000年度、2003年度、2004年度先后被省劳动厅评为“全省劳务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劳务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及一等奖”。多年来,劳务部门的工作也在广大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中留下了很好的信誉。以农业大县宁县为例,这个县人口密集,52万人大部分集中在土地较少的前塬地区,有些乡村人均土地一亩左右,全县50万农村劳动力中就有10.36万富余劳动力,加之县内工业基础薄弱,传统手工业不发达,第三产业因无所依托而发展受限,富余劳动力出路的矛盾日益突出。到1988年时仅平子镇,已有81个劳务队、2600多人在外务工,占劳动力总数的37%;中村乡新堡村有500多人常年在外搞劳务,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有了这些成功的先例,县上认真总结群众经验,把劳务输出作为振兴农村经济让农民富裕起来的突破口全力去抓,十几年来不松手, 取得了显著成果。到2005年,全县建立了149个劳务基地,累计输转劳务人员123 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1.2亿元,有6.1万户群众靠此脱贫。近年来这个县每年劳务输出在12万人(次)左右,收入保持在3.5亿元左右,劳务输出已成为这个县一项靠得住的经济支柱。  
   
        目前,各县区劳务输出都已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据统计,2006年劳务输转总收入达到13.9亿元,年劳务收入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2%,比1988年提高了55%。劳务输出不但脱了贫致了富,还开阔了眼界,后官寨乡佟王村李力红一家是贫困户,一家5口人,奶奶常年瘫痪在床,父亲是聋哑人,2001年李万红经区劳务办组织参加培训后垫付路费输出到上海五粮仓库消防中队工作,2003年他与一宁夏姑娘在上海喜结良缘,2004年家里用他打工挣回的2.3万元盖起了五间砖瓦房。2005年李万红之弟李满红由区劳务办输出到上海务工,在春节前还给家里寄回8000元。如今农村中,哪些盖起新瓦房、新楼房,骑上摩托车, 开上小汽车的农户,追溯其“发展史”,大多与外出打工有关。目前,庆阳市劳务协议工,在靖边、安塞等地油田长期工作的就有2900多人,月收入达到1500多元。近年来,劳务部门的职业培训,技术帮扶等措施更使一些久未脱贫的困难户受益非浅。镇原县开边三岔村农民向海银,由于缺文化少技术多年找不到活,家庭成了有名的特困户。县劳务办经对他培训后输送到深圳一家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务工,月工资2400元的收入使这个特困户很快脱贫。据统计,2006年,全市劳务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1874元的35%,单纯依靠劳务收入脱贫的就有15万户,有70%的农户,76%的贫困户依靠劳务收入,支付家庭的经济开支。除了生活,很大一部分劳务收入都用在了农业投资、民办企业和公益事业建设上。仅2006年,全市劳务收入中就有54000万元用于农业;有85800万元用于非农业,劳务输出无疑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  
   
        劳务输出同样改变着诸多城镇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命运。西峰区原电机厂下岗职工米积平,2004年经区就业局组织参加再就业培训后,安置到社区公益性岗位,从事社区治安巡逻,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接续了已断保4年的养老保险关系,解除了后顾之忧。据统计,全市2006年输转下岗职工3000人次,大大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更令人欣慰的是,劳务大军在打工中锻造着自己,还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用打工中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回乡创业,迈出了人生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步,用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创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在外打工的人员有4500多人在市县区的城镇、乡村办起了个体经营门店,还有644多人回乡在市内城镇,乡村办起了各类经济实体。环县洪德乡寇河村孙明孝,外出务工学到了做木器家具的生产手艺,回到家乡办起了木活加工销售一体的工厂,实现利润270万元,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860人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278人次,给务工人员报销医疗费用4万多元。2006年被省政府授予“农民工明星”。原地区砖瓦厂生产工人帅忠奎,1994年下岗后,他靠外出打工学到了技术、经验。回乡后创办了—西峰前进机械厂,2005年实现产值276万元,利润60万元。几年来,先后吸收下岗失业人员23名,农村富余劳动力68人。在省电视台一次采访中,帅忠奎坦然地说:“没有外出务工的经历,没有政府扶民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2006年在全省劳务经济工作表彰大会上,帅忠奎被授予返乡创业带头人。他们的事迹,无疑是外出打工,学门技术,脱贫致富,增长见识,兴办企业,带动一方,这就是外出务工创业成就者走过的路。庆阳市劳务工回乡创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是劳务大军中的“领头雁”,正是他们造就了新时期庆阳劳务输出这个新产业,也使广大务工人员看到了希望。  
  
        实践证明,劳务输出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它不仅是城乡富余劳动力求生存、求发展的奋斗史,而且也将是一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发展史。我们相信,有数万劳务大军的努力参与,庆阳市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