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肥乡:盐碱沙荒地变身高产田

发布时间:2011-09-05  来源:农民日报
摘要: 目前,经过资金投入、技术改造、良种示范等措施,肥乡县9万亩盐碱地、沙荒地改造升级为高产示范田,年产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9200万斤,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7500万斤,创造效益1.6亿元,人均增收500元。

    “看来,今年又能大抓一把了,过了年就盖新房!”河北肥乡县屯庄营乡赵庄村村民王社岭看着自己开发的10亩沙荒地里棉花伏桃满腰,花蕾竞芳,高兴得合不拢嘴。“原先这里都是盐碱地、不长苗,经过科学改良、管理,你看现在种出的棉花,棉桃是一个挨一个,还不落。”王社岭看见有人来看自家地里的棉花自豪地说。

    肥乡地处漳河故道,全县60万亩耕地中有近1/6的地块属于冲积扇而形成的盐碱地、沙荒地。该县屯庄营乡赵庄村常常是“种一葫芦打两瓢”,不够本钱,大片土地都荒废了。面对这种情况,该县聘请河北省农科院农业课题公关组的专家,在50亩盐碱地先后投入50余万元实验种植高产棉,经过3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培育出亩产籽棉700斤以上的高产、稳产“未农一号”棉花良种。河北未农种业技术部课题组成员于彦兵说:“我们在这一块盐碱地里同时种植66个品种,目的就是要选育出抗盐碱、耐黄萎、能高产的最好的种子,然后去推广、去普及,让父老乡亲们都能受益。”

    “过去我们这里是‘野荒荒,不种粮,三里五里无人忙。现在‘田成方,林成网,村村犹如小林场’。”说起现今的变化,变身良田主人的百姓喜不自禁。

    目前,经过资金投入、技术改造、良种示范等措施,肥乡县9万亩盐碱地、沙荒地改造升级为高产示范田,年产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9200万斤,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7500万斤,创造效益1.6亿元,人均增收500元。

相关阅读: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