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市场分析 > 本轮“猪周期”的“战线”可能会被拉长

本轮“猪周期”的“战线”可能会被拉长

发布时间:2016-11-03  来源:新农网
摘要:目前天气因素和社会心理支撑着猪价的涨势。而距离立冬节气不足10天,那么立冬过后,南方腊肉制作开启,这也拉开了猪肉消费旺季的畜牧。可以说现在较为稳定的行情走势和养殖户压栏有度、出栏有序的状态最好。业内认为,猪肉消费旺季到来之前,猪价有望保持缓慢爬行上涨

  目前天气因素和社会心理支撑着猪价的涨势。而距离立冬节气不足10天,那么立冬过后,南方腊肉制作开启,这也拉开了猪肉消费旺季的畜牧。可以说现在较为稳定的行情走势和养殖户压栏有度、出栏有序的状态最好。业内认为,猪肉消费旺季到来之前,猪价有望保持缓慢爬行上涨态势,童叟天气逐渐变冷,养殖户要注意猪只的防寒保暖和疫情防控。

  供需博弈 屠宰和养殖户均在争取更大利润

  其实,上周末期间北方猪价就再次出现了小涨态势,尤其是东北地区突破8元的涨势提振整体北方市场的士气。目前南方猪价表现也是逐渐向好,低价区小幅补涨,高价区趋稳。

  目前,养殖户压栏情绪强烈,加之对11月份行情的看好,出栏谨慎,屠宰企业因此上调收购价,但由于下游市场销售并没好转,他们同样在等待消费旺季,因此稳价和压价依旧是他们主要的做法。眼下,供需博弈,屠宰和养殖户均在争取更大的利润。卖方市场压栏心理持续,适重猪源不多,而买方市场紧盯着需求不佳不放,因此双方博弈持续,短期内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但后期消费端会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而回升,预计近期生猪价格或稳中小涨。

  本轮“猪周期”的“战线”可能会被拉长

  自从生猪价格止跌反弹以来,生猪市场一直在构筑着持续上涨的态势,而且,截至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业内认为随着需求旺季的临近,生猪价格有望保持缓慢爬行的态势,或迎来“慢牛”行情。

  业内人士判断春节前两个月猪价可能出现小幅上涨,并再次出现本轮涨势的高点,但是猪价上涨行情放缓也是事实。所以说即便在我们最为看好的春节行情,猪价也很难在出现强劲的暴涨,期盼6月份的高点几乎是是不可能的。

  不过,目前全国大范围限养禁养阻碍了生猪产能的恢复进程,而且母猪存栏处于低位,加之散养户进入淘汰时代,使得本轮周期延长的可能很大。因此,本轮猪周期的战线应该会被拉长,卖方双方市场博弈也将成为常态。

  网友:气温提振需求 猪价慢涨之中有期望

  周末期间,生猪价格呈现整体上涨的态势。由于天气降温加之养殖户看涨11月行情,因此惜售等价情绪浓厚,屠宰企业收购难度较大,但是华北部分地区企业对东北行情持看跌态势,压价心态可见。

  而对于前期价格较低的地区,目前迎来补涨态势。部分地区由于养殖户有惜售情况,屠宰企业收购不畅,部分企业有明稳暗涨的情况。南方地区在需求和天气的作用下也是整体上涨的态势。不过,屠宰企业生猪收购情况一般,短期或稳定为主。近期气温回落明显,而且猪价保持慢涨态势,较为稳定的环境导致各地养殖户惜售情绪增强,屠宰企业收购难度较大,不愿提价但压价也不成。但腊肉制作尚未开启,因此需求方面很难连续拉动猪价,预计短期生猪价格延续小涨,并逐渐趋于平稳,猪价慢涨之中有期望。

  养殖户:短期猪价仍将以小幅上涨为主 大涨可能性较低

  周末期间生猪价格保持持续反弹的态势,从现在生猪市场的整体态势来看,虽然屠宰企业提价意愿不强,但是压价动作基本难以坐实,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养殖户要压栏有度,切勿集中压栏导致消费旺季的集中出栏,这就又给屠宰企业创造了压价的机会。

  不过,近期受新一波冷空气影响,无论南北方气温骤降,北方部分地区已经迎来降温天气,那么市场消费也随之略有增加,而且后市南方腊肉制作的开启倾注了卖方市场很大的希望。但就目前而言,屠宰企业收购情况尚可,收购难度略有增加,屠宰企业提价收购意愿不强,多以持稳观望为主,也在等待着需求旺季的到来,在酌情调价,因此短期内猪价仍将以小幅上涨为主,大涨可能性较低。

  网友:需求大幅回升后 猪价反弹的目标价位在8.5-9元/斤

  周末期间,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全面涨至8元/斤以上,东北地区涨势明显,整体行情呈现北涨南稳的局面。虽然屠宰企业的压价动作还在,但是养殖户的抵触情绪更强,供需博弈之间,猪价很难被压下去。目前养殖户对猪价后期上涨的预期逐步增强,压栏惜售情绪较强,只不过消费需求暂时对猪价提振力度不足,国内猪价短期大涨无望。

  不过天气因素对需求市场的利好正在形成。目前北方多地气温继续下滑,这股冷空气还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气温的大幅下降有利于猪肉消费需求的回升,加之立冬节气已经不远,腊肉已经在不远处等待开启。短期来看猪价呈现震荡调整走势概率大,长远来看,在需求大幅回升后,猪价反弹的目标价位在8.5-9元/斤。

  后期进口猪肉掣肘猪价回涨的影响还在

  据海关数据显示9月进口猪肉140469吨,环比下降30%,这是今年进口猪肉量的首次下滑,这对提振猪市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但我们也因知道9月份进口猪肉量的下降与生猪价格的深跌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猪价跌了,价差小了,所以进口量也就少了。

  但是这个“昙花一现”的利好并不值得我们欢呼雀跃,因为后期进口猪肉掣肘猪价回涨的影响还在。“进口猪肉”这个因素其实是常态的,利弊均有。但是近年来由于猪市低迷而进口猪肉增多的现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据海关总署消息,我国1-9月累积进口127.9万吨猪肉,较去年同期累积进口量增加146.7%。现在生猪价格回涨反弹,价格再次上涨。而国外猪市不甚乐观,美国猪价暴跌,俄罗斯已对中国出口猪肉,可以说后市中国猪肉市场的环境依旧不轻松。

  养猪业要从“大”向“强”转变

  所谓“猪粮天下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生猪生产的重视。我们现在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但是“大而不强”的事实也要面对,加之在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则成为我们养猪人的共同目标。

  我们除了要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升级工程,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在“洋猪肉”冲击日益强大的局面下,要牢固本土猪的地位、提本土生猪市场竞争力决不放松。

  未来的生猪养殖将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未来我们的生猪养殖业将由“大”向多元特色的“强”转变。同时在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下,还要支持农民合作社、中小规模养殖场标准改造升级。这才不失“多元化”发展的本真。

  猪周期规律被打破 生猪行情的周期将进入一个新常态

  我们知道2014年和2015年是生猪养殖业的“大劫”年,可以说在今年之前,生猪价格持续了近一年的下挫,猪价跌幅低谷,大批能繁母猪遭淘汰,到了2015年3月猪价开始触底反弹,但是养殖户并未实现真正的盈利,大多是弥补前期的亏损,真正的能够说可以单纯的盈利了其实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更准确的说是在进入2016年,大家才没有牵绊的实现了盈利。

  不过单看今年的猪价趋势我们可以看出,猪价从9元涨到最高点10元,从10元跌至7元的区域,如今又反弹至8元区域震荡调整,可见猪价起起伏伏的态势并未根本改变。业内认为,当前的生猪行情受到政策、消费结构、猪肉进口、生猪养殖结构、饲料价格等多方因素影响已经导致原有的猪周期已被打破,后市生猪行情的周期将进入一个新常态。

  我国生猪养殖效益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从生产方式看,我国生猪标准化养殖比重以及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均不高,而且多数中小规模养殖场存在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饲养管理粗放等问题。今年行业开始转型,我们认为这与环保的倒逼有很大的关系,确实这个说法值得同意,毕竟养猪业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我们早就应该操起改革的利刃了。

  从生产能力看,其实每个省份都面临着这样的短板——饲料原料依赖性强,能繁母猪养殖效益低,商品猪产肉率低下,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目前的生猪养殖成本比发达国家高40%,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一直把愤恨的目光关注在进口猪肉上,其实我们更应该把自强的精神灌注到自己身上。

  养殖效益低下导致整个生猪产业的效益受损

  生猪养殖效益低下是整个行业的通病,尤其是在在乡村养猪,饲料原料成本高,现代化的养殖设备缺乏导致人工成本高,环保污染大、疫病防治技术缺乏等难题,这对自身的收益以及整个产业的效益损伤都是不小的。

  随着2014年以来生猪市场的洗牌和环保的倒逼,现在散户已经大量退出历史舞台,一批养殖大户开始崛起,不得不说大户的崛起对于带动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依旧还是那个问题——养殖效益低下。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跟国外的差距更是大,而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养殖设备的投入和疫病防治等方面。可以说,我们虽然开始脱离了传统的粗放型的饲养方式,但是距离精细化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还有很大的距离。

  供求格局深刻变化之下 本土养猪业该如何突围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养殖业自然是影响很大的。首先我们来看供求格局的变化:

  一是国外进口猪肉的大量入市;二是消费者对绿色有机的高品质农产品更加青睐,而且对牛羊等的需求不断增大,猪肉消费呈现了一定下,虽然其还是餐桌的主导,但是冲击性也是显而易见。

  那么在供求格局深刻变化之下,本土养猪业该如何突围呢?

  现在很多省份的养殖现状均面临着产量多、质量低、品种单一的问题,而且我们本土的产品特色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本土养猪业突围的关键还是要适应市场对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取国外至精华,大力推广地方优势品种,提高优质特色生猪市场占有率。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推广信息